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水

渡水

目录导航

简介

渡水是指在人民币收藏中,第三套人民币中五角券采用的凸版印制到胶版印制的过渡品种,使用的是凸版油墨和有水印的造币纸,而运用的是平胶印刷技术。

专用

       收藏专用名词  

       珍稀版本“渡水伍角”

  阅读了尚铂喜先生写的《三版人民币中凹版伍角140、145冠字组价值投资分析》、《疯狂上涨的140和145冠字组三版伍角》和《万元珍币 背水/渡水/平水》三篇文章后,得知140.145是在三版五角中又一难得的珍币,是无意中形成的尤物!而后,学生通过对上海罗老师写的《关于第三套人民币中五角平版水印券珍稀度的探讨》、《关于第三套人民币中五角平版水印券珍稀度的探讨的总结》及杜顺江先生写的《关于第三套人民币平版水印五角冠号的探讨》等共五篇指导性研究文章的反复推敲阅读后,非常相信各位老师朋友的研究及推敲的确定性,可断140.145冠字组的珍稀性与成长性以及后市的潜力展望,其存世量也非常稀少!综合多方面来看,渡水是又一珍币无疑!   140.145冠字组,是暂时被广大收藏投资者忽视但却同样具有巨大升值潜力的系列冠字组,票体特色鲜明,存世量极其稀少,是当时三版伍角券由“凹版印刷方式”转向“平版印刷方式”过程中出现的过渡冠字组,具体来讲是在普通的“凹版伍角”和“平版水印伍角”之间出现的两个过渡冠字组,简单来说就是“凸版伍角——渡水伍角——平水伍角——胶印伍角”。渡水冠号的成员有“014.041.104.140.401.410.145.154.415.451。 

  渡水的特殊形成原因可见非常不一般,可它的存世量更不一般,大部分都是流通中的旧品,全品甚至绝品都很稀少,据尚铂喜先生预测,两个冠字组所有冠号新旧品总的存世量在3000到5000张之间。

 

含义

      了解了第三套人民币五角的发行过程,才能够真正理解“渡水”的含义。第三套人民币五角于1974年1月5日开始发行,前面发行的5角是采用凹版印刷和使用帶五星水印的印钞纸(就是收藏市场通常叫的“凸水5角”),印发到145冠号组(大约在80年前后)时,造币厂把印版改为平版印刷,并继续使用帶水印的印钞纸,这样就产生了“平版水印5角”新品种。这个新品种开始产生于145冠号组中的二个冠号,而145冠号组另外4个冠号是属于前面“凸水5角”。就这样币商和收藏者把145冠号组的4个“凸水5角”冠号炒作成“5角渡水号”。

      平水是用了带水印的造币纸,运用了平版胶印技术,而渡水情況要复杂一些,它是凸版过渡到胶版的代替品,使用的是凸版油墨和有水印的造币纸,而运用的是平胶印刷技术,它和平水的区別在于感观和手感上,看上去象凸版,但手摸上去没凹凸感,象平水.因是实验品本应销毀,但为节约又发行了,印制时间仅二十多天,存世量极少。

 

防伪

    所谓“渡水伍角券”版本。“此种伍角券虽然已开始过渡到双面胶印技术,但所用纸张和油墨均为印刷“凹版伍角券”时剩余的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及专业配方的深浓油墨,部份纸币票面上有蓝色或红色机制竖线及油墨错/漏印,另外票面上“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大字、大写的“伍角”二字、阿拉伯数字的“5”字、拼音“WUJIAO”字母及两处行长钢印看起来像“凹版伍角券”。而票面触摸则与“胶印伍角券”样无凹凸感,这样的票面双重结合体特色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乃三版无意产生的另一珍罕版别券种。估计10个冠号总体存世量在3000到5000张之间,比“平水伍角券”更加稀缺罕见,刀货难见芳容。”(引用的原文)

      疑惑之处主要在双面胶印技术和“凹版伍角券” 剩余的专业配方的深浓油墨。笔者有幸见过一张所谓渡水伍角券实物,可以确定该钞正面主题图案确为凹印,怎么能是胶印呢?有些印刷常识的人都知道钞票的凹印和胶印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印刷技术。凹印重在压,用上百吨的压力把油墨压在纸张表面,而胶印呢则侧重于印,不需要上百吨的压力。在钞票的印刷上,凹印和胶印效果是明显不一样的。因此,第一点我对文章中提及所谓“渡水伍角券”版本使用双面胶印技术不认可。再说“凹版伍角券” 剩余的专业配方的深浓油墨,我查过相关资料,用于民间凹印的油墨,无论在油墨的粘稠度上还是在有机溶剂的使用上,都是与胶印油墨有区别的,何况印钞行业的专业油墨,既然是凹印专业油墨能用于胶印吗?油墨的成分、粘稠度、有机溶剂的配比都不是供胶印使用的,用这样油墨印制的效果能好吗?这是我第二个疑惑之处。

      “为了解开“平水伍角券”这一疑团,当时有纸币前辈考察了印钞厂的纸币印制过程,也请教了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的校长—《人民币集藏指南》一书的作者张新知教授和印钞厂的一些老同志,认为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当时印钞厂仍有一定数量的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没有用完,为了不致浪费,改为胶版印制后,这批纸张仍继续使用,就产生了相对数量极少伍角平版水印券。”引用这段关于“平水伍角券”的出现原因,现在大家已经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但“判断当时剩余的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比专业配方的深浓油墨要多,深浓油墨在印制“渡水伍角券”时已先于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全部使用完毕,而从“平水伍角券”则开始使用了胶印的色淡油墨配方”目前仍缺乏相关资料的证实,且这样的推理是建立在胶印使用凹印专业油墨前提之上的,也就是说,这个推论只有胶印使用凹印专业油墨能达到钞票印钞的要求,文章的推断才可能。这里又回到了我的第二点疑惑。

      关于如何区别平水和凹五角,笔者曾经撰文《简单区分真假平水5角的方法》介绍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看看“伍角”和“5”,主要用于区分凹版水印5角变造平水5角:真平水5角属于胶印,透过“伍角”和“5”可以看到底纹,而凹版水印5角变造平水5角,即使把油墨处理的很薄,但由于凹版工艺,透过“伍角”和“5”是看不到底纹的。请大家看看自己手中的所谓“渡水伍角券”是属于凹印还是胶印。以下是当时文章配发的胶印五角局部特写,透过“伍角”和“5”可以看到底纹。

 

相关阅读

第三套人民币某些券种是处在特殊历史时期设计、印刷、发行的纸币,极其精美,尤其是其中的角币券,版本复杂,必然有很多潜力品种可供市场挖掘,是超级黑马奔腾的摇蓝。其中的纺织女工伍角券从印刷方式、采用纸张和油墨的过渡使用轨迹来研究区分,个人观点可依次划分为凹版伍角券、渡水伍角券、平水伍角券、胶印伍角券等四大版本。

一、第三套人民币纺织女工伍角券的四大版本

1、“凹版伍角券”版本。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凸伍角,首发冠号为“123”,关门冠号为“831”。此种伍角券采用单面凹印技术,用纸为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专业的油墨配方,色调深浓,票面触摸有明显凹凸感,存世量相对而言较少;

2、 “渡水伍角券”版本。即平时所说的140和145冠字组伍角,首发冠号为“140”,关门冠号为“451”。此种伍角券虽然已开始过渡到双面胶印技术,但所用纸张和油墨均为印刷“凹版伍角券”时剩余的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及专业配方的深浓油墨,部份纸币票面上有蓝色或红色机制竖线及油墨错/漏印,另外票面上“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大字、大写的“伍角”二字、阿拉伯数字的“5”字、拼音“WUJIAO”字母及两处行长钢印看起来像“凹版伍角券”。而票面触摸则与“胶印伍角券”样无凹凸感,这样的票面双重结合体特色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乃三版无意产生的另一珍罕版别券种。估计10个冠号总体存世量在3000到5000张之间,比“平水伍角券”更加稀缺罕见,刀货难见芳容。(关于“渡水伍角券”中同一冠号有些票面有凹凸感现象,而有些票面则完全是平版无任何凹凸感现象,但两者墨色都极其深浓,典型例子如014冠号,这一同冠不同币的罕见奇特现象在文章后面有专门谈论);

3、“平水伍角券”版本。即平时所说的平版水印伍角,首发冠号为“514”,关门冠号为“156”。此种伍角券使用的是双面胶印技术,所用纸张与“渡水伍角券”一样仍为印刷“凹版伍角券”时剩余的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但因为剩余的凹版专业配方的深浓油墨与剩余的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相比要少些(凹版印刷剩余的专业深浓油墨已在“渡水伍角券”中全部使用完毕),开始使用胶印技术的色淡油墨了,票面触摸无凹凸感。“平水伍角券”也是三版无意产生的珍稀券种,存世量在10万左右,经过近几年的大力挖掘认识现已成为独立版本,被广大纸币爱好者重点收藏投资;

4、“胶印伍角券”时代。即普通的平版无水印伍角券,首发冠号为“165”,关门冠号为“853”。此种伍角券使用的是双面胶印技术印制,所用纸张为无水印钞票纸,胶版的油墨配方色调较淡,票面用手触摸无凹凸感。存世量相对而言较多。

二、“渡水伍角券”和“平水伍角券”都是三版无意产生的珍币

正常情况下,如果不考虑行长、副行长印章的不同及长号短号的区别,三版伍角券应该只有两种版别,即“凹版伍角券”及“胶印伍角券”,而不应该出现“渡水伍角券”和“平水伍角券”这两个版别。中国人民银行对“渡水伍角券”和“平水伍角券”并没有发行印制公告,但“渡水伍角券”和“平水伍角券”确实存在,且“平水伍角券”因为研究挖掘时间较“渡水伍角券”早,现已成功录入《中国纸币图录》。

为了解开“平水伍角券”这一疑团,当时有纸币前辈考察了印钞厂的纸币印制过程,也请教了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的校长——《人民币集藏指南》一书的作者张新知教授和印钞厂的一些老同志,认为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当时印钞厂仍有一定数量的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没有用完,为了不致浪费,改为胶版印制后,这批纸张仍继续使用,就产生了相对数量极少伍角平版水印券。近几个月本人再次和网上纸币爱好者们交流探讨,判断当时剩余的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比专业配方的深浓油墨要多,深浓油墨在印制“渡水伍角券”时已先于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全部使用完毕,而从“平水伍角券”则开始使用了胶印的色淡油墨配方,因此这两种版本纸币均是第三套人民币中目前发现的无意产生的极其珍罕券种,内在价值极高。

三、“渡水伍角券”的印制时间极为短暂,仅20到30天左右,冠号数量甚至远少于“背水壹角券”

我们知道,“平水伍角券”的印制时间约在1981年11月至1982年2月,前后经历约4个月,总共有34个冠号,内在价值被挖掘发现后成为了超级大黑马,现任币王“背水壹角券”共有17个冠号,因为当时从对“背绿壹角券”冠字的研究挖掘使其反超原任币王“枣红壹角券”成为了三版目前的霸主。而“渡水伍角券”推测印制时间在1981年10月到1981年11月,前后经历只有短短20到30天左右,总共冠号仅仅10个,远少于“平水伍角券”34个冠号数量,甚至大大少于“背水壹角券”的17个冠号数量,市场上其捆货不见踪影,刀货芳容难觅,绝品凤毛麟角,珍罕性可想而知。从“渡水伍角券”的市场价格走势情况来判断,已经对“背水壹角券”的地位发起了强而有力的冲动,N年后,可能又会上演一幕戏剧性的价格大变转,因此有纸币研究前辈才发出 “140和145组由于量少,发行地区不好确定,是三版伍角券中的‘背水’”等等这样的感慨定论。

四、“渡水伍角券”的收藏、研究、市场价值绝不逊色于著名的三版三珍

“渡水伍角券”是处在第三套人民币中伍角券印刷转轨的特殊时期无意产生的券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数量极其稀少,具备产生珍币的所有先决和后决条件。当然“渡水伍角券”的某些历史价值无法逾越三版背水、枣红、背绿等三珍,但“渡水伍角券”的收藏价值、研究价值和市场价值绝对不会逊色于三版三珍。相信在纸币爱好者们研究越来越细化的随后几年,深埋海底下的这颗蓝宝石“渡水伍角券” 终会被挖掘,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假以时日“渡”字系列龙头“渡水伍角券”会在纸币的研究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只是尚铂喜及一些网友对“渡水伍角券”研究探讨之文,难免疏漏,不做收藏投资最后依据,同时也感谢在此期间给予我巨大帮助的朋友们。由于该版别券种存世量极度稀缺,越来越多的收藏者认识到了“渡水伍角券”巨大的上涨潜力而吸纳收藏,也许有朝一日,“渡水伍角券”也能登上三版珍币的历史大舞台。

附一、“渡水伍角券”冠字组冠号:140、104、410、401、014、041、145、154、415、451。

附二、对于“渡水伍角券”中同冠不同币现象的看法:三版伍角券的研究前辈上海罗老师和杜顺江先生为什么对“渡水伍角券”的定性问题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我想与各自手中实物不同有很大关系,但都肯定的是“渡水伍角券”即140和145冠字组存世量相当稀少。印制时间估计仅仅在20到30天的“渡水伍角券”,其中同一冠号同时存在凸版和平版这种罕见现象,有些网友提出会不会是在不同的造币厂印制?或者转轨过程中当时两种印刷方式还在互换兼用?种种现象确实神秘,这造就了“渡水伍角券”140和145冠字组里的任何冠号纸币都是极其珍罕的券种,均无意的真实记录了三版伍角券印刷方式转轨时期的这一重大历史进程。现“渡水伍角券”存在某些无法让人清楚解释的罕见现象,等待着更多纸币收藏研究者去探索去挖掘,虽然过程艰辛困苦,也可能有些疑问永远都无法解释清楚,但这就是研究探索三版纸币带给我们的巨大乐趣之一,也正是神秘的潜在万元珍币“渡水伍角券”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纸币爱好者参与其中的原因。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