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

昆吾

外文名称 kūnwú
创作年代
所属行业 陶器制造业
目录导航

释义

【读音】:kūnwú

【解释】:

1.山名。

出处:《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

昆吾昆吾又有《春秋左传》:“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被发北面而噪曰:‘登此昆吾之虚,绵绵生之瓜。余为浑良夫,叫天无辜。’”

2.指贵重之石。

出处:《云笈七签》卷二十六:“上多山川积石,名为昆吾。冶其石成铁作剑,光明洞照如水精状,割玉如泥。”《云笈七签》卷二十二作:“割玉如土。”,:《云笈七签》卷八十四,造剑尸解法条:“上人皆陶昆吾之石,冶西流之金,铸而作之,准其成范也。”

3.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剑。昆吾是周朝名剑,切玉如泥。相当于“鹿卢”“太阿”“属缕”。

出处:关汉卿《单刀会》二折:“他轻举龙泉杀车胄,怒拔昆吾坏文丑。”

4.古掌管冶铸之官。

出处:《逸周书·大聚》:“乃召昆吾,冶而铭为金版,藏府而朔之。”

5.古丘名。传说太阳正午所经之处。

出处:《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旸谷……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6.借指正午。

出处: 唐孟郊《旅次湘沅有怀灵均》诗:“巾车徇前侣,白日犹昆吾。”

7.夏商之间部落名。己姓。在今河南濮阳西南。其人民善于制造陶器和铸造铜器,夏启曾命人在昆吾铸鼎。后为商汤所灭。

8.指昆吾之君,夏末帝桀时诸侯,五霸之一。《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皇祖伯父昆吾 ,旧许是宅。” 明杨慎《封建》:“夷羿篡弑矣, 昆吾雄伯矣。”参阅《史记·楚世家》。《白虎通义》:“五霸者,何谓也?昆吾氏、大彭氏、豕韦氏、齐桓公、晋文公也。”,“昔昆吾氏,霸于夏者也。”《四书章句集注》注云:“丁氏曰:‘夏昆吾,商大彭、豕韦,周齐桓、晋文,谓之五霸。’”《史记·殷本纪》:“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史记·楚世家》:“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

9.上古先民所崇拜的神。《大戴礼记·帝系》:“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隤,氏产六子……启其左胁,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昆吾者,卫氏也。”

所谓的“帝”实际上即神。

10.黄帝时的陶正,作陶器。据《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君守》载:“昆吾,颛顼之后,吴回之孙,陆终之长子,己姓,本名叫做樊,传说中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

【记载】昆吾者,颛顼之后也。《路史·后纪》:“颛顼娶滕奔氏之女曰娽,滕奔,即胜濆。

《土卑 苍》

①云:‘娽,颛顼之妻名’。《世本》、《人表》皆作‘女娽 ’。《大戴礼》云:‘滕奔氏之女,谓之女娽,是生老童

②。’生伯称、卷章、季禺三人。卷章生黎及回。黎为祝融

③,卒。帝喾以回代之。回食于吴,是曰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子曰樊,樊为已姓,封于昆吾,即古帝丘颛顼之虚。”《国名纪》丙卷:“已姓,樊之国卫,是澶之濮阳,昆吾氏之虚也。”《史记·殷本纪》:“昆吾氏为乱《正义》注云:‘帝喾时,陆终之长子封于昆吾。夏之昆吾,即其后也’。”《世本》云:“昆吾者,卫氏也。”盖言卫地本昆吾国《竹书纪年》:“夏仲康六年,锡

④仲康命作伯。帝厪四年,昆吾氏迁于许。帝癸二十八年,昆吾会诸侯伐商。三十年,汤乃兴师率诸侯自把钺以伐昆吾。于是,昆吾为汤所灭。”《路史》:“汤放桀,戳尹谐,灭斟观昆吾氏。”注云:“谐、桀同恶逸。”《周书》注:“桀与昆吾同以乙卯日亡’”《春秋·昭十二年》《传》:“楚灵王曰:‘昔我皇伯父昆吾,旧许是宅。’”盖春秋时,许迁于楚,其地入郑,谓之旧许。楚亦祝融之后,陆终之子。昆吾为长,灵王求之,故曰伯父。胡氏曰:“仲康时,后羿擅国,昆吾必有王室之功,故锡命伯爵。然胤侯统师,后羿被杀,亦不闻昆吾之戮力于王室也。

”哀公十七年《传》:“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杜注云:“卫有观在昆吾之虚,今濮阳城中。”

按《史记·卫世家》注:“《世本》曰‘成公徙濮阳。’宋忠曰:‘濮阳帝丘,地名。本颛顼之虚,故谓之帝丘’。

”《五帝本纪》:“颛顼都帝丘。”皇甫谧注:“帝丘,今东郡濮阳县。”《春秋正义》孔氏引《释例》曰:“颛顼之虚,故曰帝丘。昆吾氏因之,故曰昆吾之虚。”即鲁哀公十七年《传》所云“登此昆吾之虚”是也。《国语》:“昆吾为夏伯。”《汉书·地理志》云:“濮阳本颛顼之虚,夏后氏之世昆吾居之。”《后汉书·郡国志》云:“濮阳,古昆吾国也。”《晋书·地理志》云:“濮阳古昆吾国。”《隋书·地理志》云:“开皇十六年,分濮阳,置昆吾县,属滑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复置昆吾县,属濮州。八年,仍省入濮阳。”唐《括地志》云:“濮阳县古昆吾国也,故城在濮州西八十六里,濮阳西三十里,昆吾台在县西百步,相传夏昆吾氏所筑。”《山海经注》:“昆吾,古王者号。”《音义》曰:“昆吾,山名。”据是,则帝喾时所封之昆吾,盖颛顼之后,因昆吾山以为王国之号。夏,仲康时所封之昆吾,已降而为伯矣。帝厪时之昆吾始迁于许。盖樊之后,而奉祝融之祀者;待汤灭昆吾,而祝融已不祀矣。春秋之楚,既承陆终之后,春秋之卫,实都颛顼之虚。昆吾台虽在濮阳县西,实属昆吾之虚。昆吾观虽在卫之故都,实筑于濮阳城中也。《元和郡县志》云:“秦置东郡,理濮阳县。正东至濮州八十里,本汉旧县。”旧《唐书·地理志》云:“濮阳,隋旧县,武德四年分置昆吾县。五代,石晋自顿丘移澶州治。夹河复移濮阳县,入开州治。”天福三年

⑥,自旧澶州移于夹河。四年,又移濮阳县于州之南郭。汉,乾祐元年(公元九四八年),移州就德胜寨故址。周世宗又移濮阳。罗泌《路史》亦谓:“澶之濮阳,昆吾之虚也。”今濮阳城中有昆吾台,即所谓昆吾这观也。顾氏《方舆纪要》云:“昆吾城在开州东二十五里。其地有古颛顼城,城中有昆吾台。台周五十步,高二丈。”《开州志》:“昆吾故城在州东二十五里,隋置。”《寰宇记》又云:“颛顼城在临河县东北三里。隋于城中置昆吾县。昆吾台在城中,高二丈。”又云:“解州安邑县有昆吾亭。”盖汤伐桀之时,昆吾以兵助桀,故有亭,非国也。又按:濮阳帝丘在春秋战国俱为卫都,秦汉以下属东郡,唐属滑州,石晋后始属澶州。宋时,昆吾台在临河东北三里,亦属今之滑县北境。自金大定七年,析开州之濮阳故城归于滑境。则昆吾之虚与县城、台、观均在滑县东北境无疑矣。

【注释】①埤苍——研讨语言文字的专书。三国魏张揖撰。埤pí皮

②老童——传说古帝颛顼之子。《山海经·大荒西经》:“有榣山……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

③祝融——古代传说中颛顼氏后,号高辛氏火正,老童之子吴回也·传说死为火官之神。

④锡——通赐。

⑤稔——rěn忍。事物酝酿成熟。《文选》梁朝任彦升奏弹刘整:“恶积衅稔,亲旧侧目。”衅,事端之谓也。

⑥天福三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出帝石重贵、后汉高祖刘知远等皆用过‘天福’这个年号。依上下文,此处应为石敬瑭的年号,(公元九三六——九四二年)。

玉雕

昆吾玉雕:明代宋应星著有《天工开物》一书曾经写道“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昆吾玉雕在江苏乃至波及全国玉雕市场兴起。在当今市场上,颇受收藏家喜爱。[1]

昆吾玉昆吾玉(6)昆吾玉雕品牌缔造者为出生江苏玉雕世家,独创玉雕艺术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的张建平大师。张建平也以“昆吾”为艺名。

张建平昆吾玉雕张建平昆吾玉雕张建平,艺名“昆吾”。昆吾玉雕品牌创始人,男,1966年生于江苏昆山,中国著名玉雕师,上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进入中央美院学习绘画。跟随黄鹤钟大师学习和中央美院进修的。多年,张建平不仅向大师学习了玉雕的制作技术,更是融合绘画艺术传承和创新了苏州玉雕的技艺精华。凭借着张建平自身的刻苦勤奋和自身的天赋,张建平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稳健时中规中矩,地庄平顺、线条板扎。灵秀时轻幻逸动,出坯利落,杀脚清爽。苏州相王弄玉器村给张建平提供了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但他仍在积累,厚积才能薄发与玉结缘,随着时光的流淌情致深意更浓,十余年的激情转换成一种自信,由于对玉雕各个工艺流程深得要领,讲究使用上等和田籽玉精工巧雕,在业界受到一致的认可以及倍受尊重,其作品更是受到广大艺术爱好者的一致好评。同时获得了玉石行业多次评奖,并在此基础之上诞生了“昆吾玉雕”这一品牌。

俗语有云“玉本天成,好玉不雕”。不仅仅是源于好玉的天然神奇,自然之韵味;更因为好玉的不可多得,可谓雕一分,少一分!可是,“玉不琢又不成器”,昆吾先生坚信这一点。因为昆吾知道,每一块璞玉都具有它天然神奇的鲜明特征,也就是其天下无双的唯一个性。“读玉于心”琢玉必先读玉,更求读玉于心!每一块玉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生命故事,在昆吾看来只有读玉懂玉,唯有在这种类似于与玉“初识相恋”的快乐中,才能细心品味、慢慢体会到玉本身天然的神态、特有的色泽,才能扬长避短更深层的表达出玉的内涵,成就一件理想的艺术品。世界万物都是瞬息万变的,多注意生活中事物的发展与变化,因为他们随时都会发生预想不到的事,也许就是在那不轻易见,出乎意料的瞬间查出灵感的火花。

张建平生于江苏玉雕世家,幼承家学,醉心玉雕,其独创玉雕艺术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2000年创作和田籽料牌——“观音的心咒”,获苏州子冈杯铜奖,同年经上海朵云轩拍卖公司拍卖价185万成交。昆吾玉雕艺术的研究和创作,每年仅十几付作品问世。其作品的少而精,一直被同行称道。

“浑然天成”这就是玉雕艺术精髓。玉石因其原石的稀有、珍贵和物理属性,成为了人们争相投资收藏的宝石,如果再加以艺术家的构思雕刻,其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将更加宽广。因此昆吾的玉雕艺术品,被艺术收藏爱好者称之为“收藏界新宠”“宝石界的奇葩”

刀名

昆吾刀:古代名刀。《宋史·李公麟传》:“朝廷得玉玺,下礼官诸儒议言人人殊。公麟曰:秦玺用蓝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龙蚓鸟鱼为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法中绝真,秦李斯所为不疑,议由是定。”

昆吾刀昆吾刀(5)传言刻玉须用昆吾刀。昆吾刀乃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海内十洲记.凤麟洲》:"昔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剑之所出﹐从流州来。"

剑名

昆吾剑昆吾剑(5)十大神器之中排行第三,乃剑中之祖。昆吾剑乃是盘古氏第八代始祖的脊椎骨所化。 盘古氏第八代始祖功夫通天,在昆仑之巅大悟结界之秘,终于让他在苦悟了两百七十年之时,打通了精神结,思感和精神竟可无休止地引动天外天之力但他却做了一件最失误的事,他根本就未能打通生命结。 在他调引天外天之力时,突然发现已经无法控制这股力量,在不能承受之时,他便只好将所有生机和精神全部内敛于脊椎骨中。虽然他有天纵之资,却无法抗拒天外天的力量,终于被爆成粉碎,惟有一根完整的脊椎骨化成了一柄剑。凝于剑中的是盘古氏第八代始祖的精神和生机,而这股生机和精神却在天外天的力量摧退之下与他的脊椎骨完美结合,也便创出了一柄完美而奇异的剑,因其出于昆仑,因此叫昆吾剑。

后世之剑,便是仿照此剑而炼,因此,昆吾剑乃是剑中之祖。 在轩辕一统中原之后,他忆起九天玄女门对亡妻雁菲菲的再造之恩,亲自将昆吾剑送回姬水旁边的九天玄女门。而后,九天玄大门逐渐西传,其剑再未出现神州大地。 有人猜测,可能是被西王母国的人暗中从九天玄大门取走,但西王母国是一个极为神秘的国度,即使轩辕曾三踏西昆仑,也没找到其所居之地。 2.昆吾剑是查拳短器械中的一种,其结构紧凑,攻守明显,协调连贯,轻灵多变,内容丰富,劈、点、撩、云刺、抹、压、扫、截、拦,处处寒光闪闪。

姓氏

昆吾昆吾颛顼的后裔吴回在帝喾高辛氏时期成为了南方的部落首领,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2]: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季连。这六个儿子,又各成为一个氏族的首领,拥有自己的姓和氏。昆吾氏是陆终的长子,本名叫做樊,他的氏族分离出去后,居住在昆吾,大约在今山西安邑一带,氏族被赐姓为"己",以地名氏,叫"昆吾氏'。

传说

1.传说昆吾氏是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 《说文解字》 :"昆吾,圜器也,"昆吾本身就是壶的别称。

2.吴回在帝喾时代接替他的哥哥重黎成为了姬姓部落的火官,又叫"火正、火主、祝融",故而昆吾氏又称祝融裔。

3、传说昆吾又称锟铻,神祗。他的母亲有六个儿子,全部是肋生的,(从腰肋间出生,左生三子,右生三子)昆吾在龙山三泽吃饭,在白渊洗澡,带领军队作战,是古代神性的英雄之一。

居地

昆吾氏最先居住在山西安邑一带,后迁至河南的濮阳县,最后迁于河南许昌一带.

延续

昆吾氏的古姓为"己",后裔繁衍发达,现代姓氏中的许多大姓皆源于此。譬如"吾"字古音与"吴"通,所以,又有一部分吾氏改用"吴"而成为后世吴氏的一支。昆吾氏首领许由是尧时期的名臣,因拒绝尧的禅位,而躲于深山,他的后代即为"许"姓的先人,其他如苏,樊,昆等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