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得店来,看准了他没有什么你就要什么,使得他显着寒伧,先有几分惭愧。然后无精打采的道出你所真心要买的东西,伙计于气馁之余,自然欢天喜地的捧出他的货色,价钱根本不会太高。如果偶然发现一项心爱的东西,也不可失声大叫,如获异宝,必要行若无事,淡然处之,于打听许多种物价之后,随意问询及之,否则你打草惊蛇,他便奇货可居了。
要声东击西在店里发现了一件你要买的时,不要马上与店主讨价还价, 无要多打听几种其它物品的价格、质量等, 待老板、不厌其烦讲了一大堆话之后, 再“随便”打听一下你要买之物的价格, 使对方摸不着你的消费心理。如你在一家陶器店发现了一套紫砂茶杯, 但你却故意装作看中了其中的彩釉花瓶,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 虽花瓶没有成交, 但你却以最低的价格“随便问问”般地买走了那套心爱的紫砂茶杯。还就连衣裙而言, 你可从布料质量、做工精细程度、是否时兴、流行价码等多方砍价, 还要表现得内行、务实, 价不实决不肯买, 此时砍价往往成功。
要无情地评论你把货物捧在手上时, 不忙鉴赏, 先不厌其烦地批评一番, 尽量道出它的缺点。总之, 只要把货物的缺点讲得充分, 价格自然也就有了商量的余地。你想, 在顾客“不满意”的情况买的东西, 店主在价格上还能不让步吗?你也可以推销员身份前去向摊主推销同种物品, 试探批发实价, 然后到别摊“揭出”批发价码, 摊主以为你很内行, 砍价往往容易得多。
要有耐心讲价要善于打“持久战” ,往往在消费过程中, 谁性急谁吃亏, 谁养成一种讲价耐心, 谁就会最终获得价格上的优胜权。实在不行了,先讲好价钱, 付钱时,有意以掏空腰包仍然不够为由, 委婉砍价。
要有“返顾”的勇气交易不成, 只要掉头走, 也许走不了几步, 店主又会请你回来,即使他不请你回, 你自己也要准备一副厚脸皮, 要有回来的勇气。也可以先约人前去杀价, 灭灭卖主威风, 然后你再过去讲实价。
对不轻易过时的物品,差季购买较好砍价。由于卖主怕压货或为了资金流动, 往往“含泪大酬宾
在的社会是经济社会,砍价也是生存的条件之一。大方面说,商场上谈判——谈什么,砍价!小方面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个又少得了还还价的。但,砍价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掌握的技能,单看整理列举的以下几条…
国家提倡了这么多年,总还有些地区还以说家乡话为荣,置国家的教导于不顾,提高国民素质头一条应该就是学好普通话。大道理说了那么多,跟砍价有什么关系?答:没学好普通话如何交流!岂不得跟我们的教官同志一样“惊起一江鸥鹭”
都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社会现实的很,看人先看门面。包装不好,话刚开口,就得被请出了……!“富人”砍价,那都叫“节约”!
兵法可不只用于真实的战场,商场如战场,兵法在新社会自然有新的用法。以退为进,虚虚实实,砍价斗的就是智慧。
实践,这条理论是经过长期实践验证提炼出来的科学的方法论。因此,在砍价实践中脱离理论的行为是注定要失败的。
砍价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兵法教的是智,解放思想则要求开放思维,讲究一定的“勇”。
考虑有些看不懂文言文的朋友,我给大家翻译一下:就是说你对相中的东西绝不能表示出太大的兴趣,相反,你要以行动表明交易完全是给冲着对方的面子。当你这种演技如火纯青时,老板也要自我怀疑,然后低价出售外加感谢及欢迎下次光临!
太多砍价失败的教训都告诉我们,砍价时绝不能心软,绝不能太为对方着想,你只要想着一个目标,压价!压价!再压价!!否则……?看看唐季你们就了解了(再为其掬一把同情泪!)。
自力更生、那句不知出处的老话说的好,太依赖别人没饭吃。砍价也是同样道理,特别是旁边陪同的是一个不具备砍价素质的人时,更需自立!
淮南子明明的记载着:“东方有君子之国”,但是我在地图上却找不到。山海经里也记载着:“君子国衣冠带剑,其人好让不争。”但只有镜花缘给君子国透露了一点消息。
买物的人说;“老兄如此高货,却讨恁般贱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务求将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卖物的人说:“既承照顾,敢不仰体?但适才妄讨大价,已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更教小弟惭愧?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
照这样讲来,君子国交易并非言无二价,也还是要讲价的,也并非不争,也还有要费口舌唾液的。什么样的国家,才能买东西不讲价呢?我想与其讲价而为对方争利,不如讲价而为自己争利,比较的合于人类本能。
从前有些店铺讲究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的金字招牌偶然还可以很骄傲的悬挂起来,不必大减价雇吹鼓手,主顾自然上门。这种事似乎渐渐少了。
童叟根本也不见得好欺侮,而且买卖大半是流动的,无所谓主顾,不讲价还是不过瘾,不七折八扣显着买卖不和气,交易一成买者就又会觉得上当。
在尔虞我诈的情形之下,讲价便成为交易的必经阶段,反正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甚至可以加强个人的讨论水平,看看谁有本事谁讨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