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城镇

陇城镇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甘肃秦安县东部
行政区类别
目录导航

乡镇概况

陇城镇俯瞰陇城镇俯瞰陇城镇位于县城东部,距县城45公里。东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南接清水县,地处张家川、清水、秦安三县交界地带,镇域面积78.94平方公里,全镇现有30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6534户,总人口31272人;男16423人,女14849人,其中农业人口22452人,非农业人口8820人;人口密度393人/平方公里。全镇总耕地面积59310亩,其中山地53367亩,川地5943亩,人均耕地面积1.91亩;粮田面积49397亩,人均1.59亩。陇城镇地处清水河上游,境内有河流2条(清水河和南七河),清水河从张川县自东至西流入,形成一条较开阔的河谷地,海拔在1500-1900米之间,气候温和,年均气温8.9℃。水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降水量550mm左右,无霜期169天左右,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土壤较为肥沃,主要农作物蔬菜、水果都适宜种植。

历史沿革

陇城镇陇城镇陇城镇历史悠久,在距今78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陇川繁衍生息,开垦种植。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女娲,就出生在陇城,故陇城素称“娲皇故里”。陇城地处古丝绸之路上,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古战场街亭就在境内,是古代西安经关中,通过关东南大道进入甘肃境内的第一重镇,历来是商贾云集、交通便利的通衢要道和驿站,是古秦安四大集镇之一。史料计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凉洲刺史部冶在陇城(古名为龙城);西晋时设置略阳郡、略阳县,隋朝时设置陇城县。以后历代在陇城一直设置有道、县、镇的建制。解放后设立陇城区,1965年撤区并社,1984年撤社立乡,2003年撤乡建镇。

经济发展

陇城镇民俗活动陇城镇民俗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陇城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资源优势,抢抓机遇,艰苦创业,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餐饮、商贸、运输、养殖、果椒、建材为主的六大支柱产业,且发展潜力较大。主要表现在:

    交通较为便利:陇城地处三县交界地带,桥四公路从东向西横穿其境,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目前,正在计划修建改造的蔡河至马河县际柏油公路工程,已立项批准,投资500万元,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将于蔡莲、叶莲等公路连为一体,彻底改善陇城与外界的交通状况。

     商贸流通较为活跃:陇城为秦安四大集镇之一,历来商贾云集,集日客流量较大。现有占地面积20亩,功能设施比较完善的综合市场一处,有营业用房60间,近1000平方米;售货大棚2栋1000平方米,摊位176个。建材、粮食、畜禽等市场已初具雏形。

  传统养殖业初具规模:现有种鸡繁育场一处,年孵化能力30万只,万只以上规模养鸡场3外,规模养殖村10个,规模养殖户1000户,有一支百人以上常年经销畜禽的队伍。养殖业是陇城的传统产业,优势较为明显,陇城仔猪享誉县内外。乡镇企业以建材加工为主,现有大型砖厂五个,年产红砖5000万块。

水土气候

该镇地处清水河上游,境内有河流2条(清水河和南七河),清水河从张川县自东至西流入,形成一条较开阔的河谷地,海拔在1500-1900米之间,气候温和,年均气温8.9℃。水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降水量550mm左右,无霜期169天左右,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土壤较为肥沃,主要农作物蔬菜、水果都适宜种植。

旅游资源

三国街亭古战场遗址 

  街亭古战场遗址位于陇城镇,是汉代略阳道街泉县的治所、俗称汉街城,即马谡败绩处。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部署了北伐曹魏的街亭之战,因参军马谡违亮节度,依阻南山,被魏将张郃绝其汲道,大败马谡于街亭。街亭失守,蜀军主力溃败,使首出祁山的叛魏应亮的南安(今甘肃陇西)、天水(今甘肃天水市)、安定(今甘肃镇远)三郡得而复失,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上疏请求自贬三级。从此,街亭便名扬天下。1997年,秦安县政府在陇城镇修建碑亭并立碑,碑名由曾任陕甘苏维埃政府主席、陕甘宁边区集团军政委、建国后任国务院副总理等职的习仲勋同志题写。街亭文化是天水三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女娲洞遗址女娲洞遗址 女娲洞遗迹

  女娲洞位于陇城镇东南约二公里的风沟,洞在风台梁西侧的半崖上,洞口高六尺,宽三尺许,洞口大而宽,在洞深10米处,又窄而小,一人能进去。女娲洞与郑家沟相通,全长约1.5公里,由于洞深,空气稀薄,洞内不详。

  陇城古城遗址

  陇城故城是晋代设置的略阳郡、略阳坡,北魏至唐的陇城县,宋时的陇城寨,明代设置陇城巡检司的治所。北魏、北周时期的陇城故城,在唐代宗宝应年(公元762年),因吐蕃进犯而被毁,已不存在。宋正隆四年又重筑一城,即现在的陇城,又称八卦城。八卦城之名与伏羲画八卦有密切联系。

  西番寺

  西番寺,又称无忧寺,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平定了割据陇城的番王阿育王后,认为天下统一和太平了,“吾无忧矣”,为了纪念这一壮举,就在陇城积麦崖(今西番寺处)凿险洞、建庙宇,取名为“无忧寺”。唐代佛教大兴,由尉迟敬德奉旨重建“无忧寺”,更名“西番寺”,沿传至今。

明清一条街明清一条街  明清古建筑一条街

  现在陇城城内的明清建筑物大多是商业铺面,分布在陇城城内街道两边,长约200多米,四五十间,是现在天水市保护比较完好的明清建筑。这些建筑物较好的表现了当时陇城民众的建造水平及风土人情,具有较高的观赏

 及历史价值。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