人民教师

人民教师

目录导航

概念

我国称学校中从事教学、培养学生的专门人员。“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 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狭义方面来理解,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责任

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时刻认识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职业的特点

教师的职业特点,既带有历史遗传的色彩,又反映时代变迁的影响。综合二者,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特点主要有:其一,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教师虽然不像政治家、演艺人员那样是完全的公共性人物,但也相当多的时候暴露于学生、家长、社区的注视之下,因此必须善于塑造并维护自己的积极形象。其二,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其三,工作绩效的模糊性。其四,职业待遇的福利性。教师的劳动成果不能以经济指标衡量,教师的劳动待遇也带有相当的福利性。所谓福利性,一指教师的待遇相对不高,一指教师的待遇相对稳定。其五,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虽然从法律角度来讲,师生是平等的权利义务主体;从教育的理想追求来看,师生也应该成为平等的对话者。然而在实际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尤其是教师在体力、智力、学识、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优势,师生关系具有天然的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可能是许多人所不敢承认、不愿承认的,但它又是极其隐蔽而顽固地存在着的。

职业要求

以爱岗敬业为荣,以敷衍塞责为耻。以开拓创新为荣,以因循守旧为耻。以勤勉博学为荣,以懒惰肤浅为耻。以关爱学生为荣,以漠视学生为耻。以廉洁从教为荣,以岗位谋私为耻。以因材施教为荣,以千篇一律为耻。以团结协作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仪表端庄为荣,以不修边幅为耻。以尊重学生为荣,以辱骂学生为耻。

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多个称谓

老师——最广泛流行的敬称;先生——最历史悠久的尊称;教员——港台等地区最流行的称呼;园丁——最质朴无华的褒称;慈母——最真情感人的爱称;蜡烛——最温馨动人的称谓;春蚕——最纯挚的称谓;春雨——最生动形象的默称;人梯——最高评价的专称;孺子牛——最具中国特色的喻称;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富哲理的称谓(作为教师应该以爱心和知识触摸、改变人的内心)。教师的概念: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以教育培养学生(学员)为职责的专业工作者!

职称等级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职称有未定、二、一、高级职称,在大学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称;中学里有: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中学一级、中学二级;小学:小教二级 小教一级 小教高级 小教特级。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