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弥勒菩萨石造像菩萨石,产于四川乐山市峨眉山,近似雨花石。《云林石谱》菩萨石:“嘉州峨嵋山与五台山石出岩窦中,名菩萨石。其色莹洁,状如大山、狼牙、信州、永昌之类,映日射之,有五色圆光,其质六棱,或大如枣栗,则光彩微茫,间有小如樱珠,则五色粲然可喜。”
菩萨石,佛教七宝之一,自古以来,许多宗教家,祭祀等等,把它当成一种护身符、辟邪物,具有神奇的力量。佛教弟子确信菩萨石会闪射一种神奇的光芒,可普度众生。从古至今,许多到峨眉山的游客朋友都会采购菩萨石赠送亲朋好友。
河中的菩萨石(2)2015年2月26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专家在自贡旭水河河道上发现了一尊“菩萨石”。根据现场查看,“菩萨石”上共有十多龛雕像,佛像有毗沙门天王、观音等佛教人物和天龙八部等佛教题材。“大部分是晚唐时期作品,也有少部分是宋、明时期雕刻。”专家勘察后表示,“菩萨石”可能是雕在河道现有的一处寺庙中。同时,考古专家认为,作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文物点,“菩萨石”应尽快从水中移出,进行抢救性保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