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婚恋产业(online personalsindustry)中,由于服务商提供的服务级别不同主要分为交友网站(婚恋交友网站,online datingsites)和红娘网站(婚恋红娘网站,online matchmaking sites)两种。
婚恋网站婚恋网站具有网络平台的广泛性、互通性、娱乐性、经济性、安全性等优点。
网络婚恋,交友较之其它交友方式更加经济,安全,健康。上网条件非常的便利,上网费用也极其低廉,无须耗费大笔的资金去请朋友们吃喝玩乐以增加感情,友情,恋情。网上交友因其可以异地开展文字,音频,视频聊天,无须去面对面的处在一起,这样就减少了部分人士犯罪的几率。网络交友因其所进行的活动都是通过网络进行,很大程度减少了网络之外的交友开销,进而减少了对地球的污染与浪费,因此是种健康的交友方式。
婚恋网站是个烧钱的行业,从网站的研发,运营,推广等都需要大笔海量资金的注入,但目前可行的盈利模式就是广告。婚恋网站是社区性质的,可以利用其海量人气带来的流量来吸引广告投放,但是目前出于盈利的社区网站除了一些专业的网站外,其他的都处于入不敷出的尴尬境地。
婚恋网站的市场竞争依然很激烈,接近白热化,若想有个长远的发展必须朝着 门户式,多元化方向发展。
婚恋网站随着各种婚恋网站纷纷涌现、网站会员规模动辄达千万上亿,婚恋网站严重失信甚至违法违规的问题也不断出现,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网络公害。
针对一些婚恋网站屡现违法违规和严重失信行为的问题,为依法打击网上婚恋网站乱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网络诚信建设制度化,国家网信办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开展“婚恋网站严重违规失信”专项整治工作。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对象包括专业婚恋网站、交友婚恋综合网站、婚介行业自办网站、网站婚恋频道、提供婚介服务的公众号、自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各类以婚恋为名的社交网站。
专项整治工作会清理、查处、关闭一批违法违规和严重失信的婚恋网站,遏止婚恋网站违规失信乱象。突出“三个坚决查处”:一是利用婚恋网站涉嫌实施有组织诈骗行为的团伙坚决查处;二是利用婚恋网站涉嫌实施卖淫嫖娼行为的团伙坚决查处;三是婚恋网站涉嫌弄虚作假、不正当运营、纵容严重违规失信行为发生的坚决查处。
2015年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婚恋网站严重违规失信”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根据公众举报,国家网信办组织力量,春节前夕集中核查处置一批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的违法违规婚恋网站,包括情爱天空、情人网、同城情人、约炮一夜情、约爱交友、陪游玩网、万花楼、逍遥宫、快活林夜色论坛、22玫瑰网等共65家。[1]
2015年4月,在“婚恋网站严重违规失信”专项整治行动中,“百合网成人版”、“梦槐情网”、“都市情人网”、“天圆论坛交友婚嫁频道”等35家严重违规失信婚恋网站(含网站婚恋频道)被依法关闭。这是自关闭第一批65家严重违规失信婚恋网站以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有关部门根据群众举报线索调查取证后,依法关闭的又一批严重违规失信婚恋网站。此次被关闭的严重违规失信婚恋网站存在未依法履行登记备案手续、备案信息虚假、传播色情低俗信息等问题。[2]
2015年06月20日,记者调查发现,在“实名注册”的前提下,一些婚恋网站仍充斥不少虚假信息,且网站仍无法对“婚姻状况”等关键信息进行审核把关,隐藏不小的风险。
一位婚恋网站从业者透露,“一次性消费”的盈利模式使婚恋网站往往只追求用户的数量,收取“会员费”后,用户便“自生自灭”。法律人士指出,实名制不应仅是婚恋网站的营销策略,它对网站审慎审查义务提出了要求。此外,在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网站用户也应提高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婚姻观。
2017年9月,WePhone创始人苏享茂疑遭骗婚被前妻逼迫自杀身亡一事持续发酵,也将促成二人交友的婚恋交友网站置于风口浪尖。此后,关于婚恋网站会员注册和实名制认证存在安全隐患的讨论从未停息。
对于实名上网和网络运营者的注册身份信息审核义务,法律有明确要求。《网络安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以此为依据,民政部等三部门在去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婚恋网站须严格执行实名制。
《网络安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违反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未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或者对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相关服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