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

涉县

中文名 涉县
车牌代码 冀D
外文名 SheCounty
别名 刘邓大军诞生地
火车站 涉县站、井店站等五个车站
下辖地区 涉城镇、索堡镇、西戌镇、井店镇、更乐镇、固新镇
县长 王元峰
机场 邯郸国际机场(4D级民航)
著名景点 娲皇宫、将军岭、一二九师司令部
海拔 最高处1562.9米
县委书记 董路明
地区生产总值 203.9亿元(2021年)
电话区号 0310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涉县风光涉县风光(22)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涉县立县之始。

东汉初改涉县为涉侯国,属魏郡。

属司州广平郡,北魏曾先后并入临水、刈陵县。

复置涉县,先后属上党郡、潞州等。

南宋时涉县被金所占,曾两次升为崇州。

初废州复县,属河南行省。

代属河南省彰德府,清代袭之,仍属河南省彰德府。

民国初属河南省豫北道。

1927年,涉县直属河南省政府。

1932年,属河南省第三专区。

1937年,八路军挺进涉县开辟抗日根据地。1940年,建立涉县抗日政府。1941年至1945年,先后属边区政府、太行行署第四、第五、第六专区。1946年5月,偏城县并入涉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年,改属河北省邯郸专区;1960年属邯郸市辖;1968年归属邯郸地区。

1993年7月,邯郸地、市合并,属市辖县至今。

行政区划

涉县标准政区地名图涉县标准政区地名图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涉县辖1个街道、9个镇、8个乡。[10]

区划详情

1个街道:平安街道。

9个镇:河南店镇、索堡镇、西戌镇、井店镇、更乐镇、固新镇、西达镇、偏城镇、涉城镇。

8个乡:神头乡、辽城乡、偏店乡、龙虎乡、木井乡、关防乡、合漳乡、鹿头乡。[10]

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涉县涉县(3)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涉县县境位于北纬36°17′--36°55′,东经113°26′--114°之间,[11]东西横距3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4.5公里。涉县东以东郊山、古脑、老爷山为界,与武安市、磁县比邻;西以黄栌垴、大寨垴、黄花山为界,与山西省黎城、平顺县相连;南与河南省安阳、林州市隔漳河、浊漳河相望;北面有羊大垴、界牌山、左权岭与山西省左权县接壤。

地形地貌

涉县涉县(3)涉县是全山区县,太行余脉盘亘全境,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境内最高处海拔1562.9米,为辽城乡的羊大垴主峰;最低处海拔203米,为合漳乡太仓村一带漳河河床;县城旧城区平均海拔450米,新城区平均海拔505米。涉县海拔在1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50座。

气候环境

涉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年降水量540.5毫米,一年中7、8月份降水强度最大,是洪涝多发期。建国以来至2014年,降水量最多年份达1031.9毫米(1963年),最少年份为331.5毫米(1986年)。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涉县农用土地2.73万公顷,宜林宜牧荒山10.47万公顷,可开发滩涂水面1300多公顷。

矿产资源

涉县矿产资源品种多、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截至2012年,涉县矿产资源19种,铁矿石2000万吨,锰矿石8万吨,磷矿石300万吨,石英矿1000万吨,钾矿石1亿吨,白云石24亿吨,大理石3亿立方米,石灰石遍及涉县,且含碳酸钙95%以上。

水资源

截至2013年,涉县水域滩涂面积1928亩,可开发利用水面面积900亩,其中中小型水库2座,积水面积1400亩,坑塘面积300亩。流经涉县河流为清、浊漳河两条河,境内全长110公里与境内十八峪沟相连,流域面积5060平方公里,上游海拔高480米,下游高程203米,落差277米。漳河全年有水河流,总流水量为16亿立方米。涉县有22处冷水泉。其中:茨村冷水泉,常年水流量平均为2立方米/秒,全年水量620万立方米左右;上温村冷水泉,常年水流量平均为1立方米/秒。

人口

涉县常住人口主要为汉族。1964年人口普查有6个民族,其中汉族235946人,占总人口的99.99%,其余回族、满族、朝鲜族、苗族、藏族共24人。1982年人口普查共有14个民族,汉族322724人,占总人口的99.89%;13个少数民族共381人,比1964年增长15.5倍,其中回族28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4.02%。1990年人口普查涉县共有22个民族,汉族350596人,占总人口的99.89%。

2021年,全县年末总人口433511人,人口出生率为9.42‰,死亡率为5.1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5‰。[2]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董路明
县委副书记
张海军
党委领导参考资料:[12][13]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王元峰
常务副县长
高守刚
副县长 吴青梅、刘晓君、马琳玮 、李宏伟、郜立华
政府领导参考资料:[14]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赵海栓
副书记 刘得洋、江喜所、赵银亮、 姚英芳
人大领导参考资料:[15]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陈英
副主席 陈旺生、张连太、乔永生、项振波
政协领导参考资料:[16]

经济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董路明
县委副书记
张海军
党委领导参考资料:[12][13]

综合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王元峰
常务副县长
高守刚
副县长 吴青梅、刘晓君、马琳玮 、李宏伟、郜立华
政府领导参考资料:[14]

第一产业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赵海栓
副书记 刘得洋、江喜所、赵银亮、 姚英芳
人大领导参考资料:[15]

第二产业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陈英
副主席 陈旺生、张连太、乔永生、项振波
政协领导参考资料:[16]

第三产业

城镇化

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203.9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0亿元,同比增长17.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2.1亿元,同比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7.8亿元,同比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6.8:47.5:45.7调整为6.9:50.1:43.0,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2%,有力地拉动全县经济增长。[2]

文化

涉县农产品涉县农产品

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3364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2020年增长19.9%。其中,农业完成109408万元,增长14.0%;林业完成38812万元,增长24.0%;牧业完成75202万元,增长27.8%;渔业完成6167万元,下降4.45%。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4055万元,增长4.86%。

2021年,全年夏粮播种面积为7022公顷,增长10.8%,小麦总产为2270.9吨,增长11.1%;秋收粮食播种面积为183055亩,下降0.20%,秋粮总产量为52530.56吨,增长3.6%。

2021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5815吨,较上年增长19.6%。其中,猪肉9379吨,增长24.1%;牛肉183吨,下降52.8%;羊肉922吨,下降7.9%。禽蛋产量为35127吨,增长20.7%。[2]

交通

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56.6亿元,较上年增长3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1%。

2021年,钢铁、建材、煤焦化、电力四大支柱产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05.9亿元,增长29.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8.9%。其中,钢铁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78.5亿元,增长44.5%;建材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2.6亿元,增长29.0%;煤焦化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3亿元,下降8.0%;电力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5亿元,下降14.2%。

202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其中,水泥产量为102.2万吨,较上年增长14.1%;粗钢产量为377.0万吨,下降17.2%;钢材产量为512.1万吨,下降4.2%;焦炭产量为90.5万吨,下降13.8%;发电量为485876万千瓦时,下降15.6%。

2021年,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共计21家,累计完成产值227320万元,较上年增长15.8%。[2]

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41064万元,增长14.4%。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183465万元,增长50.1%。

2021年,从三次产业投资来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72497万元,下降46.3%;第二产业投资完成692458万元,增长41.5%;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376109万元,增长10.4%。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3.4:32.3:64.3。

2021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5466万美元,增长8.2%,全年实现出口总值1.89亿元,较上年增长292.0%。

国内外经济贸易

202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03701.0万元,增长6.6%。分销售地区看,城镇实现零售额497590.7万元,增长6.8%;乡村实现零售额206110.3万元,增长6.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618219.8万元,增长6.5%;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5481.2万元,增长7.9%。

财政和金融

2021年,全县全部财政收入(不含基金)完成255532万元,增长15.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9497万元,增长13.2%。全部财政支出完成525933万元,下降10.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24460万元,下降0.7%。

截至202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470339万元,增长14.5%。各项贷款余额为2017938万元,增长18.7%。其中,短期贷款为962094万元,增长28.2%;中长期贷款为1049093万元,增长19.9%。[2]

城镇建设

2016年12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要求2016年年底前启动试点,到2018年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有序推广试点成功经验。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体实施方案》明确的各项试点任务总体要求,试点地区将结合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际,坚持突出地方特色,重点在农民工融入城镇、新生中小城市培育、中心城市建设、城市绿色智能发展、产城融合发展、地方文化保护传承、城乡统筹发展等领域,根据批复的各试点城市(镇)《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要点》任务,结合本地发展实际,重点突破薄弱环节,积极探索,闯出新路。在试点过程中,各地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格保护耕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控制城镇用地无序扩展,严格控制城镇建设占用耕地,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鼓励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建设功能好、交通畅、环境优、形象美的新型城镇。

科教卫生

绘画

涉县早期绘画作品见于历代所建寺院、庙宇中的壁画和梁柱及檐额所画图案。如娲皇宫中、百子图、女娲出宫图等,以其中的子孙殿和歇马殿墙壁画幅最大。清代,涉县著名画师有绰号“俩耳根”:一谓牛耳根,擅画梅,枝少花多,题联"家有万金不富,膝下五子无儿。"民国初,寨上李中香、鹿头江应铨、南岗冯殿魁、杨家庄杨维贞、高科等人的绘画作品很有影响。其画风各有擅长,有以花鸟、山水取胜,有以梅竹兰菊见长,有的专意画苇和八古画。

书法

涉县最早的书法艺术作品,是刻于北齐文宣帝高洋(公元550-559年)时的娲皇宫摩崖刻经。其苍劲有力,浑厚端正的魏碑体,素有"银钩铁画,天下绝奇"之美誉。精湛的书法艺术均保留在历代所建的各寺院石碑和柱刻上,其正草隶篆皆有,以明代所留最为常见。如建于汉代的清泉寺、不仅留有令人称绝的石刻和柱刻对联,而且还临摹撰刻有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手迹“白鹅飞到凤池”,张道陵手迹“龙”,康熙御笔“虎”,和慈禧太后手迹"真如自在"的书法艺术。

邮电通讯

涉县火车站涉县火车站2014年,涉县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923公里,其中国道一条、高速公路一条,省道两条、县道两条、农村公路143条。邯长铁路连接邯郸与长治,途经涉县,阳涉铁路连接阳泉和涉县,邯郸连接京广线;向西南可通长治连接太焦线。从涉县始发或者经过的列车有5对,由于邯郸市为冀门户和河北省的主要枢纽之一,京广线、邯长线、阳涉线铁路与北京、广州、山西长治相通,纽连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七县。

2019年,境内公路里程为1513公里,较上年增长0.8%。公共汽车线路79条,与上年持平。[17]

民生社保

环境资源

龙山电厂龙山电厂2009年,涉县启动《涉县城市实际控制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将“四镇两厂”纳入大城区规划,面积由48.69平方公里扩大到91.81平方公里,行政村由30个扩大到44个,规划人口由20万调整为30万。县城建成区道路总长80多公里;主城区建有水厂3座,日供水能力3.5万吨,供水覆盖率达95%以上;建有城市公园2座,城市游园27处,在建公园3座。

2016年,涉县河南店镇赤岸村建起86套房子,采用了新型建材建设的抗震‘防火、节能、环保等优点,标志着涉县建筑产业现代化步入快车道。’

旅游

2021年,全年公共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到3438万元,较上年增长492.8%;截至2021年末,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77家。

2021年,全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64418万元,较上年增长9.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全县拥有普通中学13所,与上年持平;专任教师1732人,较上年增加61人;在校学生26247人,较上年增加1177人。拥有小学72所,专任教师2372人,较上年增加549人;在校学生38073人,较上年增加84人。拥有幼儿园62所,较上年减少1所,在园幼儿17486人,较上年增加893人;专任教师791人,较上年增加446人。

2021年,全年公共财政卫生健康支出达到31575万元,较上年减少38.3%;全县共有病床床位2152张。[2]

著名人物

2019年,邮政业务总量为3095万元,较上年增长63.9%;电信业务总量为22067万元,较上年下降0.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为455692户,较上年增长4.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为24449户,较上年增长0.2%;年末互联网用户为105516户,较上年增加8542户,增长8.8%。[17]

荣誉

2021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40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416元,增长11.1%。

2021年,参加城镇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人数为54153人,较上年增加521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为215985人,较上年减少169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为4675人,较上年减少36人。

词条图册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合计447.8万吨标准煤,较上年下降13.6%。其中,消费原煤418.4万吨,较上年下降13.6%;洗精煤115.8万吨,较上年下降16.0%;汽油213.9吨,较上年增长16.6%;电力148738.8万千瓦时,较上年增长0.8%。

2021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66天,较上年增加34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58,较上年下降20.49%;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29.41%。[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