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中旬 海口市工商局对流通领域的饮料进行专项抽查,随后委托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测,检验报告结果显示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3种产品总砷含量超标。
11月24日 海口市工商局在没有将检验结果告知企业方的情况下向消费者发出消费警示。
11月30日 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主任吴淑良表示,该中心的检验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况。
12月1日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的复检结果显示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的3种饮料全部合格。
12月2日 海南省工商局着手对“农夫山泉、统一”事件展开全面调查。
2010年1月4日 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承认对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相关产品的初检结果有误,仪器老化和样品称样量不标准为主因。
同日 海南省工商局表示,海口市工商局在抽检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当和工作部署简单等问题。
2009年11月,海南省海口市工商局在对该市部分批发市场、商场、农贸市场、超市等销售的各类饮料食品进行抽样初检后,发现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30%混合果蔬(生产日期:2009年6月27日,规格:500毫升/瓶)、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生产日期:2009年8月16日,规格:445毫升/瓶)、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蜜桃多汁(生产日期:2009年8月22日,规格:250毫升/瓶)中成分超标,超标的成分是总砷。
海口市工商局的消费警示还表示,上述结果经过了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和海口市卫生防疫站复检证实。消息一出,统一和农夫山泉深陷“砒霜门”的新闻遍布了各大门户网站。
关于总砷
据了解,被指超标的成分“总砷”,是指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中砷的总量。常说的砒霜中毒,就是急性砷中毒。而口服急性砷中毒的中毒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此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接触砷可能引起多种癌症。
农夫山泉
2009年11月27日,农夫山泉已经紧急召开电话新闻发布会,就其旗下两款产品被海口工商局通报不合格一事做出严正声明。
农夫山泉认为海口市工商局本次检测的发布严重违背了法定程序,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据农夫山泉透露,依据相关法规,该类通报发布之前,执法部门应该先以正式函件向企业予以核实,确保样品的权威性,企业也可提出复检要求。
声明还表示:农夫果园和水溶C100在最近的国家、上海和广东等地组织的产品监督抽查中均为合格。同时,农夫山泉在报道出来之后,第一时间委托广东省河源市质量计量检测所对同批次留样产品进行了检测,结果也为合格。目前,农夫山泉已经派遣客诉部经理前往海南核实情况,并要求复检,同时也会将同批次留样送至国家级的权威检测部门进行复检。
统一企业
2009年11月26日,另一家企业统一也发表声明称,公司在接到海南省工商局食品处通知后,立即将同一产程产品送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以追查原因,2009年11月26日报告结果为:总砷(以砷计)<0.05mg/l,符合国家标准≤0.2mg/l的要求。目前公司正与海南省工商单位协调处理,有结果后再向媒体说明。
虽然,杭州超市并未对陷入“砒霜门”的饮料采取下架措施,而且产地也不一样,但消费者依然对这几款饮料产生了怀疑。
11月29日,一位正在逛超市的杭州IT业工作人员赵先生表示,“宁可信其有”,工商部门是权威机构,虽然企业质疑工商部门的程序,但如不相信工商部门的话,还能相信谁?虽然产品的产地不同,但却是同一个品牌的,这段时间先暂时不喝了。如果后来证明是因为检验出错,再买。希望有关部门和媒体能尽快告诉消费者真相。
日前(截止2009年11月30日)并未发现相关“砒霜门”产品撤柜公告。
截至2009年11月29日晚10点半,某网针对这一事件展开的调查显示,有57.5%的人认为统一与农夫山泉的饮料不安全,73.7%的人表示不会购买统一和农夫山泉的饮料。与此相对应的认为安全的与会继续购买的人只有9.1%和10.9%。
据11月29日报道,北京法宝、首航、快客等超市均发现相关产品仍在销售中。
针对广受关注的饮料业“砒霜门”事件,农夫山泉公司今日下午16时在杭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司董事长钟晱晱措辞强硬:国家质检总局再次检测后结果表明,所有产品均符合标准;并认为事件有人幕后操纵。 钟晱晱还称,此次“莫须有”事件给农夫山泉带来的损失将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不同的检验机构对同一产品出具截然相反的检测报告已并非新鲜事。"砒霜门"事件暴露了当前食品安全检测存在多部门检测的乱象,一个部门一种说法,不同部门在同一媒体上发布的同一企业的产品质量结果完全不同的事例,屡屡发生。让消费者对食品是否安全也就无从辨别,让消费者和企业都无所适从。我们期待通过砒霜门这个事件,尽快治一治食品安全检测乱象。食品质量的抽检及公告,它不仅可能给相关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影响很多人的就业,而且可能引发公众的恐慌乃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为了避免“误伤”以及不可挽回的损失,食品质量及安全的抽检及公告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办事不透明,程序不公正,监督不独立,这是“砒霜门”引发轩然大波的症结所在,也是很多公共事件的痛处。很遗憾,这似乎并没有引起当局者的重视与反思,反倒在一轮又一轮的舆论风波中重演悲剧。这样下去,政府部门的公信力难免越来越受到挑战,化解舆论危机的成本也将越来越高昂。
海南省工商局发布了“砒霜门”最终调查结果后,1月7日,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农夫山泉”) 提出“检测失误”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局。在提出五大质疑后,农夫山泉试图证明此次“砒霜门”存在幕后黑手。
“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失误导致,‘砒霜门’事件已经打破了公众对国家权威机构的信任。”著名品牌营销专家张兵武7日表示,“现在需要重建社会信任机制。”
农夫山泉表示,不能接受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所谓“检测失误”的说法,并对海南省工商局的调查结果提出五大疑点:
疑点一,检测失误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局,因为海口市工商局提供的检测单所显示的检测样品数量与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下称“海南检验检疫局”)所做的记录不一致,海南检验检疫局没有按照通常的做法进行留样检测。
疑点二,关于是否留有复检样品的陈述,海南检验检疫局前后矛盾,用农夫山泉的话说就是“样品仅够检测,没有留样,那么复检留样从何而来”?
疑点三,2009年11月30日,海南检验检疫局所称“上级检测部门复检仍不合格”,存在有意加害之嫌。
疑点四,海南检验检疫局有关检测仪器老化导致“检测失误”的说法不能使人信服。
疑点五,海南检验检疫局两次有关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表态,前后矛盾。
“农夫山泉仍然怀疑检测机构被黑手操纵。”农夫山泉方面表示,希望司法部门尽快介入,还原事件的真实过程。
根据海南省工商局1月4日发布的最终调查结果,初检结果有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用于总砷检测的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灵敏度下降。该仪器使用年限已近9年。
“我公司销售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已经10多年了,迄今还没有一位客户告诉我们仪器不能用,顶多换个小配件而已。”1月7日,国内某知名检测仪器销售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一般都能用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一些国际品牌的产品使用寿命更长,而国家检测部门一般购买的都是顶级品牌的产品”。
那么除了检测仪器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检测失误的情况?“我确实无法回答这个问题。”1月7日,记者就此向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的李翔求证,遭到了他的婉拒。据悉,李翔是农夫山泉、统一企业产品复检的主要负责人。
1月7日,农夫山泉代理律师叶志坚没有正面回答记者有关索赔的问题。
尽管海口工商的认错似乎给农夫山泉平了反,但“砒霜门”并未关闭,其中诸多疑点仍令消费者对农夫山泉心存芥蒂。这也就意味着,经历“砒霜门”之后的农夫山泉,名誉受损、市场份额缩水和利润下滑成为了一种必然。
农夫山泉10亿元销售损失的计算结果是基于这样一个现实:根据“砒霜门”事件之后第一周农夫山泉的销售业绩,农夫果园和水溶C100销量环比下降了50%。
具体来讲:根据来自华联、农工商、家乐福等大型超市以及可的、好德等便利店的销售数据统计,相比前一周,农夫果园和水溶C100的销售额分别下降了46%和53%。而华南更成为“重灾区”,在广州地区的好又多超市,两款产品销量下降73%和91%,而在易初莲花,两款产品销量分别下降了65%和88%。
这当然只是短期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农夫山泉的销售应不至于滑坡得如此厉害。想必农夫山泉在计算中也考虑到了这个因素。
至于公司品牌形象的受损,这是一个隐性的、长期的损失,它甚至比短期销售锐减更为可怕。只是,这项损失定性容易、定量很难。因此,农夫山泉也只是强调,10亿元中并未包括品牌损失。
很多生产型企业往往太过关注市场营销,而忽略了内部治理。“砒霜门”的部分损失之所以会被遗忘,根本原因大概也正在于此。
“砒霜门”让消费者对农夫山泉的产品望而却步,这固然给企业带来了长期的销售损失和品牌损失。但同时,“砒霜门”的突然降临也肯定打乱了农夫山泉经营管理的步伐,由此引发的成本和费用自然也不该更不能被排除在“砒霜门”的损益表之外。
“砒霜门”发生后,许多专家认为,农夫山泉打了一场漂亮的危机公关战。然而,危机公关中的每一步无疑都要花钱。举例而言,召开新闻发布会要不要钱?这些开支,尽管在财务报告中仍会按部就班地归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各项费用中,但显然,如果没有这起突发事件,这些支出不会发生,也就是说,这些费用是因“砒霜门”而发生,就应该归入“砒霜门”的损失中去。
因为产品销量下降,农夫山泉还面临着库存上升的压力。按照原来的生产预算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销售不出去,只能囤积在库房,这增大了库房的管理难度。更重要的是,这还增加了公司的存货成本,甚至会由此引发财务上的连锁反应。
“砒霜门”还可能给农夫山泉带来或有损失。
假如农夫山泉真的“有点毒”,那么,此时最紧张的莫过于农夫山泉的利益关系者们。尽管现在事态的发展并未如此糟糕,但遭此劫难的农夫山泉,其财务关系恐怕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毕竟三聚氰胺的阴霾还未从人们的脑海中消散,这个时候,任何一个企业发生任何一起食品安全事故都是危险异常的。
举例而言,此时如果有银行出于对农夫山泉未来发展的担忧而要求农夫山泉还款,那么,这部分债务的解除又将给身处窘境的农夫山泉的资金状况带来怎样的麻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