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虱

尘虱

体长 1.5~2毫米
动物界
Pulsatorium
啮虫目(Psocodea)
中文学名 尘虱
节啮虫科(Trogiidae)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成虫

尘虱尘虱(3)体长1.5~2毫米,长卵形或近棱形,扁平,柔软。淡黄白色,头部略带桃红色,颊及唇基红色,触角暗色,足灰色。全体密生微毛。触角长丝状,27~29节。眼大而突出。头顶有一“Y”形显著中纵纹。无翅,仅具近椭圆形的白色极小鳞片状翅痕。各腹节背面前缘有桃红色横带并中断形成多量近三角形斑纹。自第四腹节以后各节两侧具长刚毛,以腹末的长刚毛最多。各足腿节扁平膨大,胫节、跗节细长,附节3节,第一节最长。[2]

若虫

外形同成虫,仅体较小,色较浅,无翅痕,跗节2节。

生活习性

尘虱尘虱尘虱喜潮湿环境,干燥环境中不能生存。一般与螨类同时发生。畏光,群集寄主底部缝隙尘芥内,夜间活动,爬行迅速。卵散产于寄主碎屑、隙缝中。卵表有黏液和尘芥粘附不易发现。在温度25±0.7℃和相对湿度76%的情况下,酵母为饲料,每雌虫平均产卵212.1粒。平均寿命175d。卵期为11d。卵孵化为若虫,若虫蜕皮4次成为成虫,若虫期为14.8d。年发3~4代。以成虫或若虫潜伏在寄主碎屑或缝隙及尘芥内越冬。[1]

尘虱尘虱(3)尘虱成虫和若虫活泼,善爬。借爬行做近距离传播。成虫、卵和若虫随同寄主食物、包装材料及运输工具远距离传播。[1]

分布范围

尘虱主要分布于我国山西、辽宁、云南、贵州、四川、河南、湖南、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吉林、陕西。[3]

物种危害

尘虱尘虱(3)尘虱主要存在于仓、厂、站、店粮食仓库,米、面、油和综合加工厂,中药材和食品仓库等。含水量大的原粮、大米、面粉、麸糠及其它比较湿润的储藏物中容易存在尘虱。

此虫为多食性害虫,在粮仓主要危害粮食碎屑及其加工制成品,对完整粮粒较少为害。除粮食外,还危害动植物标本、干果、书籍、纸张等。[4]

防治方法

  1. 保持储粮等物品的纯净、干燥与环境的清洁卫生是防止其传播感染和发生为害的根本方法。
  2. 已发生危害的粮食等物品可日晒或熏蒸处理。[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