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ndì
1、[land]∶陆地
旱地上分三队军马接应。——《水浒传》
亦指内陆地区[nonirrigated farmland]∶旱田,浇不上水的耕地
2、无灌溉设施,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固定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旱地是中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中的三级类型。
hàn tián
①土地表面不蓄水的的田地,如种小麦、杂粮、棉花、花生等的田地。
②浇不上水的耕地。
③在相对气候干旱并缺少人工水源达到地区,多采取这种因地制宜的耕作模式。
④在我国,多在北方地区。如东北三省,黄土高原,青海西藏地区。
|
拼音: |
hàn, |
笔划: |
7 |
部首: | 日 | 五笔输入法: | jfj |
基本解释: 旱 hàn 长时间不下雨,缺雨,缺水,与“涝”相对:旱季。旱灾。干旱。防旱。 非水田的、无水的、陆地上的,与水无关的:旱井。旱田。旱獭。 涝 笔画数:7; 部首:日; 笔顺编号:2511112 详细解释: 旱 hàn 【形】 (形声。从日,干声。本义:久不下雨) 同本义〖dry;drought〗 旱,不雨也。——《说文》 旱既大甚,蕴隆虫虫。——《诗·大雅·云汉》 不得雨曰旱。——《谷梁传·僖公十一年》 二谷不收谓之旱。——《墨子·七患》 三千里之旱。——汉·贾谊《论积贮疏》 兵旱相乘。 又如:旱涝(干旱与水涝);旱云(干旱不雨的云);旱亢(大旱);旱苗得雨(久旱的禾苗喜逢甘霖滋润) 非水田的〖otherthanpaddyfield〗。如:旱莲(生于陆地的草药名);旱芹(芹菜的别称);旱谷 迅猛。通“悍”〖boldandpowerful〗 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汉·贾谊《鹏鸟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