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窑

馒头窑

中文名 馒头窑
亦名 “圆窑”
目录导航

简介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陶瓷窑炉的一种,亦名“圆窑”。始于战国,宋代以后烧煤,为最早以煤为炉料的陶瓷窑。

 

    馒头窑

    古代北方广泛使用馒头窑,尤以河北的峰峰等地较多。一般长约2.7米,宽约4.2米,高约5米以上,火膛和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故名。点火后,火焰自火膛先喷至窑顶,再倒向窑底,流经坯体,烟气从后墙底部的吸火孔入后墙内的烟囱排出。由于馒头窑窑墙较厚,限制了瓷坯的快烧的速冷,相应地便减低了瓷器的半透明度和白度;为减少坯体变形,又使坯体加厚,因而便形成了古代北方瓷器浑厚凝重的特色。北方著名的耀州窑、定窑、钧窑、磁州窑、临汝窑均采用这种窑炉焙烧瓷器。

 

特点

  ①结构简单,烟囱不高,易于建筑,基建投资少。② 灰坑深而大,在包覆 耐火泥的木棒上盖陶瓦架成炉栅,减少了大块结渣。③煤的燃烧阻力大,靠 烟囱抽力维持燃烧,难以控制还原焰。抽力过大时,窑内温度和气氛易波动,影响产品质量。④北方寒冷期长,为了保温,须加厚窑壁,不利于瓷坯的快烧速冷。⑤一般说来,窑内温差较大。⑥劳动强度高。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