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

防堵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fánɡdǔ

  防备阻遏。清,吴贽武《京师寄家人书》:“郡城驻军防堵,而乡里安定如常。”

简要内容

  阻遏repression指基因的表达在信使RNA合成(转录)阶段为特异的调节因子(阻遏物)所抑制。是指使细胞内特定的酶或酶系合成率降低的现象。当特定的代谢物质在细胞内的浓度增加时,阻遏物就被活化,而相应结构基因群(操纵子)的特异物质的产生就受到抑制。比如:对与大肠杆菌色氨酸合成有关的酶系,如果细胞内色氨酸浓度增高,阻遏物活性就增加,产生阻遏,色氨酸合成率就下降。因此如果给与使细胞内色氨酸浓度降低的条件,相反地会使阻遏解除(derepre-ssion)。如果再给培养基以高浓度的色氨酸,则很快地又观察到阻遏。氨基酸、核酸的硷基等低分子物质的生物合成系统通常可见有同样的现象,称受这样调节的酶为抑制性酶。另一方面,在诱导酶的场合,或在噬菌体基因的蛋白质合成等的场合,在没有特定的代谢物质的条件下发生阻遏,而存在诱导物质或特定的代谢物质时阻遏解除,通常称这种阻遏解除过程为诱导[1]。

详细解释

  1.做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

  《后汉书·和帝纪》:“先帝即位,务休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复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宁安边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因他一口应承,愿做新妇,所以再不防备。”周恩来《学习毛泽东》:“既要团结他,又要防备他,同他的反动的一面作斗争,所谓‘有团结,有斗争’。”

  2.防御设施。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若未可入,则深壁高垒,以逸待劳:自然不要诸处多置防备。”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