凳寨乡

凳寨乡

人口 8000左右
方言 西南官话湖广片
机场 芷江机场、铜仁机场
行政区类别 县辖乡
政府驻地 凳寨村街上
著名景点 八江口温泉旅游区
主体民族 侗族
外文名称 dengzhaitown
邮政区码 419215
面积 55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乡地建置前,夏、商、周时,凳寨为禹贡 荆州之域, 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属黔中郡。西汉为武陵郡无阳县。东汉属武陵郡辰阳县,三国属荆州武陵郡舞阳县,晋至南朝宋时因之,南朝齐时仍属武陵郡舞阳县,南朝梁时属南阳郡龙标县,隋时属沅陵郡龙标县。

在唐代,县地开始州县建置。唐 贞观八年(634),析龙标置夜郎县。天授二年(691),改巫州为沅州,又析夜郎县置渭溪县,渭溪县治在今老晃城。长安四年(704),改沅州之夜郎、渭溪二县置舞州。开元十三年(725)改舞州为鹤州。开元二十三年(735),又改鹤州为业州,置奖州龙溪郡,领峨山、渭溪、梓姜三县,凳寨属峨山县。唐时,另置晃州羁縻州,乡地属晃州羁縻州,为黔州都督府所辖。唐末至五代时。藩镇割据,县地大户田汉权据得奖州,改奖州为晃州。

宋淳化二年(991),田氏归顺宋朝(仍为羁縻)。熙宁七年(1074),章敦以武力收复溪峒黔、古、显、叙、峡、中胜、富、嬴、绣、允、云、洽、晃、波、奖、峨、宜十七州,置沅州,以唐潭阳县地置卢阳县,县地属沅州卢阳县,。北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至宣和二年(1120)县地复置夜郎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沅州安抚司,翌年改为沅州路,县地随卢阳县属之。

明时,县地属沅州,置晃州驿、晃州巡检司。

清 乾隆元年(1736)沅州升府,置芷江县,凉伞坪添驻通判一员。乾隆三年裁晃州驿设凉山巡检司。嘉庆22年,清朝廷派湖南巡抚巴、贵州巡抚文合同勘察,从芷江县划出六里置晃州直隶厅,属辰沅道。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置晃县。

1949年11月 7日晃县解放,11月10日成立晃县人民政府,属会同专区。1952年8月,撤会同专区成立芷江专区,晃县属芷江专区;同年12月改芷江专区为黔阳专区,晃县属黔阳专区。1956年12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新晃侗族自治县,同年设凳寨乡,1958年并入凉伞公社,1961年更名凳寨公社,1984年复改乡,茶坪乡于1985年从凳寨乡分离建乡。

行政区划

现辖:寿里、绞海、台洞、光芒、桂光、安马、花园、东村、凳寨9个村委会。

人口民族

2015年末,辖区总人口8000余人(常住人口6000余人),城镇化率0.5%。。总人口中,男性 4856人,占54.08%;女性3215人,占45.92%;14岁以下1128人,占16.12%;15-64岁5086人,占72.65%;65岁以上786人,占11.23%。总人口中,以侗族为主,达6930人,占99%;有汉族、苗族3个民族,人口70人,占总人口的1%。2015年人口出生率15.34‰,人口死亡率6.81‰,人口自燃增长率8.53‰。

政治体制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经济概况

近年来该乡有煤矸石矿开始开采,台洞村和花园村有砖厂,鞍马村和绞海村种植优质烤烟,另外种有葛根、高山葡萄、特种兰花及草莓。

交通

境内有公路直通三穗县城,新晃县城及玉屏县城。本县有湘黔铁路、沪昆高铁、沪昆高速通过,并设新晃火车站及新晃西高铁站,凳寨乡有大巴直达怀化市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