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径辐条四种辐条
2.两段变径辐条
3.三段变径辐条
4. 扁辐条
就是调节辐条的松紧来调整轮子,使辐条对车圈的拉力均匀分布,并且轮子在转动时,不会左右晃动和上下跳动。
首先需要一个辐条扳手,形状似一圆圈,有4-6个不同大小的卡口,适合不同尺寸的辐条帽。
辐条一端有个90度弯角穿过车抽盘的小孔,另一端有辐条帽穿过车圈的辐条孔。
辐条编网最常见的是一搭三编网,即每一根辐条与另外三根辐条各交叉一次。
辐条与辐条帽之间有罗纹,用辐条扳手旋转辐条帽,可以调整辐条松紧。
但是,调整辐条之前,必须给轮胎放气。否则旋转辐条帽极易戳破内胎。
调整辐条松紧是为了保持车圈的周正。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法观察车圈的周正:
1、将车轮拆卸下,装在专门的校正架(调圈台)上。
2、不拆下车轮,一手握住车叉,翘起拇指靠近车圈内侧。
3、观察车闸与车圈的间隙。
我们推荐使用第一种方法,在专门的校正架上对车圈进行校正。
校圈分轴向校正和径向校正。
一、轴向校正
轴向校正就是校正车圈在转动时的左右晃动。校正前,把车轮固定在校正架上。注意,车轴中心应与校正架中心重合。调整校正架上的活动臂,使指示螺杆端头对准车圈的外侧,拧紧活动臂上的固定螺钉,转动车圈,检查车圈的晃摆程度与晃摆段,用条扳手拧紧晃摆段背面一侧辐条,将晃摆段拉过去;也可以拧松晃摆段内侧的辐条,使这一侧的拉力减小。操作时要注意三点:第一,条帽每次的拧动量不要太大,一般不超过一到两圈,第二,临近及根辐条的松紧程度要尽可能差不多。车圈左右两侧的晃摆段,要交替几次进行校正,知道车圈左右两侧的晃动量之和,除车圈接头处在1毫米左右。
二、径向校正
径向校正就是使车圈由椭圆成为同心圆,观察车圈外沿与托板的距离,了解不同车圈的半径差,用条扳手先将最短半径段两侧的三到五只条帽适当拧松,使其拉力减小,半径增大。然后,再将长半径段两侧的三到五支条帽适当拧紧,使其拉力增大,半径减小。这样调整后,再将托板略微调近一些,进一步校正各段短半径长半径处的辐条紧松度,直至各处半径基本相等。径向校正应注意三点:第一,应先放松短半径段的辐条,再收紧长半径段的辐条。第二,一只车圈中,如有几段半径不相同处,应先校正半径差异最大的对应车圈段,同时还要考虑其他车全段的辐条情况。第三,校正后,车圈各段半径差,除车圈接头处外,应在一毫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