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的行板

如歌的行板

中文名称 如歌的行板
目录导航

古典音乐

乐曲介绍

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第一主题就是前述的那首优雅的民谣曲调,虽由二拍与三拍混合作成,但毫无雕琢的痕迹(片段1)。在幽静的切分音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这一曲调的感情较为激昂,钢琴伴奏以固执的同一音型连续着,却并不给人以单调的感觉(片段2)。此后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题,后来又反复第二主题,但存在变化。 乐曲的结尾是第一主题的片断,有如痛苦的啜泣。

《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1871 年创作的D 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是这部作品中最动人的乐章。主题采用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这首民歌是1869 年作者在基辅附近卡明卡他妹妹的庄园里听泥瓦匠唱的歌。记录后,立即配上和声,收入改编为钢琴二重奏的《俄罗斯民歌五十首》内。两年后,他写《第一弦乐四重奏》时,就很自然地运用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曲调。 《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作品中最为人们熟悉与喜爱的作品之一。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听这一乐章时,曾为它流下眼泪。并说通过这一作品使他“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鲍恩和巴尔巴拉在《挚爱的朋友》一书中说:“《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正如亨德尔的《广板》一样,世人有时简直忘了作者还写过别的作品。”

作者介绍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国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柴科夫斯基几乎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古典”作曲家。他在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充满激情,乐章抒情又华丽,并带有强烈的管弦乐风格。这些都反映了作曲家极端情绪化、忧郁敏感的性格特征——会突然萎靡不振,又会在突然之间充满了乐观精神。 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对于瓦格纳音乐中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忽略了声乐,柴科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其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他的作品常被各国剧院所演奏,在中国一些剧场或公众娱乐场合,用他的乐曲做伴奏编排的现代歌舞,在某些地方也深受大众喜闻乐见。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

同名诗歌

原文

(席慕容)

一定有些什么 是我所不能了解的

不然 草木怎么都会循序生长

而候鸟都能飞回故乡

一定有些什么 是我所无能为力的

不然 日与夜怎么交替得那样快

所有的时刻都已错过

忧伤蚀我心怀

一定有些什么

在叶落之后是我所必须放弃的

是十六岁时的那本日记还是

我藏了一生的

那些美丽的如山百合般的秘密

——席慕容《如歌的行板》

赏析

如果说席慕容诗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甜蜜的惆怅,那么我在《如歌的行板》里没有尝到一丝的甜蜜,如果说席慕容的诗有着少女梦幻般的温婉,那《如歌的行板》就是梦醒后的深刻与无奈。席慕容的诗里有爱情,有乡愁,有人生,她的爱情只能存在与诗里,虽然现实中不会发生,但却可以成为一种昭示:爱情,需要执着。席慕容的诗里的人生是洗尽铅华后的朴素。每一个人都曾经有最最美好的希冀,但是时间会让它褪色,变得越来越模糊,等到被纯情和浪漫无情地抛弃,沦落在生活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有太多的不能了解,草木的循序生长,候鸟的南回;有太多的无能为力,日夜交替,成长……越是长大,曾经的梦想越是远去,不是不愿坚持,只是成长中总有太多的无能为力,也正因为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我们成长了,带着所有的感动和感激投奔另一个叫做生活的世界,只是,在经历了时光的沉淀和岁月的侵蚀后,我们还能有一颗饱满纯净的心吗。

席慕容的《如歌的行板》,三句“一定有一些什么”,“不能了解的”,“无能为力的”,“必须放弃的”,表达着人生在生命成长中的无奈和理想在命运,生活面前的脆弱,但是,当所有的不悦与无奈碰上席慕容的时候,一切归于释然后的平静。席慕容最让我欣赏的地方便是她的女人味,甜而不腻,没有小家碧玉的小家子气,身上流淌着成吉思汗的血液,注定了她还有着草原的宽广,蒙古族的坚韧,这是一种怎样的融合,席慕容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将两者和谐地融于一身,朴素和和谐是草原的内涵,是席慕容的内涵。对待爱情,她有着梦幻般的纯洁,对待生命,她有圣洁的崇敬,对待生活,她有着质朴的感恩,她是知足的,善良的,在平凡的日子里认真生活的人,是幸福的。席慕容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始终带着纯净的心在希望,带着感恩的心在生活,带着坦然的心对待生命,有了这些,再多的无能为力又有何惧。

流行歌曲

李娜

《如歌的行板》

词:席慕容 曲:董兴东

演唱:李娜

一定有些什么,是我所不能了解的,

不然草木怎么都会循序生长,

而候鸟都能飞回故乡。

一定有些什么,是我所无能为力的,

不然日与夜怎么交替得那样快,

所有的时刻都已错过,忧伤蚀我心怀。

一定有些什么,在叶落之后是我所必须放弃,

是十六岁时的那本 那本日记。

还是我藏了藏了一生的,

那些美丽的如山百合般的秘密。

台湾女诗人席慕容的作品《如歌的行板》,由作曲家董兴东于1992年谱曲,歌手李娜演唱。

歌曲旋律浓郁悠长,演唱上也极力表现一种生命特色的徘徊和疑问,充满人生的忧思忧怀。歌曲中充斥着神秘而忧伤却无言的情绪。沧桑又或许还青涩的自我,踟蹰在人生的画册上,看着叶落花开,看着燕飞燕来。神秘的大自然不告诉我,它究竟还隐藏了什么秘密。我看到了很多,却始终不能知道为什么,我接受着也疑问着,就好像,我的青春日记里,也写满了不为人知的心思,那是我,那是忧愁。

黄耀明

《如歌的行板》

专辑:若水

作曲:梁基爵@人山人海

填词:林夕

编曲:GayBird@人山人海

演唱:黄耀明

歌词:我们的路不可能比恒河更长

我们的汗也逃不过阳光

倒不如把回忆化作一个画展

看完了永远悬挂在眼眶

我不怕短暂你不停变幻

我不想拥抱到你付出了血汗

生命太短暂来不及感叹

让我们打开这扇门

再各自流浪

很感激曾经和你在地球作伴

有聚有散随星球在运转

一路心跳演奏着如歌的行板

道别的尾音像旋律飞扬

我相信短暂你向往变幻

我不要拥抱到你付出了血汗

让背影留在这港湾烟消云散

永恒敌不过平淡

我们不甘心吻到爱情腐烂

有谁能抗拒尘埃飘降

这首歌完美无憾

都因为它的感情高低抑扬

我们都要一样

我迷上短暂你期待变幻

你不愿拥抱到我变爱情文盲

让诺言在大街小巷

随风声流转

如果有一天重逢像幻影电光

我会好奇你有否领会到

痖弦

《如歌的行板》

温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点点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正正经经看一名女子走过之必要

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码认识之必要

欧战,雨,加农炮,天气与红十字会之必要

散步之必要

溜狗之必要

薄荷茶之必要

每晚七点钟自证券交易所彼端

草一般飘起来的谣言之必要。旋转玻璃门

之必要。盘尼西林之必要。暗杀之必要。晚报之必要。

穿法兰绒长裤之必要。马票之必要

姑母继承遗产之必要

阳台、海、微笑之必要

懒洋洋之必要

而既被目为一条河总得继续流下去

世界老这样总这样:——

观音在远远的山上

罂粟在罂粟的田里

1964年4月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