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emanometer
氡气是天然放射性铀钍衰变系中镭同位素的衰变子体,本身亦具有放射性,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为氡子体, 其半衰期为3.825天。
氡的测量可用来探寻铀钍矿床近年来又发展到可以用来勘探石油,在寻找清洁能源方面有重大意义。我国利用水中氡气变化预测地震已有40年历史, 近来国际上又用土壤氛预测地震有新突破。近十几年来, 国际卫生组织宣布人们所受到的天然辐射中50%是由环境中的氡气造成的而氡气吸人过多可以诱发肺癌等疾病,故目前氡气的测定已逐渐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全面了解测氡仪器种类、原理及应用也为人们更加关注。编辑本段测氡仪的分类
氡及其放射性子体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很多, 大约有30多种。
氡的理化特性
氡在标准状态下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单元子惰性气体,密度为9.73kg/m3。当温度下降到-65℃时变为液体,其密度为5.7×103kg/mol。温度进一步下降到-71℃时变成闪闪发光的橙黄色固体。
氡是惰性气体,不易发生化学反应。氡的半衰期为3.825d,衰变时发射出能量为5.49MeV的α粒子。氡可溶解于水和多种液体中,也易溶于血液和脂肪中,还可溶解于橡胶中,其溶解因子(液体中比活度与空气中浓度之比值)与温度、压力有密切关系。同时氡+容易被活性炭、黏土等多孔材料所吸附。活性炭的吸附系数是温度的函数,其典型数值列下表-1
表:活性炭的吸附系数
温度/℃
|
-12
|
0
|
16
|
40
|
50
|
75
|
100
|
200
|
吸附系数γ
|
15050
|
6310
|
2235
|
840
|
630
|
270
|
143
|
0
|
注:吸附系数γ是指每克活性炭吸附的痒量(Bq/m3)的比值。
温度/℃
|
-12
|
0
|
16
|
40
|
50
|
75
|
100
|
200
|
吸附系数γ
|
15050
|
6310
|
2235
|
840
|
630
|
270
|
143
|
0
|
1)按照测定场合的不同来分类
分为土壤氡的测定方法、空气中氡的测定方法、水中氡的测定方法三类, 其中每类又包括多
种方法。
2)根据测氡目的不同、采取的方法不同
利用测氡来探寻铀钍矿床、找石油、预报地震等, 与环境中或室内氡的测定, 所采用的方法就有所不同。
3)按照测定同位素种类的不同来分类
直接测量氡气本身、还是间接地测量氡的第一代子体镭A(RaA;它就是Po)的放射性,这也是一种分类方法。
4)根据采样方式不同来分类
可以用泵抽取部分大气(或水中气、壤中气)所谓“ 抓样” 来测定, 或者可以采用无源式(被动式) 等待氡气自己扩散到探测器上并累积一段时间后用探测器去分析。前者称做暖时法(微分)测量, 而后者称做累积法(积分)测量。
简介
氡及子体连续测量仪为可携式“实时”“连续”测量氡浓度/氡子体与总∂潜能浓度的多功能仪,为“主动式有源”采样结构,具有典型的优越性,可用于地下工程、矿山井下、旅游山洞、核设施场所、伴生铀矿系以及室内环境氡的测量、卫生监督与放射性检测评价,是一种寻找氡(钍)来源、氡治理、辐射安全评价等所必备的装置,符合辐射效应委员会就氡子体监测与氡剂量估算的应用研究要求。可即时给出结果,操作简单,携带方便,适合大规模的氡水平调查。
氡及子体测氡仪
使用条件
a) 环境温度:-10~45℃
b) 相对湿度:≤95%
c) 供电电源:6V蓄电池,配充电器,电池充电一次可连续工作6小时左右;也可用AC220/50Hz。
主要技术性能
a) 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具有体积小,响应快,对γ不灵敏。
b) 仪器本底:≤2cpm。灵敏度:1.2×10cps/Bq/m(氡)。
c) 对Pu-α面源的探测效率:40%(2π)。
d) 计数容量99999999;测量范围:氡/氡子体浓度2-1×10Bq/m,∂潜能浓度:1×10-10J/m。
e) 测量时间间隔:方式1(氡浓度测量),方式3(子体与潜能测量)均为26min,即26分给出结果;方式2为1~100分内据其氡水平高低自行设置定时氡浓度测量;仪器内部已设置为26min,可满足普通测量的需要;可配置微型打印机输出数据。
f) 该仪器自动化程度高,可改变参数设置,自动显示,即时给出结果,设“输出”功能键,内部可存储100个历史测量结果。
g) 微型采样泵:2L/min(内置);Φ30普通滤纸。
h) 尺寸与重量:245*245*255,3Kg.
简介
RLM-I型 测氡仪是基于国际上最先进的氡监测方法和技术,与美国、德国的测氡仪具有可比性,具有高性价比,满足GB14582-1993与GB30325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氡测量标准测量要求,RLM-I测氡仪可满足铀镭矿山、煤田井下、室内环境、金属矿山、卫生环保等部门的环境监测与科学试验。可配土壤采样杆实现土壤氡测量,配套水中气体鼓泡装置实现水中氡测量,配套析出率罩与探测装置可实现氡析出率测量。
RLM测氡仪
技术参数:
电 源:220VAC/5VDC,1A电源适配器
电 池:6V/7A蓄电池电池(满电时可供仪器连续工作使用大约10个小时)
探测器:Φ30 mm半导体探测器
显示器:160*160点阵液晶,白色背光
测量范围:0~999999Bq·m--3
不确定度:<15%(当氡浓度>200Bq·m-3)
灵敏度:70cpm·Bq-1
工作模式采样周期:连续测量模式:26分,精确模式:5-99分钟钟可选,快速模式15分钟。
数据接口:RS-232接口(9针),可接微型打印机与提供数据接口协议
存储器:EEPROM存储
工作环境:-20~-40℃、0~90%RH
尺 寸:385mm×370mm×235mm
重 量:5.5kg[1]
简介
RECM-III型氡析出测氡仪是一种可携式表面氡析出率与氡浓度测量的二用功能的氡析出测量仪,测氡仪根据测量方法要求设计其典型结构,能“实时”“快速”测量介质表面氡析出水平与空气中氡浓度,RECM-III型氡析出测氡仪可用于地下工程、矿山井下、旅游山洞、核设施场所、尾矿库以及建材、土壤、地面等表面氡析出率与氡浓度测量,是一种寻找氡的来源和氡治理的必备装置。适合于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6年版)要求的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测定与空气氡浓度测量,也可在建筑施工或装修前就石材、水泥、涂料等建筑材料进行放射性检测与识别,指导选用优质建材与环境氡治理。
RECM-III 氡析出测量仪
l 对239Pu α面源的探测效率:35%(2π)
l 计数容量99999999
l 测量范围:氡析出5×10-5~102Bq/(m2·s),氡浓度3~106Bq/m3
l 测量时间:方式2为氡析出率测量,测量时间间隔在1~120分内据其氡析出率高低自行设置,方式1为氡浓度连续测量,可保存100个历史测量值
l 具有可改变参数设置,自动显示,可即时给出测量结果等特点
l 可不使用外置打印机,测量历史值按输出键与上下键即可查出
l 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90%
l 尺寸与重量:300*290*290,5.5Kg
简介
RTM-I氡钍测氡仪为可携式“实时”“连续”测量氡钍浓度/氡钍子体与总∂潜能浓度的多功能仪,为“主动式有源”采样结构,具有典型的优越性,RTM-I测氡仪可用于地下工程、矿山井下、旅游山洞、核设施场所、伴生铀矿系以及室内环境氡的测量、卫生监督与放射性检测评价,是一种寻找氡/钍来源、氡治理、辐射安全评价等所必备的装置,符合辐射效应委员会就氡钍子体监测与氡剂量估算(内照射剂量)的应用研究要求。该仪器可即时给出结果,操作简单,携带方便,适合大规模的氡钍水平调查。
RTM-I 氡钍测量仪
1. 使用条件
a) 环境温度:-10~45℃
b) 相对湿度:≤95%
c) 供电电源:6V蓄电池,配充电器,电池充电一次可连续工作6小时左右;也可用AC220/50Hz。
2. 测氡仪主要技术性能
a) 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具有体积小,响应快,对γ不灵敏。
b) 仪器本底:≤2cpm。灵敏度:1.2×10-3cps/Bq/m3(氡)。
c) 对239Pu-α面源的探测效率:40%(2π)。
d) 计数容量99999999;测量范围:氡/氡子体浓度2-1×106Bq/m3,∂潜能浓度:1×10-8-10-2J/m3。
e) 测量时间间隔:方式1(氡浓度测量),方式3(氡钍子体潜能浓度测量)均为26min,即26分给出结果;方式2为1~100分内据其氡水平高低自行设置定时氡钍浓度测量;仪器内部已设置为26min,可满足环境保护的环境测量需要。
f) 该仪器自动化程度高,可改变参数设置,自动显示,即时给出结果,设“输出”功能键,内部可存储100个历史测量结果。
g) 微型采样泵:1L/min(内置)。
尺寸与重量:245*245*255,5Kg.
产品简介:
FD125型氡钍分析仪亦称室内射线析仪,与定标器配合使用能测量放射元素铀钍样品的射气,也能用于测定水样品及坑道中微量氡射气的浓度。闪烁室是两个内部涂ZnS(Ag)闪烁体的 有机玻璃半球,圆盘上可同时安装三个闪烁室,其中一个位于光电倍增管的上端,是被测闪烁室,其它两个处于避光状态,等待测量,借助手柄改变圆盘上闪烁室的位置,这样可以在不停机的条件下,连续更换闪烁室样品,直至测量完毕。
技术性能 :
测镭时,闪烁室充射气一小时,测量时间为100s,闪烁室镭的系数约为1.4×10-13gRa/脉冲。
测钍时,采用降压法(连续抽气),测量时间为300s,以1g溶矿样品,可准确测定万分之三以上的钍含量。
闪烁室固有本底(未进行射气测量的闪烁室)不大于100计数s-1。
闪烁室是密封的,当闪烁室内残余气压1.33×104Pa(100mmHg)时,在10分钟内漏气不超过1.33×103Pa(10mmHg)。
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样品重复测量的误差不大于±10%。
极限温度下,测量的附加误差不大于±15%。
在温度35±2℃,相对湿度95±3%的条件下,测量的附加误差不大于 ±10%。
预热半小时,连续工作8h,测量的附加误差不大于±10%。
耐一般运输振动和冲击。
使用环境 :
良好工作环境:温度20±5℃,
相对湿度 65±5%;
极限工作环境:温度0~45℃
相对湿度95%;
电源:供电电源由外部供给,放大器电源为+9V~10V
直流电压,光电倍增管电源为0~1500V可调负直流高压。
仪器重量:
重量:16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