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N-206是西工大研制的一款中短程多用途无人驾驶飞机。1987年,国家决定由西工大无人机所自行研制更先进的无人机系统,也就是现在的ASN-206无人机系统。设计之初,对该型机的定位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无人机系统,涉及机械、电子、光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由于主管部门对产品的指标要求高,国内缺乏研制经验,国外又进行技术封锁,可以说该型机的研制难度非常大。
同北航无侦-5的研制一样,在困难的条件下,西工大的参研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总师张玉琢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凭着一股子知难而上的拼命劲头,披星戴月,昼夜工作。 从1987年开始到1994年的7年时间里,在从无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到分系统的设计与试制、飞行试验等方面,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1994年12月,ASN-206型无人机终于完成设计定型,并开始生产。1996年该型机参加珠海国际航展,引起各方关注。
ASN-206系统配套完整,功能较为齐全,设计考虑了野外条件。全系统包括6~10架飞机和1套地面站。地面站由指挥控制车、机动控制车、发射车、电源车、情报处理车、维修车和运输车等组成。该机在军事上可用于昼夜空中侦察、战场监视、侦察目标定位、校正火炮射击、战场毁伤评估、边境巡逻。民用用途包括航空摄影、地球物理探矿、灾情监测、海岸缉私等民用领域。
该无人机采用后推式双尾撑结构形式。这一布局的好处是由于后置发动机驱动的螺旋桨不会遮挡侦察装置的视线。机身后部、尾撑之间装有1台HS-700型四缸二冲程活塞式发动机,功率为37.3千瓦。巡航时间为4~8小时,航程150千米。
ASN-206的侦察监视设备包括垂直相机和全景相机、红外探测设备、电视摄像机,定位校射设备等。更重要的是,ASN-206装有数字式飞机控制与管理系统、综合无线电系统、先进任务控制设备,借助上述系统,ASN-206可以在150千米远纵深范围内昼夜执行作战任务。侦察情报信息,尤其是白光/红外摄影机拍到的视频影像可以实时传输至地面站(下图),进行观察和监视。定位较射系统能实时的指标地面目标的坐标和校正火炮射击。
该机利用固体火箭助推起飞,零长发射,伞降回收,可多次使用,不需要专用起降跑道。
ASN-206参与了土耳其近程无人机计划的竞争。土国防部计划购买10套远程和8套近程无人机系统。有3家公司参与了土耳购买无人机计划的投标。其余两间公司是以色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提供了“搜索者”和“猎人” 无人机,美国加州圣迭戈的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提供了“捕食者”、I-GNAT、和“徘徊者”Ⅱ三种无人机。按计划I-GNAT无人机已经出局。
ASN-206当然与“全球鹰”不在一个级别上。因此,1997年~2001年我国空军科研人员综合运用现代高新技术,研制成功某型无人机,使我国大型无人机总体性能、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翼展 6米
机长 3.8米
最大平飞速度 210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 6000米
航程 150千米
最大起飞重量 222千克
任务设备重量 5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