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柱

铜柱

目录导航

历史背景

清光绪十二年五月二十日(1886年6月21日),勘界大臣 吴大澄、珲春副都统 依克唐阿奉命会勘中俄边界,事竣后于中俄交界 长岭子第八记号天文台(用砖垒高,以坚石为暴址)东lO米、东墙内侧,用人工雌凿石块垒砌的一个方形石坛(边长1.7米,高O.7米)上,竖立一铜柱。铜柱铭文由 吴大澄所撰:“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由吉林机器局代刻。光绪二十六年七月(1900年8月),俄军侵占 珲春时,将铜柱碎为两段,掠往俄境,置于伯力博物院。

词语释义

释义

1、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2、 神话传说中的 天柱。3、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

释义应用

1、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七回:“ 荆轲扑身倒于左边铜柱之旁,不能 起立,乃举匕首以掷 秦王。”

2、神话传说中的 天柱。

3、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