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浮雕、圆雕、透雕等技法,精雕细镂成花草树木亭台楼阁、栈桥船舫和人物,再用通草作成白鹤、孔雀、糜鹿等鸟兽,根据画面设计,粘在衬纸上,配制成立体、半立体的木画,装在玻璃框里,就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品。其中借鉴中国园林“框景”的手法,构图新颖别致,画面层次分明,色彩古朴典雅。内容大多反映山光水色、名胜古迹和花草虫鱼,有200多个规格、400多个花色品种。工精艺巧,形态逼真,而且具有轻便、不变形、不脱胶、抗腐蚀等优点。国内外一些人士把它与脱胎漆器、寿山石雕同誉为福州工艺“三宝”。现福州软木画有五百多种花色品种,产品远销三十九个国家和地区,有的产品陈列于首都人民大会堂福建厅。
丝路营行-软木画 制作软木画的原料,主要是产自欧洲西班牙、葡萄牙及阿拉伯等地的栓皮栎树。软木有不透气、不透水、不起化学作用等优点,同时又具有质地轻软、不易燃、抗腐蚀、耐磨和富于弹性,有细密的天然纹样、色调纯雅的特点。
为了将软木切成不同薄片,近百年来软木画艺人发明、制作了许多因材施艺的工具,大大小小算起来有数十种之多。软木画看起来似乎只是轻松的案头工艺,可做起来真不容易,比如一幢楼阁,窗棂、椽子、柱子等都细若发丝,密密的屋瓦也不足一厘米,而松树的松丝更是细超发丝。
制作软木画,要经过选材、雕刻、拼接、装框等工序。软木画妙在运用“以小观大”的艺术手法,“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产品有平面浮雕多层次的壁挂、双面座立透屏等。最近在欣赏软木画和漆粉绘结合上创制出情趣横溢的花瓶木画、烟具木画、大屏风、围屏、挂联等品种。
丝路营行-软木画 吴启棋——中国软木画开山鼻祖,福州郊区新店乡西园村人。
宣统二年(1910年),启棋入福建工艺传习所雕刻班学习木刻。民国3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从德国带一片软木风景画片,交给当时“工艺传习所”的师傅陈春润仿制。陈春润便与吴启棋、郑立溪等人一起研究,用福州水松根代替“软木”,雕刻成各种花、草、树、山,按中国画稿,粘贴在厚纸板上,制成中国的第一件“软木画”,觉得特别精巧雅致。吴启棋在“传习所”3年毕业后,即改木雕生产为软木画生产,在总督后(今省府路)开业,风行国内外。民国25年文学家郭沫若特别致信吴启棋,表示十分赞赏他的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启棋回西园村组织“软木画生产小组”,以后又改为“生产合作社”。1956年6月,吴启棋以其软木画参加“福建民间美术博物展览会”,获奖,11月,又在“福建省民间美术工艺第一届老艺人代表大会”上作关于软木画生产问题的专门发言。
软木画(2) 1957年吴启棋逝世,年64岁。他的传人有吴学宝、陈锟、陈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