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2)沃尔冈·拉茨勒在畅销书《奢侈带来富足》这样定义奢侈:“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奢侈品在国际上的概念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
其实,从经济意义上看,奢侈品实质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从社会意义上看,是一种个人品位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经济学把奢侈品定义为对其需求的增长高于收入增长的物品。它涵盖范围可能很广,从人参、名牌手表到豪华汽车,都可能是奢侈品。
不过,通常人们认为奢侈品是那些非常昂贵的物品,即大部分人消费不起的物品。有些奢侈品既不是必需的又没有实际用途的昂贵物品,如名牌箱包、高级成衣和高档汽车。私人飞机和豪华游艇当然也属于奢侈品的范畴。
奢侈品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 “奢侈品”主要包括高档服装、珠宝首饰、豪华游艇、私人飞机等。增加了中国消费者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中国人境外消费奢侈品已经是全球第一。中国人强劲的消费能力使众多国际奢侈品牌对中国市场信心倍增,纷纷加快开辟新店,拓展二三线城市市场,抢占市场份额。
奢侈品1.时装和皮具
2.游艇
3.汽车和摩托车
4.珠宝和腕表
5.钢笔
6.香水和化妆品
7.葡萄酒
8.家具和家纺
9.厨具、餐具和瓷器
10.物件设计
11.豪华酒店
奢侈品“奢侈品”其实是一个舶来概念,指的是英文中的luxury。什么是Luxury?牛津高阶辞典如此解释:a thing that is expensive and enjoyable but not essential;剑桥高阶辞典如此解释:something expensive which is pleasant to have but is not necessary;韦伯斯特辞典的解释则是:something adding to pleasure or comfort but not absolutely necessary。纵观这三本辞典,luxury的含义大致有三个重点:好的、贵的、非必需的。
虽然中文解释的“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大致也含有这三个特性,不过就表达来说,英文明显要中性许多,不算太过负面。
不过即使是英文的解释,其实也不是一个好解释。好、贵、非必需这三个都是相对概念,用来作名词解释也许还行,但要做一些严格的学术探讨,恐怕就不行了,究竟多好、多贵、多非必需才算奢侈品。也许可以借助80/20法则来界定一下,同类产品中最好的20%产品,同时对于80%的人来说是昂贵而且非必需的产品,也许就可以将其称之为奢侈品了。当然,80/20只是一个随便的说法,也可以在进一步细化,比如利用90/10再从奢侈品中划分出高级奢侈品。
富贵的象征
奢侈品奢侈品牌的品牌魅力是富贵豪华的。奢侈品(Luxury)源于拉丁文的“光”(Lux)。所以,奢侈品应是闪光的,明亮的,让人享受的。奢侈品通过其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传达了这些内容。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说,奢侈品是贵族阶层的物品。它有地位,有身份,有高人一等的权力。它是贵族形象的代表。如今,虽然社会民主了,但人们的“富贵观”并未改变,奢侈品牌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本能需求。“劳斯来斯”汽车就有贵族车的象征。
看上去就好
奢侈品牌所服务的产品必须是“最高级的”。这种“最高级”必须从外观到品质都能逐一体现。奢侈品的高级性应当是看得见的。正因为人们对其奢华“显而易见”,它才能为主人带来荣耀。所以说,奢侈品理当提供出来更多的“可见价值”——让人看上去就感到好。那些购买奢侈品的人完全不是在追求实用价值,而是在追求全人类“最好”的感觉。“奔驰”汽车如此;“夏奈尔”时装也如此。
个性化
奢侈品牌往往以己为荣,它们不断树立起个性化大旗,创造着自己的最高境界。“奔驰”追求着顶级质量、“劳斯来斯”追求着手工打造、“法拉利”追求着运动速度、而“卡迪拉克”追求着豪华舒适。他们独巨匠心,各显其能。正是因为商品的个性化,才为人们的购买创造了理由。也正因为奢侈品的个性化很不象大众品,才更显示出其尊贵的价值。
专一性
奢侈品牌是十分专一的,它绝不可以随意扩张使用。所谓品牌的专一性,指的是品牌只服务于某一个产品或某一类产品。很难看到一个奢侈品牌分跨两个行业使用,而且还取得了成功。品牌多元化经营本身就是品牌管理的大忌,更何况是一个奢侈品牌呢?“皮尔·卡丹”曾经延伸到酒业上,生产了一个“皮尔·卡丹”葡萄酒,结果失败了。如果“耐克”敢这样做,也一定好运不长。“人头马”要是成功地推出一个洗发水来,“宝洁”一定是七窍生烟了。
距离感
作为奢侈品牌必须制造望洋兴叹的感觉。让大多数人产生可望不可即的感觉是奢侈品牌营销的使命。在市场定位上,奢侈品牌就是为少数“富贵人”服务的。因此,要维护目标顾客的优越感,就当使大众与他们产生距离感。距离产生美。奢侈品牌要不断地设置消费壁垒,拒大众消费者于千里之外。要使认识品牌的人与实际拥有品牌的人在数量上形成巨大反差,这正是奢侈品牌的魅力所在。所以,可以这么说,奢侈品牌就是“梦寐以求,少数拥有”。
奢侈品人类追求奢侈品的三个主要动机
1.奢侈品的价值比较持久,因而可以作为贮藏财富的有效工具。例如,珠宝在保值方面的作用与黄金类似。
2.奢侈品可以显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特征。对于大多数物种来说,它们通过体型的大小来决定其地位。在人类社会中,地位不仅仅取决于体力,竞争是多方面的。
3.人类对美的追求也是产生奢侈品需求的重要因素。
中国有句古话:物以稀为贵。稀缺性是使物品成为奢侈品的必要条件。
奢侈品(3)2008年
2008年,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发布了"2008年领先奢侈品品牌价值排名"。INTERBRAND 公司是通过对各奢侈品公司的财务、品牌和品牌强度的分析,计算出无形资产收益、品牌权益贡献和品牌利润倍数等数据,得出"2008年领先奢侈品品牌"排名。
No.1路易威登(LV)
品牌价值:216.02亿美元
No.2古奇(Gucci)
品牌价值:82.54亿美元
No.3香奈儿(Chanel)
品牌价值:63.55亿美元
No.4:劳力士(Rolex)
品牌价值:49.56亿美元
No.5爱马仕(Hermès)
品牌价值:45.75亿美元
No.6:法国品牌卡地亚(Cartier)
价值:42.36亿美元
No.7:美国品牌蒂凡尼 (Tiffany)
价值:42.08亿美元
No.8:意大利品牌普拉达(Prada)
价值:35.85亿美元
No.9:意大利品牌法拉利(Ferrari)
价值:35.27亿美元
No.10:意大利品牌宝格丽(Bvlgari)
价值:33.30亿美元
2009年
法国名牌路易·威登(LV)依然排名榜首,品牌价值达194亿美元(约1324亿元人民币)。2008年的奢侈品牌排行榜三甲,2009年依然原封不动,LV的品牌价值虽然比2008年下跌63.4亿美元(约433亿元人民币),但仍稳占首位,第2位和第3位分别是爱马仕(Hermès),品牌价值78.6亿美元和古驰(Gucci),品牌价值74.7亿美元,第4位的Chanel和第5位的劳力士都分别比2008年上升一位。
2009排名 | 品牌 | 主营商品 | 价值(约合人民币) | 2008排名 |
一 | 路易·威登(LV) | 皮包 | 1324亿元 | 1 |
二 | 爱马仕(Hermes) | 皮包 | 536亿元 | 2 |
三 | 古驰(Gucci) | 时装 | 510亿元 | 3 |
四 | 香奈儿(Chanel) | 皮包 | 452亿元 | 5 |
五 | 劳力士(Rolex) | 钟表 | 377亿元 | 6 |
六 | (COVHERlab) | 时装 | 368亿元 | 7 |
七 | 卡地亚,(Cartier) | 珠宝 | 355亿元 | 4 |
八 | 酩悦(Moet,&,Chandon) | 香槟 | 331亿元 | 9 |
九 | 芬迪,(Fendi) | 皮包 | 237亿元 | 10 |
十 | 普拉达,(Prada) | 时装 | 184亿元 | 12 |
2012年
1、Bentley 宾利
主要产品:车
2、Burj Al-Arab 伯瓷
主要产品:酒店
3、Rolex 劳力士
主要产品:腕表
4、COVHERlab
主要产品:时装、首饰
5、Estée Lauder 雅诗兰黛
主要产品:化妆品
蒂芬尼6、Tiffany 蒂芬尼
主要产品:珠宝
7、Mercedes 梅塞德斯(奔驰)
主要产品:轿车
8、Gianni versace 范思哲
主要产品:时装
9、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
主要产品:皮具、箱包
10、Hennessy 轩尼诗
主要产品:高级干邑
2013年
1. 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配饰
2. 苹果:电子产品
3. 爱马仕(Hermes):配饰
4. 香奈儿(Chanel):服饰、配饰、香水
5. 卡地亚(Cartier):珠宝、手表
6. 古驰(Gucci):配饰
7. 万宝龙(Montblanc):笔、配饰
8. 迪奥(Dior):配饰
9. 博柏利(Burberry):服饰、配饰
10.拉菲(Lafite):酒水
2009排名 | 品牌 | 主营商品 | 价值(约合人民币) | 2008排名 |
一 | 路易·威登(LV) | 皮包 | 1324亿元 | 1 |
二 | 爱马仕(Hermes) | 皮包 | 536亿元 | 2 |
三 | 古驰(Gucci) | 时装 | 510亿元 | 3 |
四 | 香奈儿(Chanel) | 皮包 | 452亿元 | 5 |
五 | 劳力士(Rolex) | 钟表 | 377亿元 | 6 |
六 | (COVHERlab) | 时装 | 368亿元 | 7 |
七 | 卡地亚,(Cartier) | 珠宝 | 355亿元 | 4 |
八 | 酩悦(Moet,&,Chandon) | 香槟 | 331亿元 | 9 |
九 | 芬迪,(Fendi) | 皮包 | 237亿元 | 10 |
十 | 普拉达,(Prada) | 时装 | 184亿元 | 12 |
中国产业洞察网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达到1410亿元人民币,2009年增长至1556亿元人民币,2010年再次大幅度提高,并且提高中约有67%来自新增消费者,这说明增长的趋势仍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2011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年度总体增幅在25%-30%之间,2012年奢侈品销售额达到3060亿人民币,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2012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占全球购买量的25%。欧洲人降至第二位,占24%;美国人占20%,日本人占14%。
奢侈品世界奢侈品协会2012年公布的财务报表显示,2013年全年营业额同比增长30%的部分在华奢侈品牌,在2013年春节期间却下降10%,调查发现:在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的主要奢侈品门店,除个别畅销商品外,仍然有着较高的总量库存,而在2012年春节期间,无论个人消费、公司礼品采购等对大多奢侈品牌门店收益贡献通常可达60%以上,由此看来,2013年国内奢侈品市场高端部分仍会面对困难的一年,而高级腕表、笔、眼镜、腰带等男性显著奢侈品萎缩明显,2013年尚未看到恢复迹象。
2015年11月24日,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奢侈品市场容量仍会达到创纪录的2552亿美元,其中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高达7400亿元人民币,相比2014年增加了1000亿元。[3]
商务部有关司局草拟的“关于奢侈品进口关税调整议案”,就会涉及的奢侈品种类瞄准化妆品、珠宝、服装、包、高档手表等进口商品,但当时由于涉及商品种类过多,牵涉部门太广,所以该议案一直在各部委之间辗转,调整的品类和幅度也因此迟迟没有最终定论。此次进口税调整并不会采取“一步到位”,把关税降低为零,而是把基本降低幅度定在2%~15%左右,首先破冰的商品品种会是关税较高的化妆品、高档烟酒等品种。
奢侈品关税降价之争
2011年6月15日商务部发布消息称,中国中高档商品的进口关税会进一步降低,这是大势所趋,各个部门对此有共识。由此引发奢侈品关税会下调的解读。此后有报道称财政部官员“没听说过要降低中高档商品的进口关税”。6月24日,商务部官方网站随后刊载文章,援引专家的观点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应调降商品进口环节税。6月30日,财政部官方网站也刊载文章,称奢侈品进口消费税不但不能取消,还应进一步加强。
奢侈品2016年2月13日,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主要旅游消费群体称号。过去中国游客被称为“行走的钱包”,而随着电商的便利、代购的红火,不“行走”也能做“钱包”。专家称,解决消费外流问题要从供需两方面着手。
财富品质研究院根据品牌库中2万多个品牌的营业收入估算发现,2015年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1168亿美元,全年中国人买走全球46%的奢侈品。这其中,910亿美元在国外发生,占到总额的78%。也就是说,中国人近八成的奢侈品消费是“海外淘货”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