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翡翠

鉴别翡翠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一、A货:翡翠[1]原料及成品,全为真品,没有一点人工作伪,货真价实。高档的翡翠具有财产性、保值性、投资性。不但是物质财富,也是精神上的财富。因为这类高档翡翠制品十分稀少,而且愈来愈少。致使许多做翡翠贸易的人,也很少遇到过这类产品。它的价格节节上升。一些最高档次的翡翠制品,如手环、马鞍戒戒面、项链及一些翡翠艺术品,其价格可达几十万到几百万港元,甚至上千万港元。有些富翁为追求这类成品,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二、B货:对底灰黑而脏、水(透明度)差,但绿好而色正的中下等翡翠原料或成品,进行物理、化学的处理,除去它的脏,增加它的水,使它改变了底和水,更能衬托原有的绿。这种经加工但没有人工上色的翡翠称B货。对B货的物理、化学处理,为的是提高翡翠的档次,但通过处理已破坏了翡翠的结构,使它变得疏松,降低了它的质量,改变了它的一些光学及物理性能,由此完全不能与未经处理的翡翠相比,价格要低得多。

  三、C货:处理方法同B货,不同之处为,无色、绿较浅淡或绿较散,通过人工方法加色而成的翡翠成品称C货。B货与C货之区别在于,B货只去脏、增水而不人工上色,而C货则有时除去脏增水外还要人工上色。底净水好的硬玉可直接上色。(注:玉石商人习惯把透明度称之为水头。“底”是指翡翠的绿色部分及绿色以外部分的干净程度和透明度。)

  四、颜色:翡翠以绿色为最好,紫色次之,青色和红色次之,最劣的是黑色和“猫屎色”。绿色也有优劣之分,以嫩叶绿色为好,浓绿的比淡绿好,遍绿的比一点、一块、一条的绿色为好。

  五、坑口:就是指玉饰的质地。分为老坑与新坑[2],老坑质地是半透明和近乎透明。新坑质地不透明。以透明度高的为好。

  六、地张:一件翡翠饰物,无绿之处就叫地张。地张不一定是白色,还有灰、青、紫、湖绿、蓝等色。好的地张,能和绿色互相衬托,好像锦上添花。劣的地张,虽然有一块很好的绿色,但衬托起来,像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因此,好的地张有湖绿色、玻璃色、虾肉色,其次是藕粉地、白豆地、紫花地,劣的地张有象牙地、芋头地,最劣的是黑云地、猫屎地。

七:综上:得最简易鉴定[3]方法是,看C货翡翠[4],在对着光看的情况下,仔细看翡翠颜色的分布,常能看出颜色是顺着裂隙分布的,这种颜色分布得不自然,外观很像毛细血管,看到这种情况就可以断定颜色不是天然存在于玉石之中的,而是从外边进入的。另外,染的颜色没有色根,常常是飘在翡翠的表面,颜色也“发死”、“发楞”,没有天然颜色的灵气。看B货翡翠,要在顺着光看的情况下,转动翡翠,找到能清晰看到翡翠表面反光的角度,仔细观察可以看见B货表面有很多凹坑和麻点,是表面的硅胶经风化磨蚀剥离后形成的。另外,B货翡翠的光泽与A货翡翠不同,A货翡翠结构致密,外表散发玻璃光泽;B货翡翠由于注胶,外表散发的是蜡状光泽。如果是翡翠手镯[5],用别的翡翠或硬币轻轻敲击,A货翡翠声音清脆悦耳,B货翡翠声音沉闷喑哑,这也是一个简便易行的鉴别方法。

质量鉴别

  ①质地。天然翡翠质地透明或半透明,表面油润亮泽,仔细观察,可见近圆形的稍透明“盐粒”和围绕其周围的纤维状物质。

  ②硬度。天然翡翠是硬玉,摩氏硬度是7度,用锋利的刀具刻划,不会留有痕迹;假玉硬度低,利刀可刻划出痕迹。

  ③翠性。天然翡翠对着强光观察,可见其中有其他矿物颗粒的翠色闪光,称为翠花或翠性;用玻璃、塑料、瓷料制成的伪品都无此种“翠性”特征。

  ④相对密度(比重)。天然翡翠结构坚硬紧密,无气泡,密度较大,敲击时声音清脆;伪品则结构较松或有气泡,密度较小,敲击声音沙哑不清脆。

  ⑤色泽。真品翠色浓艳纯正。而有些伪品是用白玉、蛇纹石、澳洲玉、韩国玉、云石甚至杂石,经脱色后,灌入高硬塑料浆并作加色处理,或浸入绿色液体制成“加色翡翠”,在强光下观察,可见绿色纹路,杂乱而细小;有的虽不显纹路,但浑浊不清,光泽差,其重量比真品轻。

  ⑥听声音。步骤:1.准备一根玛瑙棒,一条绳子。(一般商家都有的,一定要问他要,不要顾面子)

  2.用绳子把手镯吊起来,注意不要用手拿!!

  3.用玛瑙棒轻轻的敲手镯,(注意,要以玛瑙棒为准!硬币,钥匙,其他的都是不准确的!)

  4.声音:A货的声音清越悠扬,象风铃的声音一样动听! B货,指仅洗过地的翡翠。声音,沉闷,沙哑。有些轻微酸洗的镯子,声音也清越,但是短促,不会出现悠扬的回音! C货,声音,沉闷,沙哑。就象拿起两根钥匙相互敲击的声音。注意:不同种质的镯子,估计敲出来的声音会有所不同,现在造假技术高超有的是高B的,声音比一般的A货镯子还动听要小心。[6]

 

 

结构特征

 

结构是指组成翡翠的矿物结晶程度、晶体形态、颗粒大小以及矿物与矿物之间相互排列关系。翡翠是在高压背景下和高温、中温低温环境下经热液作用、接触交代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等形成的,组成的矿物成分、结晶程度、晶体形态、晶粒大小和矿物彼此之间排列关系复杂多样,结构类型也干变万化。

其结构主要为:纤维状变晶结构。矿物的形态主要呈针状、纤维状和少量的长柱状。这种纤维状的矿物形态,一般形成于强大的定向侧压和中低压强的环境。矿物沿c轴单向发育。又分为:聚片双晶和解理面,如紫玉。

专家教你识别天然翡翠与赝品

      [7](1)炝色翡翠:用低档翡翠染色或者沿着裂隙用玻璃、塑料等填充染色制品.炝色翡翠颜色虽绿,但

不纯正,呆滞,不均匀,怕酸碱,怕阳光照射,时间长了会变色或褪色.天然翡翠颜色稳定,不怕酸、阳光,永

不变色.

  (2)染色石英岩-马来西亚玉:有人称之为“南洋翠”、“马来翡翠”、“韩玉”.主要成分是石英,

为等粒结构.绿色浓艳不纯正且分布不均匀,硬度6.5-7,密度2.63-2.65g/cm3,折光率1.55,滤色镜下观

察,染色石英岩和炝色翡翠均变为暗红色、粉红色和深红色,天然翡翠不变色.

  (3)脱玻化玻璃翡翠:呈半透明翠绿色,结构与天然翡翠类同.但脱玻化翡翠密度2.64g/cm3,折光率

1.54,都比天然翡翠小.由于脱玻化翡翠饰品是用模具倒出来的,不见人工琢痕,戒面圆滑.放大镜下可观察

到内部有泪滴形气泡.

  赌石专家介绍翡翠与相似的天然宝石的区别.与其相似的天然宝石、玉石主要有天河石、钙铝榴石、

葡萄石、软玉、玉髓、岫玉、东陵石、独山玉等.可根据颜色、折光率、硬度、密度等主要特征鉴别,在

密度和平均折光率方面差别较大.

鉴别标准

  1、种的概念

  翡翠的种即指其种质, 也就是翡翠的成熟程度, 翡翠有新山、老山、老种、新老种、新种之分, 一般而言, 老山、老种较新山、新种质量好, 而备受珠宝商青睐。一个有经验的行家, 往往根据翡翠的皮壳、沙法的特征来确认该玉的场口, 由此判断它的种质, 对一块翠料,要求它成熟得透, 不返生、不夹生、而又不有过分老化、蚀空、风化、龟裂等现象。成熟的仔料, 经解剖后, 呈现出晶莹透亮的玻璃光泽, 地子上透出一种清幽幽的蓝色或黑色, 使人有一种深邃的感觉, 用硬度笔测试, 摩氏硬度都在7左右, 行家称这类翡料为“ 种老、种好或种够” , 反之, 如果翠料光泽暗淡、呆滞、成活后, 发毛返生、色调阴暗、沉闷, 我们则把它叫作“ 种新、种嫩、种差” 。

  除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外, 由于翡翠的场口很多, 很难确证, 加之同一场口产出的毛料, 甚至一块料解开后, 种质变化都较大, 行话称“ 变种” , 所以观察毛料的种分决不能单凭擦口或解开的一个门子和某一特征而枉作定论, 而应对整体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才能得到正确的决论。

  值得一提的是, 有许多著述翡翠的文章和讲座延引其它宝石的一般规律, 把次生翡翠(水石)笼统说成是种好的, 而把山石统统归纳为原生翡翠, 说是种差的。笔者认为:且不说把山石统归于原生翡翠是否恰当(因许多山石同样经受了大自然的滚磨跌打)。从大量的实物例证来看, 山石种好的也很多, 而水石种差的亦比比皆是, 所以这种不深人研究, 而武断界定的方法是欠妥的。种的老嫩是翡翠成交的重要因素, 种好的与种差的价位相差很大, 成交率相应也要高得多。

  2 、翡翠地子的概念及划分

  翡翠整块材料, 极少通体带色, 绝大多数是色、地相间, 而且色少地多, 凡翠料无色之处, 行内人称之为“ 地张” , 地张不一定是白色, 有灰、黄、黑、青、紫、湖、蓝等色, 一块好的翠料, 除了要求种好以外, 还要求地张与色相互衬托, 干净清秀, 玉质细腻, 温润, 充满灵气, 它是翡翠估价的重要因素。

  目前, 在理论界, 许多人把种和地的概念混淆起来, 以为种即地, 这种说法不符合传统的翡翠文化, 历来地和种的概念都是有明显区别的, 种是指翡翠的成熟程度, 可有老嫩之分,而地却是指色的背景, 有干净、清秀或是脏、粗与细等分法, 民间曾生动地把“ 种” 说成翡翠的“ 筋骨” , 而把地子叫作“ 玉肉” , 这种比喻是十分确切的。翡翠地子的习惯分法如下:

  (1)以地子的颜色来分把地子具有均匀色调, 而又没有色根的按不同的颜色分成绿睛地、蓝晴地、红春地、藕春地、茄春地、灰地、黄色不正的叫酸地, 呆滞的青灰色行话叫猫尿或喷尿, 还有油青、西瓜等。

  (2)形象分法如把相似玻璃的叫玻璃地, 比玻璃地略次的叫冰地, 其它还有豆地、菜地、狗屎地、米汤地、瓷地、芋头地、蛋清地、水地等。

  (3)以玉质粗糙与细腻分地把肉质粗糙, 匀粒表现为横直交错的马牙状的叫“ 粗马撒地” , 石花大的有明显的苍蝇翅状的叫“ 细马撒地” , 结构松散, 易碎的叫“ 粉地” , 玉质细腻的叫“ 糯化地” 。

  (4)以干净、清秀或脏分地翡翠的地子要求清秀干净, 不含有铁锈、癣、绵、色斑、骨髓或甘蔗渣状物等杂质。含杂质太多的叫作“ 地子脏” 或“ 地子混” , 地子不干净的价位很低。

  当然还有一些习惯叫法, 如行地、铁化地、龙石地, 但这些叫法是专指某块翠料而言,不具有普遍性。

  3、 水的概念

  水即翡翠的透明程度, 透明度好的翡翠称水好, 稍次的称水够, 透明度差的叫水差或水混。历史上曾有十分水的说法, 许多人认为是把一定厚度的翡翠片蒙在写有字体或图案的纸上, 用灯光照射, 看它的能见度, 厚度几分能见到字即几分水。老一辈说十分水的初衷, 没有记述, 无法考证。但从实际看, 翠片蒙在纸上能见到三分的就十分罕见, 何曾有什么十分何况字体还有明暗, 灯光还有强弱, 这种认为是否有点形而上学可以这样理解, 十分是一种模糊概念, 十分好、十分完美, 这不是一种界定。是否按翡翠的透明程度, 把最透明的称为十分, 然后按等级逐级降低, 这有待于讨论。

  翡翠的水头和地子密切相关, 如玻璃地必然水足, 如芋头地、狗尿地透明度就很差。有的翠料即使开成几毫米的薄片, 将它对着强光, 能见度也极低, 所以衡量翡翠的价位必需看它的水头。

  4 、色的概念

  翡翠是一种单链状辉石类矿物的集合体, 含有各种矿物成分和各种致色的稀有元素, 它是一个璀灿晶莹, 绚丽多彩的世界。俗语有“ 千种宝石、万种玉” 的说法, 常见的颜色有绿色、蓝色、红色还有灰、黄、黑、青紫、湖等色, 习惯上把绿色称为翠, 红色称为翡, 绿色以它那娇翠欲滴的风采为广大珠宝爱好者所喜爱, 所以翡翠绿色的多少、浓淡是翡翠估价的决定因素。

  翡翠的绿色, 能达到宝石级的, 老一辈按绿色的深、浅、浓、淡、匀、花、闷、鲜把它分为帝王绿萤火虫, 罕见、宝石绿近祖母绿色、白亚堂行种行色、金丝种绿丝放堂、皎多玉水绿色匀、罗锅绿色艳水短, 还有水绿、艳豆、黄杨水绿等。现在随着相玉水平的不断提高, 加之各地叫法不一, 除宝石绿、金丝绿、艳豆、黄杨绿等还继续沿用外,又新增了菠菜绿、秧苗绿、鹦鹉绿、江水绿、葱心绿、鸭屎绿、瓜皮绿、鸭蛋绿、匀水绿、丝瓜绿、冬青绿、阳俏绿、苹果绿、油青、墨绿等近四十种叫法, 但是在相料时, 最好不要硬套哪个叫法, 临时用一种相似色来比拟也未尝不可。

  另外, 在仔料交易市场, 还把各种仔料按色和工艺需求分成各种庄口, 色比较集中、浓艳, 能做戒面等高档饰品的称色料色分布散, 稍次的, 称“ 花牌” 料或雕件料。其它杂色、无色能加工普通手镯和饰品的称“ 庄头” 料。

  翡翠的颜色千差万别, 颜色和种、地、水关系密切, 尺度的宽严也因人而异。总之, 没有完全相同或颜色完全相似的两块料, 应该说一块翠料一种色, 甚至同一块翠料几种色, 所以翡翠颜色的划分不可能象钻石一样制定出严格的等级标准, 只能根据从业者不断积累的经验, 从它的市场需求, 工艺效果, 对色级作出正确的判断。

  “ 浓、阳、正、俏、和” 是几代人从相翡翠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 “ 浓” 是指翡翠的颜色要鲜艳, 有“ 绿得能捏得出水来” 之说。“ 阳” 是指黄味要足够, “ 正” 是指色泽纯正, 不偏蓝、偏灰和夹杂其它颜色, “ 俏” 是十分美丽, “ 和” 是说色彩均匀、饱和度要够, 这五个字十分精辟地概括了色彩的精髓。

  近年来, 由于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除纯正的绿色外, 象黄夹绿、春带彩、五彩玉和种地好的飘蓝花偏庄等也十分畅销。应该说, 各种翡翠饰品只要达到一定的工艺水准, 不是“B ” “ C” 货, 皆应有一定的价值。

  5、 裂绺

  翡翠最忌讳的就是裂绺,裂绺太多, 就会大大地影响翡翠的价值, 但是如果你相玉的时间长一点, 就会知道, 没有一点裂绺的翡翠是十分少见的。这就需要我们对裂绺的种类及分布形式、深浅和对色的危害程度, 进行深人的了解。下面着重谈一谈翡翠裂绺的种类及分布形式:

  (1)裂绺的种类

  ①夹皮塔在翡翠原石上, 即可看到很深的裂痕, 开口处有明显的铁锈或其它杂色的物质, 这样的裂绺, 只需用锤子轻轻地敲几下, 即可震开。裂绺的表面常常可见明显的腐蚀风化层。

  ②跟花塔在绿色或其它色的边缘, 按照色的走向有序生长的裂绺叫跟花塔。

  ③隐形塔在原石上只看到一条水线或没有一点痕迹, 解开后却十分明显, 这种塔民间叫它“ 石筋” 。

  ④飘络在原石表面, 裂缮呈铲状分布, 用灯光照射, 有明显的跳口, 这种裂缮只要不是层层分布, 一般不会太深人。

  ⑤恶塔在原石表面, 即可看到明显的裂痕, 且大面积伸展。某些恶塔, 还可见到浸润进去的各色杂质。

  (2)裂绺的分布形式

  ①直塔按原石的生长方向垂直分布

  ②横塔按原石的生长方向横向分布

  ③曲形塔呈曲线分布

  ④乱塔呈无序状分布

  ⑤鹅毛络呈羽毛状分布

  ⑥十字塔横直交叉, 按垂直方向分布

  ⑦叉塔三角交叉分布

  ⑧碎塔呈开片瓷状, 又名“ 瓷巴裂”[8]

如何鉴别翡翠A货

A货翡翠鉴别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 通过肉眼观察,在翡翠的表面能见到“翠性”和“苍蝇翅”等特征;光泽为玻璃到油脂光泽;

2、 通过仪器鉴定,折射率为1.66,比重为3.33-3.34,分光镜下,在437nm处能见到谱线,绿色的除次外,在690,660,630nm处可能分别见到一弱带,透明度较好的翡翠在正交偏光镜下为全亮。

天然缅甸翡翠A货糯种飘绿18k白金如意吊坠

天然A货翡翠鉴别有如下几个鉴定特征:

1、有翠性:当翡翠晶粒粗时翠性凭肉眼清晰可见,晶粒细时,须借助倍放大镜才可见到翠性,晶粒极细的高档玻璃底翡翠,须借助于显微镜放大40倍左右,才能观察到翠性。

2、色自然:天然翡翠的颜色顺着纹理方向展布,有色的部分与无色部分呈自然过渡,色形有首有尾,且看一去像是从其纤维状组织或粒状晶体内部长出来的(俗称有色根),沉着而不空泛.绿色在查尔斯滤色镜下观察不变红,为灰绿色。

3、光泽强:抛光面具有玻璃或玻璃光泽,折射率高。为1.66左右,高档翡翠如一泓水,灵透明丽。

4、硬度高:硬度为6.5--7,高于所有其他玉石。

5、密度较大:密度为3.34每立方厘米.克,在二碘甲烷中呈悬浮状.

6、表面无异常:在宝石显微镜下观察,大多数天然翡翠的表面为"桔皮结构",当翡翠的晶粒或纤维较粗时其表面虽有一些粗糙不平或凹下去的表面却较平滑,无网纹结构和充填现象,也有少数天然翡翠,因受进质应烽作用和风化作用,可产生明显的裂隙和网纹结构,在镜下观察,与受酸腐蚀而形成的裂纹很相似,但这样的翡翠,其内部没有胶的存在,借助于拉曼光谱仪或红外光仪,可得出准确的结论。

7、声音清脆:将两件翡翠玉件相互碰击,或用玉块碰击被测物,若是A货,则发出清脆的“钢音”,若不是A货,则声音沉闷,然而,听声音仅仅只能供参考,作假工艺"高超"的B货,以及大多数的C货,在一般人听起来,其声音与天然翡翠几乎没有差别。

8、成分无异常:用电子探针可以迅速而准确地确定出其主要化学成分为:

氧化钠——13%左右;三氧化二铝——24%左右。[9]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