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户

所属地区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
地理位置 昌吉市木垒县城北2公里处
下辖地区 新沟、新户、头畦、三畦、霍斯
知名产业 蔬菜基地3处、共建大棚82座
目录导航

基本概述

新户乡地处木垒县城北2公里处,东与白杨河接壤,西与照壁山戈壁毗邻,南接县城,北达红柳井,总面积361平方公里。全乡下辖新沟、头畦、三畦、霍斯章五个行政村,聚居着以汉、哈、维为主的8个民族,有2017户,8613人。其中,少数民族615人,占7.1%。全乡有可耕地面积10.3万亩,年实播面积9万亩左右,均属水浇地,水源主要来自龙王庙水库。主要农作物有冬春小麦、玉米、豌豆、打瓜、红花、油菜等,是木垒县种植业大乡。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种植业是基础、畜牧业是支柱、设施农业是重点、项目建设是关键、劳动力转移为补充的发展思路,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截止2007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627万元,较2006年增长9%,全乡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4663元。

行政规划

全乡下辖新沟、新户、头畦、三畦、霍斯章五个行政村,聚居着以汉、哈、维为主的8个民族,有2017户,8613人。其中,少数民族615人,占7.1%。
全乡有可耕地面积10.3万亩,年实播面积9万亩左右,均属水浇地,水源主要来自龙王庙水库。 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种植业是基础、畜牧业是支柱、设施农业是重点、项目建设是关键、劳动力转移为补充的发展思路,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主要农作物

有冬春小麦、玉米、豌豆、打瓜、红花、油菜等,是木垒县种植业大乡。截止2007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627万元,较2006年增长9%,全乡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4663元。

地理条件

新户乡地处木垒县城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一个以农为主,牧农结合的农牧业大乡。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依托地缘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将设施农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做大做强狠抓落实。2007年全乡新建阿魏菇、蔬菜基地3处,共建大棚82座,全乡共有温室大棚190座,其中:阿魏菇大棚85座,蔬菜大棚105座。棚均按16000元计算,仅设施农业可实现年创收约300万元,人均创收达35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新户村无公害蔬菜基地始建于2004年,基地东西宽350米,南北长950米,占地面积500亩。基地能容纳400座大棚。乡党委、政府对基地建设高度重视,经过多次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项目投资。基地已完成了“三通”(即:通水、通路、通电),投入资金达453万元,讫今为止,基地建棚88座,其中阿魏菇大棚29座,蔬菜大棚59座。

设施农业建设

为加快基地建设步伐,早日完成基地400座大棚目标建设任务,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动员农户自己建棚,通过自筹、乡党委政府补助的办法,每建一座大棚乡党委、政府给予3000元的补助,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户建棚的积极性。


二是采取土地有偿转让的形式,引进外地投资商来基地建棚。2006年引进阿魏菇种植大户陈春德,一次性建棚10座,2007年又引进4户,共修建大棚51座。由于工作到位,大棚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到2010年基地全部竣工。
三是采取乡领导包村、乡村干部包户,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为确保任务完成还采取了干部保证金抵压制度(乡领导600元,一般干部400元),使大棚建设顺利进行。四是政策宣传,跟踪服务、技术指导,派出农科专业人员到外地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为大棚种植户指导服务。


设施农业建设、菌菜大棚的掘起,为新户乡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航标灯塔,它必将成为新户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新的一大亮点。

新户乡党政领导班子

乡党委书记:郭万武

乡 长:王集标
人 大 主 席:马远山

副 书 记:刘建福
副 书 记:刘晓娟纪 检

书 记: 汪振宇
武 装 部 长:李玉忠

副 乡 长:李玉花
副 乡 长:阿曼交力

副 乡 长: 陈 勇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