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

目录导航

定义

早在1969年,哈里斯将癌细胞与同种正常成纤维细胞融合,所获杂种细胞的后代只要保留某些正常亲本 染色体时就可表现为正常表型,但是随着染色体的丢失又 可重新出现恶变细胞。这一现象表明,正常染色体内可能存在某些抑制肿瘤发生的基因,它们的丢失、突变或失去功能,使激活的癌基因发挥作用而致癌。

癌基因

癌的生成涉及多种基因和基因以外的变化,单独一种基因的突变不足以致癌,多种基因变化的积累才能引直控制细胞生长和分化的机制紊乱,使细胞的增生失控而 癌变。在这些基因的变化中最常发生的两类基因的异常变化是:癌基因(oncogenes)及抑癌基因(cancer suppressor genes,也称肿瘤 抑制基因,tumor supp ressor genes,或 抗癌基因,anti-oncogenes)的变化。

癌基因是指其编码的产物与细胞的肿瘤性转化有关的基因。它以 显性的方式作用,对 细胞生长起阳性作用,并促进细胞转化。许多癌基因由于单 碱基突变,导致癌基因产物中单个氨基酸的替换,而丧失其调节的活性。第一个被鉴定的人类癌基因是ras基因。ras 基因家族的三个密切相关成员:H-ras、K-ras和N-ras是在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癌基因,它们在大约15%的人类恶生肿瘤中被检出,包括50%的结肠癌和25%的肺癌。

抑癌基因正常时起抑制细胞增殖和 肿瘤发生的作用。许多肿瘤均发现抑癌基因的两个 等位基因缺失或失活,失去细胞增生的阴性调节因素,从而对肿瘤细胞的转化和异常增生起作用。位于染色体13p14的 Rb基因是第一个被发现和鉴定的抑癌基因,它是在研究少见的儿童 视网膜母细胞瘤中发现的。

后来也在成人的某些常见肿瘤,如 膀胱癌、 乳腺癌及肺癌中发现它丧失或失活。有些抑癌基因的突变是导致人类肿瘤发生的最常见的分子改变。如第二个被鉴定的抑癌基因p53在大多数的人类癌症如白血病、淋巴瘤、肉瘤、脑瘤、乳腺癌、胃肠道癌及肺癌等癌症中常呈失活现象。p53的突变可见于高达50%以上的人癌中,它是人类恶生肿瘤中最常见的基因改变。

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图册抑癌基因图册(6)新的抑癌基因正在不断涌现,如与乳腺癌发生有密切关系BRCA1和BRCA2,与 胰腺癌有关的DPC4,与肾细胞癌有关的VHL等抑癌基因已被发现;还有与 肝癌有关的M6P/IGF2r基因,位于染色体3p14.2上的FHIT基因等也是抑癌基因的候选者。

抑癌基因的产物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和抑制细胞迁移,因此起 负调控作用,通常认为抑癌基因的突变是隐性的。

抑癌基因的产物主要包括(表16-2):① 转录调节因子,如Rb、p53;②负调控 转录因子,如WT;③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KI),如p15、p16、p21;④ 信号通路的抑制因子,如ras GTP酶活化蛋白(NF-1), 磷脂酶(PTEN);⑥ DNA修复因子,如BRCA1、BRCA2。⑥与发育和干细胞增殖相关的信号途径组分,如:APC、Axin等。

抑癌基因图册抑癌基因图册(2) 抑癌基因图册抑癌基因图册(3)

抑癌基因失活的途径

抑癌基因图册抑癌基因图册(2) 抑癌基因图册抑癌基因图册(3)

词条图册

①等位基因隐性作用,失活的抑癌基因之等位基因在细胞中起隐性作用,即一个拷贝失活,另一个拷贝仍以野生型存在,细胞呈正常表型。只有当另一个拷贝失活后才导致肿瘤发生,如Rb基因。②抑癌基因的显性负作用(dominant negative):抑癌基因突变的拷贝在另一 野生型拷贝存在并表达的情况下,仍可使细胞出现恶性表型和癌变,并使野生型拷贝功能失活。这种作用称为 显性负作用或反显性作用。如近年来证实 突变型p53和APC蛋白分别能与野生型蛋白结合而使其失活,进而 转化细胞。③ 单倍体不足假说(Haplo-insufficiency):某些 抗癌基因的表达水平十分重要,如果一个拷贝失活,另一个拷贝就可能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从而导致肿瘤发生。如 DCC基因一个拷贝缺失就可能使细胞粘膜附功能明显降低,进而丧失细胞 接触抑制,使 细胞克隆扩展或呈恶性表型。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