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君子

伪君子

目录导航

名词释义

伪君子:表面正派高尚、实际上卑鄙无耻的人。君子,有道德、学问修养极高的人。伪,伪装、装扮。

道貌岸然、口是心非、出尔反尔、得志猖狂四条兼备者。

伪君子伪君子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岳不群就是一个典型的伪君子。

又如左河水讽刺某官的诗《伪和尚》: "庸人哄弄获僧衣,超越凡尘下翠微。俨抱佛经谈五戒,路逢财色眼偷飞。"

识别伪君子

真小人容易识别,笑里藏刀的那种。

伪君子则是抛砖引玉。(类以诱之,击蒙也。)

简单说,就是给他一块砖,他还一块玉;给他一块玉,他还一块砖。

伪君子伪君子本质就是不符合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礼仪。(给马还羊,平等互利。)

须知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仇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意。小人恨你是因为没给她要的利益,所以出恶言语。

伪君子总是讨好你,是为了麻痹你,要你给利益,甚至得寸进尺。得不到也一样出恶言,比小人还厉害,能说你好话就能说你坏话。

古人云

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也,故墨子见歧道而哭之。

岳不群

[1]

       岳不群是华山派掌门人,人称“君子剑”。他有着超凡脱俗的外表:“颊下五柳俘须,面如冠玉,一脸正气”。“轻袍缓带,右手摇着折扇,神情甚是潇洒。”他“虽然名字叫作‘不群’,却十分喜爱朋友,来宾中许多藉藉无名,或是声名不甚清白之徒,只要过来和他谈话,丝毫不摆出华山派掌门,高人一等的架子。”甚至“与人过招也毫无霸气”而是“蕴藉儒雅”。他文质彬彬,颇有涵养,稍显粗俗的话绝不会从他口中说出来,他打败了木高峰,“瞧着他背影在黑暗中隐没,叹了口气,自言自语:‘武林中似这等功夫,那也是很难得了,可就偏生自甘……’下面‘下流’两字,忍住了不说。”在少林寺,魔教头目任我行当面羞辱他说,只知宁女侠(岳夫人),不知什么岳先生时,他淡然道:“晚生贱名,原不足以辱先生清听。”

      他经常告诫弟子“时时记得仁义为先,做个正人君子。”他不近女色,夫妻感情甚笃,结婚十多年仍师兄师妹相称,相敬如宾。他在弟子中有着绝对的威信,“师父他老人家吩咐下来的事,自然大有道理,又有谁能不服呢?”他门规甚严,咯守“正邪不两立”的原则,在江湖上有着“一等一的声誉”。

由于他声望卓著,左冷禅并派野心大暴露时,武林同道把希望寄托于他,希望他出面加以阻止;当并派势难阻挡时,都认为“以彬彬君子的岳不群出任五岳派掌门,远胜于野心勃勃的左冷禅。”“各人素知岳不群乃谦谦君子,由他执掌五岳一派门户,自是大为放心。”

       然而,岳不群的性格特征在和左冷禅的权力角逐中,和令狐冲的矛盾冲突中得到进一步的展开,正是这个“谦谦君子”,却有着另外一副嘴脸:为了夺取武林最高权力,最早打《辟邪剑谱》主意的是他;为巧取《辟邪剑谱》,施用美人计,不惜以女儿作诱饵的是他;夺得《辟邪剑谱》后,杀人灭口,砍伤林平之,诛杀八弟子,嫁祸于令狐冲的也是他;为了称霸武林,不惜自宫练剑,粘假胡须欺骗妻儿和武林同道的是他;忽尔把令狐冲逐出门墙,号召“正派诸友共诛之”,忽尔又拉扰收买的是他;亲手杀死恒山派两位师太,在众人面前却信誓旦旦:“这事(捉拿凶手)着落在我身上,三年之内,岳某若不能为三位师太报仇,武林同道便可说我是无耻之徒,卑鄙小人”的是他;满口“五岳剑派,同气连枝”,恒山派求援却见死不救的也是他……所有这一切,或是在冠冕堂皇的名义下,或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进行的。读者在审美鉴赏当中,一直把他当作正面形象。直到最后,回过头来一看,才不由得发出一声:“噢!原来是这么样的一个人!”这种先扬后抑的审美导向所产生的石破天惊的艺术效果,对读者的震撼是强烈的。惟其如此,才恰当地展现出岳不群这一类人的性格特征。岳不群为人处世的描写是成功的。

岳不群影视形象岳不群影视形象人们爱把岳不群称为伪君子,窃以为“伪君子”一词很难界定岳不群这一类人。可以说岳不群是集的“刘邦的无赖、“仁德”、曹操的阴险、朱元璋的狠毒于一身的阴谋家、野心家、两面派,是中国传统文化负面和官僚权力政治孕育的怪胎。“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岳不群形象为我们识别阴谋家,野心家、两面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