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京

小北京

中文名 小北京
车牌代码 陕K
火车站 榆林火车站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别称 榆林驼城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榆林四合院榆林四合院榆林城内的四合院多建于明清两代。时至今日,这些四合院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核心内容,堪称榆林历史、建筑艺术和科学的载体。

“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榆林城,号称驼城,雅名榆阳,有“小北京”之美誉。其东依驼山,西临榆溪,南控乌延,北瞰燕塞,襟山带水,龙腾虎踞,九边雄镇,三秦锁钥。建城五百多年以来,榆林城历经了无数战火与硝烟的考验,依然屹立于塞北高原,古时即有东扼雁朔(大同雁门关和)、西卫宁夏、南蔽秦陇、北接河套之说,是明朝九边重镇之首,其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延绥镇志》记载:古城榆林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后历经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弘治五年(1492年)、正德十年(1515年)三次扩建,史称“三拓榆阳”,及至清同治年间,始成今日之状。榆林四合院多取南北方向(少数为东西方向),坐北朝南(坐东朝西)为正房,正房一般为5间,两旁设耳房,南房(西房)为倒座,左右两边各3间称厢房。还有四合院系两个以上四合院串联而成,称大四合院。记者在采访中仅见到牌楼上巷4号郭家大院、大有当巷3号、4号、6号院(3院原为一体)为三进式,二进四合院包括后水圪堵中巷1号尚家大院、李学士上巷6号院、24号胡家大院、李学士中巷3号郭家大院、吕二师巷4号吕家大院等。其余四合院大多都为独院结构。
自明代中叶以来,榆林城文官武将、边商富贾和手工业者云集。长街短巷、高墙低檐的四合院便成为各阶层人士聚居的处所。今大有当巷4号院、 吕二师巷4号院和马店巷9号院就分别是明清两代贺、吕、崔三位总兵的宅第。

四合院的规模与档次取决于居民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官绅富豪的府邸宅居五脊六兽,穿廊虎抱,门楼两侧置有石狮石鼓。平民百姓的四合院则多为砖木结构一进两开的瓦房,单檐平出,因陋就简。

从明清直至20世纪80年代,榆林城区尚有四合院1100座,但由于“文革”“破四旧”和近几十年来的“建设性破坏”,市廛民居,拆改逾半,雄峙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四合院,仅余大略,芜杂可叹。据文管部门统计,城内现存四合院700余座,其中具备基本规模的只有90多座,而保存较完整的仅有9座。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