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致力于理论知识及实务全面性,可以满足学生打好理论基础以及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及与劳动科学有关的专业的学生学习,以及定位在培养高级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教学使用。
插图:
(二)按人头付赞
这是由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医院或医生服务的被保险者人数,定期向医院或医生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在此期间,医方负责提供合同规定的一切医疗服务,不再另外收费。其优点是能够鼓励医疗机构和医生以较低的医疗费用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鼓励医疗资源流向预防服务。其缺点是可能出现提供者为节省费用而减少医疗服务或降低服务质量的现象。
(三)定额付费
这是指按照预先确定的住院日标准支付住院病人每天的费用,按预定的每次费用标准支付门诊病人的费用。其优点是能够鼓励医院或医生降低每住院日和每次门诊的成本,其缺点是不利于缩短平均住院日和减少门诊的次数。
(四)按病种付费
这是指根据疾病分类法,将住院病人的疾病分为若干组,每组又根据疾病的轻重程度及有无合并症、并发症分为若干级,对每一组的不同级别分别制定价格,按这种价格对该组某级疾病治疗的全过程进行一次性支付。其优点是可以鼓励医院为获得利润而主动降低成本,缩短平均住院日,利于控制费用,缺点是当诊断界限不明时,容易诱使医生令诊断升级,以获得较多的费用支付;诱导病人住院或手术,分解住院日,而且制定标准的过程复杂,调整频繁,管理成本过高。
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1)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界定(2)
【资料与案例】
社会保障保护的对象是城镇职工还是全体国民(8)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体系(10)
【资料与案例】
商业人身保险是不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14)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与功能(16)
【资料与案例】
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20)
本章小结(21)
关键概念(23)
复习思考题(23)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与变迁(25)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6)
【资料与案例】
“智利模式”是否代表了新的改革趋势(30)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理论条件(32)
【资料与案例】
福利国家思想对我国社会保障改革有何启示(37)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39)
【资料与案例】
用什么指标去评价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43)
本章小结(45)
关键概念(46)
复习思考题(46)
第三章 社会保障理论思考(47)
第一节 社会保障水平(48)
【资料与案例】
如何确定与评价一国的社会保障水平(52)
第二节 社会保障公平与效率关系(53)
【资料与案例】
关于社会保障公平性的几种观点(58)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责任(59)
【资料与案例】
如何界定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66)
本章小结(67)
关键概念(68)
复习思考题(68)
第四章 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比较(69)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三种模式的特点(70)
【资料与案例】
“国家保障模式”是否可以继续发展(78)
第二节 社会保障模式的比较与分析(79)
【资料与案例】
国情对社会保障模式选择有多大影响(84)
第三节 各国社会保障模式对中国的启示(86)
【资料与案例】
号称“福利国家橱窗”的瑞典社会保障体系靠什么支撑(89)
本章小结(91)
关键概念(92)
复习思考题(92)
第五章 社会保障基金(93)
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及其筹集模式(94)
【资料与案例】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选择产生影响(101)
第二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收付管理(103)
【资料与案例】
我国社会保障“费改税”争议(108)
第三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110)
【资料与案例】
中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委托代理模式介绍(116)
本章小结(118)
关键概念(119)
复习思考题(119)
第六章 社会保障管理(121)
第一节 社会保障管理与内容(122)
【资料与案例】
界定退休时间引发的官司(125)
第二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127)
【资料与案例】
社会保险关系区域转移引发的问题(133)
第三节 社会保障立法与监督(135)
【资料与案例】
由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事件看中国社会保障立法(142)
第四节 社会保障管理发展趋势(145)
【资料与案例】
由退休职工的“单位情结”看社会化管理(148)
本章小结(149)
关键概念(150)
复习思考题(150)
第七章 养老保险制度(151)
第一节 养老保险概述(152)
【资料与案例】
“退休年龄”与“领取养老金年龄”之争(156)
第二节 养老保险的制度分析(157)
【资料与案例】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是高还是低(165)
第三节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166)
【资料与案例】
个人账户“空账”的产生以及解决办法(173)
第四节 企业年金(174)
【资料与案例】
我国的企业年金是否应该强制执行(181)
本章小结(182)
关键概念(183)
复习思考题(184)
第八章 医疗保险制度(185)
第一节 医疗保险概述(186)
【资料与案例】
医疗保险制度只是疾病发生时的费用补偿吗(189)
第二节 医疗保险基金的分担、支付和费用控制方式(190)
【资料与案例】
中国医疗费用为何居高不下(196)
第三节 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发展与改革(197)
【资料与案例】
如何评价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5)
第四节 医疗保障模式分析(207)
【资料与案例】
某单位《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条例》分析(214)
本章小结(215)
关键概念(216)
复习思考题(216)
第九章 失业保险制度(217)
第一节 失业保险概述(218)
【资料与案例】
“失业率”统计高低告诉我们什么(224)
第二节 国外失业保险制度(226)
【资料与案例】
加拿大“失业保险”向“就业保险”的转变(231)
第三节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233)
【资料与案例】
我国失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分析(239)
本章小结(241)
关键概念(242)
复习思考题(242)
第十章 其他保险制度(243)
第一节 工伤保险制度(244)
【资料与案例】
煤矿行业工伤事件频出意味着什么(255)
第二节 生育保险制度(256)
【资料与案例】
“生孩子丢位子”现象思考(264)
本章小结(265)
关键概念(266)
复习思考题(266)
第十一章 社会救助制度(267)
第一节 社会救助制度概况(268)
【资料与案例】
由“卖身救母”所想到的(273)
第二节 贫困含义与标准(274)
【资料与案例】
恩格尔系数与基尼系数的变化意味着什么(280)
第三节 我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82)
【资料与案例】
我国低保制度执行中的“土政策”和“潜规则”(288)
第四节 其他社会救助内容(290)
【资料与案例】
“孙志刚事件”引发的思考(295)
本章小结(296)
关键概念(297)
复习思考题(298)
第十二章 社会福利与优抚(299)
第一节 社会福利(300)
【资料与案例】
“社会福利”辨析(311)
第二节 社会优抚(313)
【资料与案例】
优抚安置的政策与出路(321)
本章小结(322)
关键概念(323)
复习思考题(323)
第十三章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325)
第一节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概述(326)
【资料与案例】
中国能否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331)
第二节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333)
【资料与案例】
家庭规模缩小以及劳动力流动是否弱化了农村家庭养老(338)
第三节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339)
【资料与案例】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能够可持续发展吗(347)
第四节 我国失地农民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348)
【资料与案例】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该走哪条路(355)
本章小结(356)
关键概念(357)
复习思考题(357)
参考文献(358)
自标志着中国劳动体制改革发轫的1986年劳动合同制度全面推行,至今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历程。这期间,我国的劳动力配置制度、劳动关系体系、劳动者的激励模式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单位制度、身份制度、粮食关系制度等逐步瓦解消融,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的制度体系逐渐建立。在劳动力市场建设进程中,市场主体自主选择权的加强和激励模式变革(带来的配置效率和劳动力市场效率的增加)为整体改革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人力和物质支撑。
同时,我们也发现,与其他产品和要素市场相比,劳动力市场化进程相对滞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对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和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市场化进程中,劳动者在获取择业自主权的同时,也承受着市场所必然带来的风险和压力,从而经历了环境上、经济上、心理上多方面的变化历程。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规范化和市场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好地配置人力资源,对劳动者有效地激励,并使劳动者适应市场,需要我们以劳动学科体系为理论基础的各方面的队伍做大量的工作。
针对劳动者的工作体现在三个大方面,或者说,劳动学科体系的实践层面可以分化为三大系列的任务:企业通过吸纳、激励、使用劳动者,促进自身的发展;政府和社会促进劳动者在适当的规则中开展市场性平等竞争,规范企业行为,并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来调节劳动者的适应性;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加以保障,并帮助劳动者抵御风险。这就如同组织一场运动会,不但要有科学可行的游戏规则和公正的裁判,还要有对运动员足够的激励,以及有扶助受伤者、调解纠纷的人员和制度。
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本书介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宏观理论基础以及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微观机理。教材的前半部分主要阐释了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发展进程、理论基石、制度模式、水平测定、基金运营、立法管理等,系统介绍了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知识。教材的后半部分则从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出发,具体介绍了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补充保障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与实务知识。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第一,本书定位为高等学校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本科生使用,重点在于系统阐述社会保障的基本原理与机制,引导学生顺利进入社会保障专业领域的学习。第二,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分析了社会保障的理论体系,又对主要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社会保障实践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第三,引入案例教学。本书每章后面都附有相关案例,在阐述社会保障知识体系的同时,重视利用鲜活的材料,增进读者对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费梅苹,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多年从事社会工作方法与实务教学。主要教学和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等。已发表《融和型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中的玫府角色》、《上海社区青少年服务中社会工作方法运用的经验研究》等论文二十余篇;出版《社会保障概论》《社区矫正实务过程分析》(合著)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