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什文乔治·格什文是美国现代作曲家和钢琴家。1898年9月26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1937年6月11日逝世于加利福尼亚的好莱坞。格什文少年时曾随查尔斯·汉别泽学习钢琴,跟爱德华·克兰伊学习作曲理论。十六岁时,他被生产音乐影片的莱密克公司雇用,成为一名专写“电影插曲的人”。在这期间,他写了大量流行歌曲,赢得听众的好评,并逐渐成为百老汇和好莱坞的著名作曲家。1924年,他为保尔·怀特曼的爵士音乐会创作了钢琴与爵士乐队的《蓝色狂想曲》。作品演出后大获成功,格什文一举成为全世界知名的作曲家。此后,他又拜鲁宾·戈德马克为师,学习乐队配器法,接着他写了《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第二狂想曲》、 《古巴序曲》等著名作品,1935年又创作了描写黑人生活的歌剧《波基与贝丝》。这段时间是他短短一生中的创作黄金时期。
格什文二十世纪初在美国有一个流行歌曲的中心枣廷潘胡同,那里面有许多音乐方面的书店、沙龙和音乐聚会。一天,一个年轻人自荐做雷米克书店的歌曲推销员。老板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好学的年轻人,每一天他都上班很早,而且那些歌曲书,仿佛是他推销给自己的,他看得非常着迷。 后来这个年轻人的家搬的远了,没有车通到书店这边来,他换了工作,可大家都记挂着他。但没过多久,他又出现在书店里了,他欣喜地对老板说:“在那边工作,我找不到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汽车不通,我就走路来。”
其时老板当时心里便有数:“这家伙决心如此之坚定,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他可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后来会成为美国现代派音乐的作曲大师。他就是乔治·格什文。在做歌曲推销员的同时,自学成材的他也写作了自己最初的作品,并且很快地在创作方面打开了局面。例如他的歌曲《斯瓦尼》(1919)传遍了全国,成为脍炙人口的歌曲;另一首《我所爱的男人》(1924)被认作“可以称得上我们时代最动人的一首流行歌曲”。格什文的歌曲在美国人民的生活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直到今天人们仍然经常哼唱他的旋律。当代美国著名指挥家伯恩斯坦曾指出:“他的歌曲已经成为我们语言的一部分,成为我们城市生活中的一部分。”
1923年,已经成名的格什文深感自己的音乐学识不足,不断地向专业音乐家学习求教。大师们婉言拒绝了他的请求,拉威尔曾说:“你既然可以成为一个一流的格什文,何必一定要成为一个二流的拉威尔呢?”
格什文的确具有他自己的特点。这就是灵活地运用美国流行音乐和民间音乐,尤其是爵士乐、雷格泰姆、布鲁斯的材料和手法进行创作。同当时许多作曲家的情况相反,他不是在专业音乐的背景和基础上伸手向民间音乐及流行音乐寻求素材,而是扎根于流行音乐、民间音乐的土壤,试图将这些音乐推向专业音乐的方向。他的理想是把爵士音乐由“廷潘胡同”迁向“卡内基音乐大厅”,使长期被人们看不起的美国爵士音乐能够登上专业音乐的大雅之堂。他曾说:“我认为它可能比任何一种民间音乐的形式更为深入地浸注在美国人民的血液和感情之中。我相信,通过既有爵士音乐天才又有交响音乐天才的作曲家之手,它可以成为拥有永恒价值的交响音乐作品登上大雅之堂。”
格什文1923年,格什文为宣传美国流行音乐而举行的音乐会,创作了钢琴和爵士乐队演奏的《蓝色狂想曲》。
1924年演出时由怀特曼指挥,格什文担任独奏,获得很大的成功,由此奠定了格什文的严肃音乐作曲家的地位。
次年,他完成了以爵士音乐素材写作的《F大调钢琴协奏曲》、音诗《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等大型器乐作品,这些作品均获得好评。
正当格什文的艺术才能开始在音乐舞台上展露头角时,他不幸患脑瘤于1937年过早地去世。格什文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美国政府将他的生平于1945年拍成电影,片名为《蓝色狂想曲》。
格什文《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早在格什温创作生涯的初期,他就怀有成为严肃音乐家的雄心壮志。因此,当保罗·怀特曼为组织"现代音乐实验"音乐会而邀请他写一部"爵士协奏曲"时,格什温很感兴趣,他一直向往着写作掺有爵士乐因素的严肃音乐。不过怀特曼给的期限太紧,而且他早就发布了格什温将为这次音乐会作曲、并亲自担任钢琴独奏的消息。这样,格什温一点退路也没有了。
据说格什温是在去波士顿的旅途中创作本曲的,他事后曾这样描述:"那是在火车上,可以听到铿锵的节奏和隆隆的撞击声……我经常在噪音深处听见音乐。就在那里,我忽然从头至尾构筑出--甚至是跃然纸上--……"从波士顿返回仅一星期,除了少数钢琴独奏的华彩乐段外,格什温完成了全曲的钢琴谱。至于那几个华彩乐段,他准备留到首演时作即兴创作。
乐曲完成后,格什温为作品的标题大伤脑筋,直到离初演只有几天时才最后定名。因为蓝色(blue)同作品中所采用的起源于美国黑人劳动歌曲和灵歌的布鲁斯(blues)曲调正好是同一个词,故最终采用了"蓝色狂想曲"之名。
由于格什温创作《蓝色狂想曲》的时间十分紧迫,他对配器没有把握,所以这首乐曲最初的配器是由美国著名作曲家格罗菲完成的。后来格什温又为这首曲子重新配器,这也就是现在演出的版本。这部钢琴与乐队的作品是格什文于1924年初完成的。保尔·怀特曼是爵士乐队的老板,他极为爱好爵士乐,自己组织了一个有名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爵士乐队。他曾指挥过格什文的歌剧《蓝色星期一》的演出,对格什文在爵士乐方面的才能印象深刻。1923年,怀特曼计划组织一场题为“现代音乐经验”的音乐会,演出一些流行音乐的节目。
为此,他委托格什文写一部带有爵士音乐风格的交响乐作品。据格什文自己讲:“……以前有过那么多关于爵士音乐的局限性的说法,只说一点:他们说爵士乐必须保持严格的节拍,必须墨守舞蹈的节奏。如果可能的话,我决心用有力的一拳,回击这种错误的观念。在这个动机的启发下,我着手进行了创作。”他很快地写出了几个主题,又在去波士顿的火车上构思了全曲,前后只用了三个星期。他说:“……我听着它,就象听见了美国音乐的万花筒——我想到我们这个庞大的民族大熔炉,想到我们这个国家无可比拟的活力,想到我们的布鲁斯和我们大城市生活的疯狂性。”他的这番话是对这首作品的内容最形象的解释。
格什文《蓝色狂想曲》是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类似单乐章的协奏曲作品,其中主题的即兴式表达同交响性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黑人布鲁斯音乐的调式及和声因素、爵士音乐的强烈的切分节奏和滑音效果,都赋予这部构思独特的作品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格什温在这部作品中,对那些情绪全然不同的段落的安排,如抒情性与戏剧性,舞蹈性与歌唱性的对置,也颇具匠心。
乐曲以独奏单簧管低音区里的一个颤音开始,这是一个上升音阶的基础。当音阶上升到最高一个音符时,作品的一个放任不羁的主要主题迸发了出来。接着,法国号和萨克斯管奏起了一个节奏性很强的主题。它和上述的单簧管主题情调十分接近,就象是这个主题的变形或延续,只是较前者更加强劲有力,而且显然带有舞曲风格。
钢琴又以另一个变奏加入,并引向一个辉煌的、重述各主题的独奏。现在,主要主题以果敢有力的音响出现在乐队齐奏的音乐中,明亮的小号又奏起了一支开阔嘹亮的曲调,音乐就此掀起了一个异常活跃的新高潮。
乐曲的中段是一首弦乐器奏出的美妙歌曲,这是全曲的中心,也是美国音乐中最著名的段落之一。这段音乐宽广流畅、温柔感伤,有一种类似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基本主题的风格。一个速度变化带来了乐曲的尾声,是钢琴与乐队之间十分默契的配合。整个乐队以雷鸣般的气势再现了乐曲的主要主题后,就以一个渐强的和弦辉煌地结束了全曲。
这首作品采用了类似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在结构上,它一气呵成,由四个比较突出的主题串连起来,构成了一首自由曲式的单乐章乐曲。音乐一开始就由单簧管从最低音区吹出低沉的颤音,然后突然向上滑奏,直至高音区,引出带有强烈美国爵士乐乡土风味的主题。随后,其他音乐素材相继涌入,乐曲充满了热闹的气氛。接着,管乐器奏出一个节奏性很强的主题,音乐富有深厚的美国风味,且富有幽默感。
随着音乐的发展,乐曲引出一段典型的爵士乐曲调,它作为作品中的主要素材得到一定的展开。当音乐发展到中庸的小行板速度后,由小提琴奏出柔和而忧伤的主题旋律。这时,圆号用二度音程上上下下的具有特定节奏型的音调与这支旋律上下呼应。随后,音乐速度加快,前面出现过的主题一一再现。同西欧传统协奏曲一样,这首作品也有一个华彩乐段,由钢琴独自运用前面的主题材料奏出技巧性的音乐,然后乐队一齐再次重复乐曲的主题。全曲便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整个乐曲通过丰富多彩和经常变化的节奏,给人以生机勃勃、乐观热情的感受。正是这种热情,使得这首作品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