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王

外文名 KingCobra,Hamadryad
脊索动物门
蛇亚目
眼镜蛇科
双孔亚纲
分布区域 分布在印度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为毒蛇中体型最大者,全长可超过5.5公尺。因体型较为细长行动显得特别敏捷。以淡橄榄绿或淡褐色为底色,具有淡色横纹。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森林中,水田中亦常见其踪迹。卵生。毒性极强。 主要分布于印度经东南亚至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一带生活,在海拔1800—2000米的山林的边缘靠近水的地方。它体型较大,最长达6米,在它黑、褐色的底色上间有白色条纹;它的腹部颜色为黄白色。幼蛇为黑色,并有黄白色第纹,是世界最大的前沟牙类毒蛇。

眼镜王蛇喜欢独居。白天出来捕食,夜间隐匿在岩缝或树洞内歇息。它不仅非常凶猛,靠喷射毒液或扑咬猎物获取食物,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前沟牙类毒蛇。眼镜王蛇之所以名闻遐尔,是因为它除了捕食老鼠、蜥蜴、小型鸟类,同时还捕食蛇类,包括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等有毒蛇种。

眼镜王蛇属卵生动物,通常用落叶筑成巢穴,每年7—8月间产卵,每次产20—40枚卵于落叶所筑巢中,卵径达65.5mm×33.2mm。雌蛇有护卵性,常时间盘伏于卵上护卵,孵出的幼蛇体长为50cm。

因为眼镜王蛇肉质鲜美,蛇皮可制成工艺品,蛇毒、蛇胆又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所以在野外被发现的眼镜王蛇无一幸免,全部遭到捕杀,如不及时采取保护,有灭绝可能。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名录中。

食物食性

眼镜王蛇是毒蛇类中寿命最长的,一般可达25年。它直立起来通常可高达1.80米,几乎可以与一个成年人对视。古代亚历山大帝国的希腊及马其顿战士曾有类似的描述,似乎只有眼镜王蛇才能办得到。   眼镜王蛇像其他眼镜蛇一样,在受到危险时会抬起身体的前 三分之一,然后它会张开嘴,露出毒牙,一面盯着你,一面留意着四周的环境;它还会发出巨大的嘶嘶声,如果敌人还不走,眼镜王蛇就会采取行动,通常悲剧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以眼镜王蛇这般大的个头,除人类,不会有动物敢随便挑逗眼镜王蛇的。(就连印度境内的大象,见到眼镜王蛇都会绕路走,尽量避开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而与其他的蛇类一样,眼镜王蛇也是用分叉的舌头作为嗅觉器官。当猎物的气味被探索到时,眼镜王蛇会使用它的绝佳的视觉器官(能在100米外发现移动的物体)及杰出的『智慧』发起攻击。将猎物毒死后,眼镜王蛇会将其整个吞下,慢慢消化掉。   眼镜王蛇的食物通常是其他蛇类,眼镜王蛇的体内有抗毒的疫苗,所以当其他毒蛇对眼镜王蛇施咬时,眼镜王蛇通常会安然无恙。包括体积适合的蟒蛇,其他种类的毒蛇与无毒蛇,像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鼠蛇等,而当食物不充足时,它们甚至连其他同类也会吃,因此,眼镜王蛇又被称之为"蛇类煞星"。   某个程度上,眼镜王蛇也会捕食其他脊椎动物,如蜥蜴等。饱餐一顿后,眼镜王蛇可以几个月不再进食。虽然它的夜视能力不强,眼镜王蛇仍可以全天捕食猎物,导致人们都认为它是昼出捕食动物。   

行为特点

眼镜王蛇生性凶猛。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它们的颈部两侧会膨胀起来,并发出呼呼的响声。眼镜王蛇的舌头很灵敏,能通过空气侦查敌情,辨别猎物的类别。眼镜王蛇具前沟牙的毒蛇。外形一般与眼镜蛇相似,蛇头部成椭圆形,颈部能膨大,但无眼镜蛇状斑纹;其与眼镜蛇的明显区别是头部顶鳞後面有一对大枕鳞。眼镜王蛇体色乌黑色或黑褐色,具有40-54条较窄而色淡的横带,尾部为土黄色,腹部为灰褐色,有黑色线状斑纹。体形较大,常长达3~4 m,最大长度纪录几达6 m,是世界上毒蛇中最大的一种。头背除典型的9枚大鳞外,顶鳞之后尚有一对大的枕鳞; ③颈部扩展时,扩展部位较窄而长,且无眼镜蛇的特有斑纹;颈部膨扁时有白色的倒写 V 字形斑,体背有窄白色带斑纹 40-50 个,激怒时其前身1/2 竖起,性凶猛,会主动攻击人畜。背鳞中段15行,尾下鳞部分成单。背面暗褐色或黑色,具横斑;腹面黄白色。颈部腹面橙黄色。幼蛇黑色,具34~45个黄白色环玟。眼镜王蛇有剧毒,又是我国性最凶猛的一种毒蛇。它受惊发怒时,颈部膨扁,能将身体前部1/3竖立起来,突然攻击人畜。毒性为“混合性毒”,一条成年蛇一次排毒量为300多毫克,对人畜危害极大。

主要危害

 眼镜王蛇的毒液,由蛋白质和多肽物质组成,并由位于眼睛后方的唾腺分泌而成。除了加蓬蝰蛇外,眼镜王蛇所分泌的毒液比其他毒蛇都要多,它一次分泌的毒液足以在3个小时内毒死一头亚洲象。眼镜王蛇的毒液会破坏猎物的神经系统,并会很快地引起剧痛、视力障碍、晕眩、嗜睡及麻痹等症状,几分钟后猎物的心脏血管系统崩溃并昏迷,最终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现在有两种抗蛇毒血清用于对抗眼镜王蛇的毒素,几项研究表明,印度的年死亡率为每十万人死亡5.6-12.6人。 眼镜王蛇的毒素相当猛烈,当然,比眼镜王蛇毒素猛烈的还有很多,但毒素注射量之大,在蛇类中是出类拔萃的。眼镜王蛇每次毒液注射量高达400-600毫克。最多分泌达700毫克以上,毒液量约为其它蛇类的5-7倍。也就是说,它一口毒死20多个成年人是没有问题。一滴眼镜王蛇毒液的毒性相比其他剧毒蛇类仍然非常剧烈,例如中国眼镜王蛇毒液的毒性比中国产的普通眼镜蛇要高得多,与非洲的剧毒蛇黑曼巴蛇则不相上下。但和最剧烈的毒蛇如银环蛇、海蛇相比,则毒性显得弱一些。但是眼镜王蛇通常的毒素注射量却能多达7毫升,这足以毒死20-30个成年人。如果人在野外与眼镜王蛇遭遇,眼镜王蛇会毫不犹豫地发动进攻。它体型巨大,通常长度为3-4米,最大可达到6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之一。所以,它没有必要畏惧人类和家畜。眼镜王蛇制敌于死的效率是很高的,人类被其咬伤后,大约半小时内就会毒发身亡。

主要价值

药名:眼镜王蛇毒   拼音:YANJINGWANGSHEDU   来源:为眼镜蛇科动物眼镜王蛇的毒物。   功效:止痛、破血散结。   主治:用于各种疼痛症、经闭症瘕、癌症。   性味归经:辛,温,有大毒。心经。   用法用量:内服:需经特殊加工后才能服用。 考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中药化学成分:蛇毒为金黄色蛋清粘稠液,每条蛇咬物平均一次排出的毒液量为382.4毫克,低温真空干燥物重101.9毫克,毒液含固体量26.6%,水分73.4%。含磷脂酶A2(PhospholipaaseA2),L一精氨酸酯水解酶(属于不含金属的丝氨酸型蛋白质,是一种耐热的氨基酸酯水解酶)、蛋白酶类、三磷酸腺苷酶、5一核苷酸、抗凝血活酶等。含2个毒素,由1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内有5双硫键效联、氨基酸排列顺序与眼镜蛇属(Naja).环蛇属(Bungarus)的神经毒有类似之处。尚含多肽DE一1(PolypeptideDE一1),由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内由4双硫键交联,氨基酸排列顺序虽与短链神经毒相似,但毒性极低。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