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血(2)人体摄入的脂肪经过在小肠消化吸收后,变成细小的乳糜微粒进入血液,乳糜微粒多到一定程度时,血清就由清澈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变成乳白色的黏稠液体,医学上称为乳糜血,表示血液中含有高量脂肪。
乳糜血脂质对人体而言,就如同汽油之於汽车是重要的能量来源,脂质在体内经由脂蛋白携带至身体各个部位,提供能量需求或储存备用。脂质的种类很多,其中以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较为一般人所熟知。胆固醇是体内最丰富的固醇类化合物,它不但是细胞生物膜及脂蛋白的成分,并可合成胆酸及维生素D,同时也是类固醇类激素的前趋物质,因此对於大多数的组织来说,胆固醇的供给及维持代谢平衡是十分重要的。而人体的固醇类来源包括体内合成及由食物中摄取,但植物性食品不含胆固醇,而是植物固醇,它们不易被人体吸收,摄取过量时反而会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三酸甘油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质类,大部分的组织都可以利用三酸甘油酯所分解的产物提供热量。
这种血不能捐给别人,捐献者还需要特别注意是否有血脂肪异常的病症,如有高血脂症,国内捐血人乳糜血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一。
左侧为乳糜血浆 右侧为正常血浆血脂肪分为两类,一是胆固醇、一是甘油三酯。如果体内的甘油三酯过高,就容易出现“乳糜血”现象。甘油三酯过高异常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并会有反复的急性胰脏发炎。临床上发现,过去甘油三酯异常的族群多在五、六十岁以上,现在有年龄下降的趋势。
血液中的甘油三脂(TG)与饮食有密切关系,所以被称做可变脂;而总胆固醇(TC)是固定脂,它与饮食无密切关系。 当血中甘油三脂(TG)大于400mg/dl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会受“白油”干扰;当血中甘油三脂(TG)大于1000mg/dl时,生化、免疫项目(除血糖外)都会受“白油”干扰;但素食一周后,有很多人再次抽血检查的各项化验指标都有所改善。
乳糜血 简单来说“乳糜血”就是“泛着浮油的血”或称为“脂血”,血浆呈乳白色或混浊状,严重乳糜血含有多量的微粒子,流入病人体内可能引起微血管堵塞。通常在饭后,尤其是吃得太油腻的人,血中乳糜微粒浓度增加,一般会在一至二小时后恢复正常,若脂肪代谢异常或三酸甘油脂特别高者,乳糜血现象会持续较久。
左侧为乳糜血浆 右侧为正常血浆1、控制体重,达到理想体重范围。
2、控制饮食总热量,维持健康体重。
3、控制油脂摄取量,避免高油食品。
4、避免摄取过多淀粉类食物,每天控制2-3碗饭的量。
5、减少甜食类的摄取,甜食会刺激肝脏合成甘油三酯,加重乳糜血症。
6、少喝市售含糖饮料。
7、多吃黄豆及其制品,如豆浆、豆腐等,
8、每天至少5蔬果,目标9蔬果,每份蔬果重量约100公克。
9、多吃含水溶性纤维高的食物。乳糜血
10、少吃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香肠、腊肠、腊肉、肥肉、凤爪)。
11、不宜饮酒,因酒精代谢所产生的热量,若无法消耗将变成甘油三脂(TG)。
新生儿的怪病 血液偏淡成乳白色[1]
2010年8月5日,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三科,出生仅40天的宝宝抽出来的乳白色血液。
乳糜血这个看上去和正常孩子没什么两样的宝宝患上了高脂血症,这种疾病非常罕见,国内尚没有查到相关的文献报道。宝宝出生于云南,是早产儿,在出生7天检查时一切正常,但出生20天时因呕吐在当地的县级医院住院时发现血脂增高、血红蛋白增高,7月27日转入湖南省儿童医院。入院时肝脾大小正常,肝功能也正常,但护士在给她抽血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血的颜色比正常血颜色偏淡,尤其是静置几分钟后,血竟然会慢慢变成乳白色。70高龄的老教授都惊讶地称是生平第一次见到这种奇怪的现象。
2012年10月,苏州市立医院本部ICU医务人员成功抢救了一位再度重症胰腺炎的厨师,令医护人员吃惊的是,为他抽出来的血,就像牛奶一样,呈乳白色。这在医学上即为典型的乳糜血现象。据了解,造成该症状的原因为患者平时大量无节制摄入酒精饮品,平均为每天三瓶黄酒、一斤白酒 。
乳糜血小伙抽出“牛奶血”
2014年3月,30岁的郭军(化名)被家人强行“押”至长江航运总医院体检科做空腹体检。当护士为其静脉采血时,发现他的血液颜色明显呈乳白色浑浊状,像牛奶一样。
郭军平时不爱运动,喜欢吃油腻的东西和喝甜甜的饮料,而且极少进食蔬果,工作之余就是上网打游戏。多年前他就被查出患有高血脂症,但他丝毫不在意,不仅从不接受治疗,生活依然我行我素。他的家人强行把他“押”到医院体检,结果发现其血脂中的甘油三脂超出正常值10倍以上,出现了典型的乳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