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老街

三峡老街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别名 三角涌街
地理位置 台湾北部
中文名称 三峡老街
目录导航

序言

台北也有叫“三峡”的地方?听到这个名字真让人好奇。三峡,旧称为“三角涌”,因地处大汉溪、三峡溪、横溪汇流之处,地形呈三角形而得名,“涌”为闽南语 “起浪”之意。日据时期,因“三角涌”发音似“三峡”而改名。这里距台北市区约半小时车程,是台北人周末周边游的必去地之一。三峡老街位于台湾新北市三峡区。

简介

三峡老街以民权街、和平街、仁爱街和中山路保存最完整,而民权街是昔日繁华时代的老商业街,至今仍保留完整日据时代以来的商业街屋。民权街的旧名为“三角涌街”,至清代以来就是三峡重要商业街道,许多物资、货品都在街上交易买卖;于日据时代,市街经过改正,道路被拓宽,屋檐、骑楼、排水设施也做了一番整顿,成为一条整齐光鲜的现代化街道;当时街上尽是染布、制材、茶庄等商家,新洋楼也竞相兴起,呈现出三峡的风光岁月。 

在三峡镇中心的民生路旁,有创建于乾隆34年间的清水祖师庙,庙内供奉清水祖师,平日香火鼎盛,与万华龙山寺、大龙峒保安宫并称北市三大寺庙。祖师庙的精致讲究的雕工,闻名全台,因而有“东方艺术殿堂”之美名,也是全台湾庙宇建筑的经典之作。

历史沿革

三峡是北台湾发展最早的聚落之一,发展轨迹竟与淡水相似,早年都是因为水运兴起,加上茶叶、樟脑、蓝靛产业带来发展,逐渐形成繁华的聚落市街。风光一时的三峡,随着水运优势不再逐渐没落,繁荣的街市成了见证过往的历史建物。

古老的三峡老街,指的即是长约二百公尺的民权街,拥有百余栋的砖造街屋,街道两旁尽是做生意的商家。这条三峡保存最完好的老街,历经不同时期的发展始有今貌,今天的民权街,乃是日据时期(公元1916年)市街改正后的模样。

三峡老街常见民俗艺人在街头卖艺。

交通

1.从台北贵阳街东吴大学城区部旁搭往三峡的台汽客运,于三峡站下车;

2.从新店搭往三峡的台北客运,于三峡站下车。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