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

克拉玛依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克拉玛依风光克拉玛依风光(11)克拉玛依辖境内历史上属北疆草原地带,许多游牧部族曾在此繁衍生息。

秦代,今克拉玛依辖境为塞种等人游牧之地。

汉初,辖境为西迁的大月氏人控制。

南北朝时期,辖境为高车、突厥诸部落游牧之地,后为突厥汗国辖地。

隋代,辖境为西突厥铁勒等部之地。

唐初,辖境为西突厥五咄陆部胡禄屋等部游牧之地。公元657年,唐朝平定西突厥汗国后,在其地设盐泊都督府(地址在今克拉玛依市区附近),归安西大都护府治下的昆陵都护府管辖。公元702年,归北庭都护府管辖。唐末,今克拉玛依市辖一带为葛逻禄等回鹘别部游牧地,后为喀喇汗王朝东北境。

1130年,辽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迁叶密立(今额敏县),今克拉玛依辖境为其领地。1132年西辽建立后属西辽。

1218年,成吉思汗击灭西辽政权,今市辖境为蒙古汗国辖地。成吉思汗分封诸子时,今克拉玛依地区为窝阔台封地。1251年,蒙哥汗即位后,设别失八里行尚书省,今克拉玛依一带归其管辖。1309年,今克拉玛依一带属察合台汗国。

明代,瓦剌蒙古土尔扈特部在此游牧。1628年,土尔扈特部西迁后,属准噶尔部游牧地。

1755年,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后,今克拉玛依辖境内附。1762年,清政府在库尔喀喇乌苏设办事大臣,今市境南部独山子及五五新镇、共青镇等地归其统领。1764年,清政府设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今克拉玛依辖境西北部一带归其统领。1778年,清政府在玛纳斯河流域设绥来县(今玛纳斯县),属迪化直隶州管辖。辖区包括今克拉玛依百口泉、夏子街、大拐、中拐、小拐等地区。至1886年,库尔喀喇乌苏直隶厅设立,仍辖今市境南部一带,属镇迪道管辖。1888年,塔尔巴哈台直隶厅成立,辖区包括今市境北部地区。市境东部大拐、中拐、小拐一带则仍属绥来辖区,归迪化(今乌鲁木齐)府管理。

1913年,塔尔巴哈台、库尔喀喇乌苏直隶厅改置为县,仍分辖市境南、北二部。1916年,裁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设塔城道,下辖塔城、乌苏、沙湾县,今克拉玛依市境一带统归其管辖。其后,今市境相继隶属于第五行政区、塔城专区管辖。至新中国成立前,分属于沙湾县、乌苏县、克烈半个县(今托里县)、和丰县(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管辖。

1955年2月,成立独山子矿区行政工作委员会。

1956年,依据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关于工矿区政权设置的决定》,成立了县级建制的独山子镇,行政工作委员会改为镇人民委员会,直辖于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同时期,克拉玛依油田,进入大规模开发和建设时期,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油田人口的不断增加,使一个新型的石油工业城市初具雏形。

1957年1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第14次会议决定设立克拉玛依市,并报请国务院批准进行建市的筹备工作。同年3月18日,国务院同意成立克拉玛依市筹备委员会,进行建市筹备工作。6月20日,正式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筹备委员会。

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克拉玛依市。行政区域包括克拉玛依、独山子、奎屯、六十户、乌尔禾、百口泉、红山嘴、前山涝坝、白碱滩、小拐、中拐、大拐等地。同年6月17日,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设立克拉玛依市和撤销独山子镇的通知》,决定撤销独山子镇,克拉玛依市下设独山子区和乌尔禾区。并在克拉玛依、大拐、中拐、小拐等地设立3个街道办事处。克拉玛依市受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1958年7月25日,克拉玛依市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宣告克拉玛依市正式成立。

1975年9月10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县级奎屯市,由克拉玛依市析出,划归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

1982年2月16日,自治区批准克拉玛依市由县级市升格为设区的地级市。市下设4个区:独山子区、克拉玛依区、白碱滩区、乌尔禾区。同年3月,开始进行区县级直接选举。6月底至7月初,分别召开各区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区人大常委会和区人民政府。此后直至1984年,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因故未成立。

1984年8月17日,自治区决定克拉玛依市为自治区直辖的不设区的县级市,市下设街道办事处、乡和独山子镇。

1985年3月,进行县级市的选举工作,7月20~25日,召开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成立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人民政府,组建所属办事机构;但国家及民政部一直承认克拉玛依市为设区的市。

1990年1月8日,自治区恢复克拉玛依市为设区的地级市,下辖4个区:克拉玛依区、独山子区、白碱滩区、乌尔禾区,2个乡:乌尔禾乡、小拐乡,6个街道办事处(天山路、胜利路、金龙镇、五五新镇、三平镇、百口泉);克拉玛依市受自治区人民政府直接领导。

1997年12月前,克拉玛依市与新疆石油管理局为一个党委(简称市、局党委,即一套班子,同时行使克拉玛依市委和新疆石油管理局党委两种职权),市人民政府与石油管理局政企机构分设。

2007年12月2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对新疆油田进行业务整合和专业化重组,撤销新疆石油管理局,克拉玛依市与新疆油田公司为一个党委(简称市、油田党委,即一套班子,同时行使克拉玛依市委和新疆油田公司党委两种职权),市人民政府与新疆油田公司政企机构分设。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克拉玛依市下辖4个区。[6]

区划详情

克拉玛依行政区划图克拉玛依行政区划图4个区:克拉玛依区、独山子区、白碱滩区、乌尔禾区。[6]

辖区

区划详情
区划 人口(2003年) 面积(km²) 人口密度(/km²)
克拉玛依区 150,000 3,833 39
独山子区 50,000 400 125
白碱滩区 50,000 1,272 39
乌尔禾区 10,000 2,229 4

自然环境

区划详情
区划 人口(2003年) 面积(km²) 人口密度(/km²)
克拉玛依区 150,000 3,833 39
独山子区 50,000 400 125
白碱滩区 50,000 1,272 39
乌尔禾区 10,000 2,229 4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克拉玛依市位于东经84°44′~86°1′,北纬44°7′~46°8′之间,地处准噶尔盆地西部。西北傍加依尔山,南依天山北麓,东濒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部、东北部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相接,西南与托里县为邻,南面与乌苏县、沙湾县接壤。中部、东部地势开阔平坦,向准噶尔盆地中心倾斜。市域东西最宽处110千米,南北最长处240千米,克拉玛依市总面积7733平方千米,市区面积约16平方千米。海拔高度在270~500米之间。市区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公路里程313千米,飞机航程280千米。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被奎屯市隔开于克拉玛依市南端,成为距市区150千米的“飞地”。

气候环境

克拉玛依地形地貌克拉玛依地形地貌克拉玛依市地貌大部分为戈壁滩,地形呈斜条状,南北长,东西窄。

自然资源

克拉玛依克拉玛依克拉玛依市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寒暑差异悬殊,干燥少雨,春秋季风多,冬夏温差大。积雪薄,蒸发快,冻土深。大风、寒潮、冰雹、山洪等灾害天气频发。四季中,冬夏两季漫长,且温差大,春秋两季为过渡期,换季不明显。累年平均气温为8.6℃。1月为最冷月,历年月平均气温为-15.4℃,极端最低气温为-40.5℃,出现在1984年12月23日小拐地区。7月为最热月,历年月平均气温均在27.9℃,极端高温曾达到46.2℃,出现在2004年7月14日乌尔禾区百口泉地区。全年日照以7月份为最多,达302.5小时,12月份为最少,仅99.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08.9毫米,蒸发量为2692.1毫米,是同期降水量的24.7倍。累计平均大风日数为64.5天,夏季炎热日(≥35℃)年平均为27.6天,初霜一般在11月上旬出现,终霜一般在3月下旬结束,无霜期232.3天。

水资源

土地资源

黑油山黑油山克拉玛依的自然水系主要是河流水源和境内地下泉水。现存地表水有白杨河、克拉苏河、达尔布图河3条间歇性河流,湖泊有艾里克湖和小艾里克湖。

白杨河发源于额敏县境内乌肯拉卡尔山的艾来斯奇山口,流经哈拉阿拉特山口,最后注入乌尔禾以南的艾里克湖。属于高山融雪型季节河流。全长180多千米,在克拉玛依境内流域长度45千米,平均径流量为1.09亿立方米。每年4至6月为洪水期,7至10月为平水期,11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

克拉苏河发源于加依尔山北麓,在克拉玛依境内流域长度约40多千米。上游常年有水,进入百口泉冲洪积扇后为季节性河流。每年3至4月水量较大,最大流量12.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0.37亿立方米。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河水可以到达百口泉冲洪积扇南缘的小艾里克湖。60年代后水量逐渐减少,80年代后河水到达阿(勒泰)---独(山子)公路附近时因散流而被蒸发。

达尔布图河发源于加依尔山南麓,为季节性河流。在克拉玛依境内流域长度约50千米。每年4至6月有水,其余时间多为枯水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168亿立方米,洪水期最大流量12.3立方米/秒,河水流至百口泉附近时逐渐渗入地下。

百口泉水源位于克拉玛依市东北,距离市区65千米,属新第三系承压水水源。由于受到克拉苏河、达尔布图河和白杨河3条河流的渗透滋润,水资源比较丰富。1958年查明其储水面积为565平方千米,水层埋藏深度25米,平均水层厚度15米,静储水量为16亿立方米。1960年投入开发,曾为克拉玛依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

1997年5月,克拉玛依市正式开工建设引水工程。2000年8月,克拉玛依河(引水工程)建成投产后,有效缓解了克拉玛依用水紧张状况,白杨河来水重新注入艾里克湖,艾里克湖湖面和百口泉水源地下水位得到逐步回升。市南部的独山子区主要引用奎屯河水。

生物资源

克拉玛依市全境大部分为戈壁荒漠,从南到北分布的土壤依次为棕钙土、荒漠灰钙土和灰棕色荒漠土,土中多含沙砾,土质低劣,境内不少地方土壤含盐量很高。境内有自然林地约28100公顷,主要是胡杨次生林和荒漠灌木林。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生活用柴而砍伐植被,使林地面积有所减少。从80年代开始,随着燃料和供热方式的改变,再不需要砍伐植被作燃料,戈壁荒漠植被逐渐得到恢复,胡杨次生林和荒漠灌木林覆盖率达3.5%。境内有天然草地约10.5万公顷,其中牧草地约8.16万公顷。草场质量较差,且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和过度放牧,造成了草场逐年退化现象。

矿产资源

克拉玛依保护动物——鹅喉羚克拉玛依保护动物——鹅喉羚克拉玛依市境内野生动物主要有鹅喉羚(黄羊)、盘羊、野兔、狐狸、鼠、狼、蛇、蜥蜴、蟾蜍、野鸡、野鸭、天鹅、麻雀、黄鹂、喜鹊、百灵、乌鸦、斑鸠等30余种。野生荒漠植物主要有梭梭、红柳、胡杨、半灌木的沙枣、枸杞、芦苇等230余种。

石油资源

克拉玛依的主要矿产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天然气油层浅、储量大,原油质地优良。分布状况是横向连片,纵向叠合,由多种油气层系和油藏类型组成。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腹部、西北缘和南缘地区。其他矿产主要有天然沥青和沥青砂、煤炭、金丝玉、食盐、石膏、芒硝、耐火材料、砂石等。其中天然气沥青和沥青砂储量丰富,沥青地质储量约2.5亿吨。[7]

人口

克拉玛依市境内石油资源发现早,开采历史长。20世纪初,有关独山子原油、黑油山沥青丘、乌尔禾沥青脉的记述,已经出现于地方官吏编撰的方志籍和中外地质学家的著述中。1909年,新疆商务总局在独山子钻凿第一口工业油井,开新疆近代石油工业之先河。1936年至1943年,新疆地方政府与苏联合作,在独山子进行石油开采和炼制,独山子进行石油开采和炼制,独山子油矿成为当时与甘肃玉门、陕西延长齐名的三大油矿之一,原油年产量最高达到7321吨。1943年至1949年,独山子油矿经历了甘肃油矿局乌苏油矿筹备处和新疆“三区”革命政府经营管理两个时期,采油、炼油生产时断时续,产量时起时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独山子油矿仅有职工150名,2口出油井,日产原油3至5吨。[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新疆石油工业发展的新纪元。1950年3月27日,中国与苏联两国政府签订《中苏关于在新疆创办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协定》,同年9月30日,在迪化(乌鲁木齐)成立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到1954年末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结束时,年生产原油48800多吨,有职工5500余人,这批职工成为建设和发展新疆石油工业的骨干力量。根据1954年10月12日中苏两国政府联合公报,1955年1月1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移交给中国,移交后成立新疆石油公司。1956年7月1日,更名为新疆石油管理局。[8]

克拉玛依是新中国成立后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1955年6月14日,由8个民族36名职工组成的独山子矿务局钻井处1219青年钻井队,在技师陆铭宝、副技师艾山卡日·艾拜拉木带领下进军克拉玛依,在距黑油山东南方向5.5千米处的1号井现场布置打井。7月6日开钻,10月29日完井出油,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揭开了新疆石油工业大发展的序幕。同年11月26日,新华社报道了克拉玛依黑油山地区1号井出油的消息。此后,克拉玛依油田经过50年代开发,70年代发展、80年代腾飞,90年代创新,取得累累硕果,2002年,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吨,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原油产量上千万吨的大油田。2008年,新疆油田在准噶尔盆地全面完成“数字油田”建设,成为国内第一个数字化油气田。[8]

政治

2019年末全市总人口(不含辖区内兵团人口)为462347人,其中户籍人口310862人,暂住人口为151485人。男性人口244473人,占52.88%,女性人口217874人,占47.12%。按辖区分:独山子区89180人,克拉玛依区300723人,白碱滩区65044人,乌尔禾区7400人。在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78306人,占25.19%,汉族232556人,占74.8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4‰。[9]

党委领导

人大领导

市委书记:石岗[10]

市委副书记:陈凯[11]

政府领导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学巍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凤堂、徐天昊、买买提·尤里瓦斯、薛宏舜、马合苏提汗·加木沙甫、古鸿飞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孙凡[12]

经济

代理市长:陈凯[5]

副市长:钱志福、彭守创、阿合买提·巴拉提、霍懋敏、马涛、潘瑞、袁新洋[12]

经济综述

第一产业

克拉玛依克拉玛依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72.1亿元(现价,下同),较上年增长5.2%(按不变价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4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756.4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294.3亿元,增长6.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0.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7.4%。

2021年,全年实现“小升规”企业12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限额以上商业企业5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1家,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27家,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2家。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18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89人。新增创业938人,创业带动就业1837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021年,据国家统计局克拉玛依调查队资料显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1%。其中,医疗保健类、交通和通信类、居住类、其他用品及服务类、衣着类、食品烟酒类分别上涨5.4%、5.1%、4.3%、1.4%、1.1%和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和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分别下降0.4和2.3%。

2021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增长19.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增长15.0%。

2021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3.2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12.2%。其中,全行业用电89.9亿千瓦时,增长13.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3亿千瓦时,下降6.0%。[4]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9亿元(现价,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11.0%。其中,种植业产值7.57亿元,增长7.6%;林业产值2.64亿元,下降16.0%;畜牧业产值6.13亿元,增长25.7%;渔业产值0.11亿元,增长39.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7亿元,增长15.5%。

2021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39万亩,比上年增长79.5%,其中:玉米面积6.31万亩、比上年增长81.9 %。棉花面积13.22万亩、比上年下降33.0%。[4]

第三产业

2021年,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5.0%。分工业门类划分,采矿业增长5.8 %,制造业增长4.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5%;按隶属关系划分,中央石油石化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5.7%,地方工业增加值下降0.8%;按企业规模划分,大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6.1%、中型企业增长10.3%、小型企业下降13.1 %、微型企业增长10.8%。

2021年,在支柱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开采辅助性活动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6%。

2021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1%。其中,重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1%。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01.6亿元,增长28.6%,其中:实现利润总额75.5亿元,同比减亏88.9亿元;税金总额246.0亿元,增长28.1%;亏损企业亏损额11.9亿元,下降78.2%。

2021年,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9.8亿元,较上年增长4.2%。全市有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123.0亿元,增长14.7%。竣工产值73.4亿元,下降15.6%。   [4]

文化

服务业

2021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3.5亿元,较上年增长6.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9亿元,增长18..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8.6%;房地产业增加值25.8亿元,增长12.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14.6亿元,增长3.2%。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76.08亿元,较上年增长6.0%;利润总额1.62亿元,增长3.9倍。

2021年,全年货物运输量2282.32万吨,较上年增长136.15%。旅客运输量166.99万人,增长17.0%。

2021年,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13230.76万元,较上年增长16.67%;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15289.07万元,增长11.46%。全市备案登记快递企业及分支机构60家,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212.35万件,增长26.13%。快递业务投递量1876.34万件,增长27.06%。全年快递业务收入7914.56万元,增长26.91%。

2021年,全年电信业务收入64821.1万元,较上年增长4.6%。固定电话用户8.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65.9万户,其中:3G用户3.5万户,4G用户40.4万户,5G用户17.7万户。互联网用户23.6万户。全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9.14亿元,比上年增长5.9%。

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

克拉玛依夜景克拉玛依夜景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完成投资较上年增长0.4%。其中,中央石油石化项目投资下降1.1%;地方项目投资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3%;第二产业投资下降4.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3%。重点行业中,工业投资增长0.1 %。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6.0亿元,较上年增长42.0%,其中:住宅投资增长48.4%;办公楼投资增长179.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49.5%。房屋施工面积408.3万平方米,增长11.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77.4万平方米,增长5.6%。房屋竣工面积12.8万平方米,下降37.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9.4万平方米,下降50.5%。商品房销售面积47.8万平方米,增长83.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9.9万平方米,增长73.4%。

对外经济和旅游

2021年,全年外贸进出口额3.1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2.3%,其中,出口2.65亿美元,增长60.1%;进口0.53亿美元,增长74.5%。

2021年,全年招商引资项目760个,其中往年结转项目141个,新建项目619个,到位资金280.79亿元,比上年增长76.03%。

2021年,全年旅游业总收入71.35亿元,较上年增长94.18%。接待游客1120.48万人次,增长61.11%。入境旅游人数395人次,其中,外国人366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29人次。

2021年,年末全市旅游企业101家,其中,旅行社36家、星级饭店5家(五星级1家、三星级4家)、景区景点43家、“农家乐”13家、滑雪场4家。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18405人。拥有国家级A级旅游景区18个,其中,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14个、国家级2A级旅游景区1个。

财政、金融、保险

2021年,全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1亿元,增长12.4%。其中:税收收入67.9亿元,增长23.4%;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5.8亿元,增长4.0%。

2021年,年末辖区内银行业机构8家,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637.05亿元,较年初增加30.98亿元,增长1.93%。其中:境内存款余额1575.4亿元,增长4.16%,含住户存款余额521.39亿元,增长11.54%;境外存款余额61.65亿元,下降34.14%;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410.76亿元,下降21.45%。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881.51亿元,较年初增加43.6亿元,增长5.20%。其中:住户贷款287.19亿元,增长68.6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580.82亿元,下降11.68%。

2021年,年末辖区内保险业务机构16家。按业务性质分,财产险业务机构10家,寿险业务机构6家。全年保险公司各项保费收入39.0亿元,较上年增长24.7%。其中,财产险收入20.1亿元,增长54.4%,赔款支出6.1亿元,增长17.9%;寿险收入18.96亿元,增长3.7%,赔款支出3.0亿元,下降3.7%。

2021年,年末辖区内证券公司营业部7 家,证券交易额887.3亿元。取得经营许可证的融资性担保机构 3 家,注册资本共计5.98亿元,全年担保业务发生额6.97亿元,较上年增长100.3%,年末融资担保责任余额7.44亿元,增长109.08%。小额贷款公司5家,注册资本共计7.08亿元,全年发放贷款6.2亿元,增长19.23%,年末贷款余额8.6亿元,增长1.8%。[4]

地方民俗

地方美食

克拉玛依的主要节日是伊斯兰教的盛大节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

肉孜节,又称开斋节,每年回历九月是穆斯林的斋月,在此期间,他们只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进食,白天禁止任何饮食,这种斋戒一直持续到开斋日之后,要连续庆祝三天。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相传真主安拉曾命令先知易卜拉欣宰杀儿子献祭,忠诚的易卜拉欣听从真主的命令准备杀子,此时真主命他以羊代子。这一天是肉孜节后的70天,即回历12月10日,人们将这天定为宰牺节。在这些节日里,穆斯林们都要沐浴整装去清真寺做礼拜,还要走亲访友,杀羊烹肉款待客人,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场面十分热闹。

城市精神

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民族团结、求真务实、追求卓越。

交通

凉皮子

克拉玛依风情克拉玛依风情(14)主打:凉皮

特点:克拉玛依的凉皮子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口味。克拉玛依的凉皮子店几乎能够在各大超市商场看到,其中获得荣誉称号的凉皮店数不胜数,几乎每家凉皮店都有各自的口味。克拉玛依凉皮口感极佳,口味新颖,绝对能够作为克拉玛依当家的美食,完全能够和新疆另外一个出名的凉皮——石河子凉皮媲美,远方的客人一定要尝一尝,当然不要忘记找一个本地人作为美食向导哦。

克拉玛依清炖羊肉

主打:鲜羊肉

特点:炖羊肉时,亦可根据个人喜好,加黄萝卜、西红柿、香菜、土豆等以调口味;吃完羊肉后,一定要喝碗香浓的肉汤,这样是不仅可以驱寒,还有助消化的功效。

综述

公路

2021年,民用汽车保有量16.53 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末增长5.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3.63万辆,增长6.3%。年末全市城市公交汽车485辆,城市公交线路37条。全年铁路客运量116.98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2.24%;民航客运量40.39万人次,增长12.76%;公路客运(周转)量9.62万人次,下降14.11%。全年铁路货运量354.06万吨,较上年下降9.47%;民航货运量0.05917万吨,下降6.86%;公路货运量1928.2万吨,增长235.16%。[4]

航空

公路网由2条国道公路、3条省道公路、3条县乡道公路和100多条(段)油田专用公路组成。乌伊公路(乌鲁木齐——伊犁)横跨独山子地区;阿独公路(阿勒泰——独山子)纵贯克拉玛依全境;独库公路(独山子----库车)穿越天山通往南疆各地;岔巴公路(塔城岔道口——巴克图)向西通往塔城及其边贸口岸巴克图;呼克公路(呼图壁----克拉玛依)全长223千米,使克拉玛依至乌鲁木齐的公路里程缩短87千米。油田公路四通八达,遍布百里油区,总长2000余千米,沥青路面和能达到阴雨通车的等级公路占总数的90%以上。奎阿高速2013年通车,贯穿克拉玛依全境,在克拉玛依境内限速120km/小时。[13]

社会

克拉玛依机场始建于1958年,1998年停止使用。新机场于2005年建成,新建成的克拉玛依机场位于克拉玛依市中心城城中心南偏东,为4D机场,机场跑道长2600米宽45米。停机坪29050平方米,可起降波音757、767、A3—20等大中型客机。2006年4月10日,克拉玛依新机场首航成功,首航机型为波音757。

教育科技

文卫体育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含职业院校)3所,高级中学3所,普通中学17所,普通小学27所,幼儿园4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2021年,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毕业合格率 98 %以上。

2021年,在全市中小学中,有自治区级示范高中3所,市级示范学校19所,规范化学校20所,自治区级德育示范学校15所,市级德育示范学校46所。在全市49所幼儿园中,普惠性幼儿园 44所。其中:自治区级示范性幼儿园4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9所,规范化幼儿园8所;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中,有市级特色学校(幼儿园)44所。

2021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2021年录取学生1663人。目前,校区在校学生4675人。

2021年,年末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0家,较上年增长16.3%;高新技术企业共83家,较上年增长15.3%,占全疆比重8.7%。全市共有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5家,自治区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共有众创空间3家(其中国家级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其中自治区级2家)、市级星创天地2家。截止年底,授权专利100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2件,有效发明专利481件。申请商标1348件,注册912件,目前拥有有效注册商标4699件。

2021年5月公布的“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获奖名单中,我市推荐的“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连续定量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的方法”和“一种石油磺酸盐的制备方法”分别获得银奖和优秀奖。

2021年,克拉玛依市20项科技成果荣获2020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其中自治区技术发明奖2项,占自治区技术发明奖获奖总数的50%;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8项,占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获奖总数的15%。[4]

高等院校
院校名称 主管部门 办学层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教育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建 本科、211工程
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克拉玛依校区) 新疆教育厅 本科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教育厅 高职专科[14]

民生社保

高等院校
院校名称 主管部门 办学层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教育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建 本科、211工程
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克拉玛依校区) 新疆教育厅 本科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教育厅 高职专科[14]

环保安全

2021年,年末全市拥有市级文化馆、展览馆、图书馆各1座,市歌舞团1家。广播电视台1座,所辖中波广播发射台、调频广播发射台各1座。市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38.17万人次,借阅书刊8.74万册次,办理借阅证2162个,累计办理借阅证73418个。

2021年,邮政公司全年订阅报纸1794.83万份,杂志52.76万册。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在营业医疗卫生机构(不含兵团)106个,拥有编制床位1997张,卫生技术人员4520人。其中,医院(含民营)2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乡镇卫生院2 个,卫生技术人员14人。新增卫生服务中心1个。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50类体育场地1617个,其中,室内场地930个,室外场地687个。基础大项场地84个,球类运动场地656个,冰雪运动场地4个,体育健身场地733个。4个大型体育场馆,场地面积173.54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5.48 平方米,场馆从业人员1237人,观众席位51334 个。

2021年,全年共参加自治区6个项目的年度比赛,参赛运动员81人,共获得金牌5 枚、银牌 6枚、铜牌18  枚、第四名6个、第五名16个、第六名6个、第七名7个、第八名 1个,体育道德风尚运动员16人。[4]

旅游

2021年,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736元,增长10.2%,其中:工资性收入37859元,增长10.0%;经营净收入2673元,增长17.8%;财产净收入1453元,增长13.8%;转移净收入9752元,增长8.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43元,增长8.5%。

202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6208元,增长7.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9.8%。

2021年,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4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7.6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8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2.7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65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0.31万人。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保持100%。

2021年,全年累计向798名城乡低保人员、25名孤儿、30名特困人员发放救助资金951.66万元。各项救助资金均按月、足额发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所保障。其中低保资金827.35万元;特困人员保障资金89.75万元,孤儿保障资金34.56万元。将173名生活困难的残疾人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其中重度残疾人78人。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养老机构5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站点67个,共有床位2093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034张,在院643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82亿元,为国家筹集社会福利资金5495.01万元,为我市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340.82万元。

2021年,城乡低保标准是每人每月750元。[4]

旅游概况

2021年,全年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状况良好。2021年,克拉玛依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年优良天数332天,优良率91.0%,空气质量在全疆排名第三。PM2.5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11.5%;PM10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下降11.1%;污染天数合计33天,较上年减少9天。

2021年,水环境质量全面达标。2021年,我市重点河流、水库各断面(点位)水质均达到相应考核目标,河流、水库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建成区持续保持无黑臭水体。全市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2021年,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市建成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0.9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3.9分贝,均符合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

2021年,土壤质量保持清洁(安全)级,农村环境质量保持良好。2021年,我市无受污染耕地,未发生因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农用、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021年,辐射环境质量保持安全。2021年,全市核技术利用活动安全可靠,未发生辐射事件或事故,辐射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天然本底水平。

2021年,全市农村水、电、气、光纤、硬化及亮化道路全覆盖,环境卫生设施基本健全,垃圾处理率、污水处理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均达100%。

2021年,城市道路完好率97%,亮灯率99%。城市供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95%。绿化覆盖率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3.75平方米。

2021年,全年发生各类事故95起(不含火灾事故统计),同比下降7.8%;死亡34人,增长9.7%;受伤75人,下降12.8%。其中:发生生产经营性事故29起,死亡15人。

2021年,全市亿元GDP死亡率为0.014人/亿元,同比增长12.9%;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1.6112人/万车,同比下降8.2%。[4]

主要景点

荣誉

克拉玛依魔鬼城克拉玛依魔鬼城

2021年,全年旅游业总收入71.35亿元,较上年增长94.18%。接待游客1120.48万人次,增长61.11%。入境旅游人数395人次,其中,外国人366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29人次。

2021年,年末全市旅游企业101家,其中,旅行社36家、星级饭店5家(五星级1家、三星级4家)、景区景点43家、“农家乐”13家、滑雪场4家。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18405人。拥有国家级A级旅游景区18个,其中,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14个、国家级2A级旅游景区1个。[4]

克拉玛依市主要旅游参观景点大致分为四大部分:一是自然遗址(景观)。主要有世界魔鬼城、黑油山、艾里克湖、白杨河大峡谷、野生胡杨林、彩石滩、油砂山、恐龙化石丘、红山丘、未名湖、玛河古道、西部戈壁地质公园吐孜沟、中拐荒漠自然植被保护区、清代居民村落遗址、乌尔禾天然沥青脉、独山子泥火山;二是石油工业遗址(景观)。主要有独山子油井遗址、独山子蒸馏釜遗址、独山子石油工人俱乐部、克1号井、英雄193井、克拉玛依展览馆、克拉玛依地质陈列馆、中国石油西部井控中心、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独山子石化公司以及石西、陆梁、彩南、准东沙漠油田和野生动物逍遥油区;三是城市景观。主要有世纪公园、新行政区、文化一条街、人民广场、克拉玛依河、九龙潭、黑油山公园、朝阳公园、东湖公园、阳光水世界、风城高位水库、大漠国际高尔夫球俱乐部、侏罗纪冰雪世界、西月潭(水库)、白碱滩游乐园、魔鬼城恐龙奇石馆、龙吟山庄、独山子滑雪场以及朱德视察独山子下榻处。四是荒漠生态农业景观。主要有大农业观光园区、林业基地、普林生态科技园、庭院经济区和永升度假村等。其中,最著名的有世界魔鬼城、黑油山、艾里克湖、白杨河大峡谷和野生胡杨林。[15]

词条图册

世界魔鬼城

又名乌尔禾风城。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市东北部乌尔禾区境内,距克拉玛依市约100千米,呈北西--南东走向,整体面积约120平方千米。其中景区长约5000米,宽约3000米,面积约15平方千米,地面海拔350米左右。景区内地表沟壑纵横,岩层千姿百态,属于典型雅丹地貌,是世界著名的两大雅丹地貌之一。因该地处于风口,四季多风,每当大风到来,黄沙漫天,故称“风城”。又因大风在群岩间激荡回旋、凄厉呼啸,如同鬼哭狼嚎,令人毛骨悚然、惊恐万状,继而成为奇观美谈,故又得名“魔鬼城”。多年来,魔鬼城吸引了世界及全国各地众多游客旅游观光。2008年11月,魔鬼城景区被命名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9年,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旅游景区。

白杨河大峡谷

也称白杨河谷地。是白杨河水库至乌尔禾区之间的一段河道谷地,为东西走向,由白杨河水冲积而成。峡谷全长24千米,两侧河岸陡峭,徒壁险峻,岸高20至30米不等。河谷水面5至10米不等。河水曲曲折折沿谷地蜿蜒而下,历经亿万年的风雨剥蚀,早就了千奇百怪的形状。水流两侧是茂盛的胡杨林以及灰杨、毛柳、尖果沙枣、铃铛刺、蔷薇、白刺、甘草、芨芨草等灌木杂草。野鸡、野鸭、黄羊、野兔、狐狸、狼、鼠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谷内绿地覆盖面积达60%以上,整个峡谷犹如一条翠绿长廊,是旅游休闲的理想之地。

黑油山

位于克拉玛依市中心城区东北2000米处,其外观是一个不高的山丘,相对高度只有13米左右,面积约0.2平方千米。是地下原油经过长年自然喷发外溢,凝结和风化而成的沥青沙丘,由被石油浸染的砂岩或被石油凝结的砂砾岩构成。整个山丘呈黑褐色,地表凹凸不平。迄今为止,山丘上仍有多处油泉和油泡不断涌出,形成众多小油沼。油质色泽黝黑,呈粘稠状,为珍贵的低凝原油。1982年,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在山丘顶设立了一座花岗岩石碑,呈棱锥装,碑高2.5米,正面书写“黑油山”3个大字。

艾里克湖

位于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境内,距乌尔禾东南约20千米处,是克拉玛依境内唯一的天然淡水湖泊,也是白杨河的终点,由白杨河水储集而成。盛水期湖泊面积约7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1米。1972年修建白杨河水库后,湖水日趋萎缩,水质逐渐变差。1991年修建黄羊泉水库后,河水不在进入艾里克湖,1992年后濒临干枯。2000年克拉玛依引水工程竣工后,白杨河水重新注入艾里克湖,湖面得到逐渐恢复。艾里克湖入口处生长着大片芦苇,湖内有鱼类腾跃,湖面有野鸭嬉戏。有“沙漠美人”之称。

克拉玛依河

克拉玛依河又名穿城河,起自城区东北的九龙潭,在城中曲折横穿进入城区西南的西月潭(又名阿依库勒)水库,全长8.51千米,河宽15米,水深1.8米至2.3米。克拉玛依河是克拉玛依引水工程中风城高位水库至克拉玛依干渠上景致最精彩的段落,是一条给予缺水的油城带来绿色和生机的神灵之川。河岸两侧平坦的柏油路和人行道曲折延伸,道路两旁绿树成荫。2000年8月8日克拉玛依河正式通水,此日也是克拉玛依的水节。克拉玛依河两岸景观带自东向西大体分为5个景区:九龙潭景区、准噶尔景区、昆仑景区、中心景区和西城景区。此外还有世纪公园紧靠克拉玛依河。景区有20座跨河桥,其中15座为人行桥和非机动车桥,5座为机动车交通桥。20座桥中有石拱桥、混凝土桥、钢结构桥,桥桥造型各异,夜晚彩灯点缀,夜幕下的克拉玛依河犹如一条五颜六色的彩带。友谊桥是克拉玛依河上20桥之首,为斜拉索桥主桥长249.05米,引桥长563米,是进入克拉玛依中心城区的门户。世纪公园是克拉玛依最大的人造山水公园,园内有河流、假山、喷泉、草坪、多种树木和彩色沥青道路,各种娱乐设施配套齐全。2009年12月,克拉玛依河景区被命名为国家4A级旅游。

沙漠公园

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是一片原始、粗犷、一望无垠的沙漠世界,又是一座天然的荒漠植物园,葱绿的梭梭、茂密的胡杨、沁人心脾的沙枣、飘逸羽叶的三芒草,以丑为美的猪毛菜、富有药用价值的大黄、大芸黄芪、“叮铛”作声的铃铛刺、形似鹿角的苍劲梧桐,还有血红的红柳,组成了一幅色、味、声、相并茂的大自然景观。沙漠公园还是一座天然动物园,这里有着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野驴及野猪、黄羊、狼、狐狸、跳鼠、娃娃头蛇,沙枣鸟等百余种动物。

一号井

一号井位于克拉玛依市区东南方向。新中国诞生后,钻机的隆隆声唤醒了沉睡千万年的黑油山,揭开了黑油山神秘的面纱,使埋藏在地下深处的石油源源流出为人民造福。1951年到1955年国家曾多次派出地质调查队到黑油山进行地质考查。专家们决定在黑油山附近一号井这个位置打一口探井查明地下石油蕴含的储量。1955年6月16日由独山子1219青年钻井队来到黑油山,同年7月6日开钻,10月29日完钻投产喷出工业性油流,是克拉玛依油田发现的标志,现仍在生产。因它是克拉玛依油田第一口井,故定名为“克一号井”,并于1982年10月在此立碑纪念。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