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是四川省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基地,由原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汉语研究所联合组建而成。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铸就了文学院深厚的历史传统。两所一系的老一辈学者屈守元、汤炳正、王文才、刘君慧、冉友侨等蜚声海内外,秉承“博我以文,化成天下”的院训和“诚信严谨,博雅通变”的院风,几代教师孜孜以求共同营造了承继蜀中朴学、求真尚实的学术传统。
学院现有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点和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美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教育硕士(语文)等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获得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汉语言文学(包含师范类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和非师范类的文秘两个方向,包括汉语言文学陶行知实验班)、广告学、对外汉语等本科专业;学院的中国古代文学、美学、汉语言文字学是省级重点学科,古代文学又是省级重点学科的重点建设项目。《写作学》系列教材被教育部推荐为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文学概论”、“中学语文教学论”、“写作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学院2003年被教育部指定为四川省唯一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初中语文)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点”。学院学术活动和对外交流十分活跃,多次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与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学术交流关系,与国内高水平院系有密切联系与合作。学院拥有在全国同类院系中堪称一流的资料室(阅览室面积450平方米,藏书10万余册,报刊250余种),拥有完备的实验设备(视听室、演播室、录音室、计算机房各一个,影视编辑室两个)。突出人文精神导向,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学院忠诚于崇高的教育理想,着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努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为依托,积极探索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走出了一条培育优秀中文人才的坚实道路。学院还积极热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
多年来,文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保持较高水平。文学院毕业生以学风醇厚、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强而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涌现出了五十余名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以及李镇西、裘山山、苟建丽、曾省权等知名教育专家、学者、领导干部、作家、记者。
咨询电话:028-84761331
学院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四川师范大学本部)
邮政编码:610068
汉语言文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具有较高的文艺理论素养及相关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在相关行业从事宣传、编辑、文秘与公关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写作、文学概论、外国文学、美学、语言学概论、语文教学论、秘书学、公文写作、公共关系学与行政管理学等。
对外汉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较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和较强涉外适用能力、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新闻出版与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中外文化交流与涉外事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欧美简史、中国当代史、中西比较文化、世界地理、涉外礼仪、外国文学研究、涉外政策法规、管理学与公共关系学等。
广告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广告理论基础与技能,能在新闻媒介、广告公司、信息咨询公司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广告设计制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经营管理、广告摄像与摄影、电脑图文设计、广告效果研究方法、公共关系学与中外广告法规等。
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与游戏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较强的数字媒体艺术、动漫与游戏创作、数字媒体与游戏软件开发以及教学或研究等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较高综合素质,能在新闻传媒、影视、宣传和各类文化机构等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与色彩、动画游戏概论、影视基础、音视频技术、计算机图形学、造型艺术、网络技术及应用、动漫设计、片头制作与影视特技、C&C++、JAVA基础、网络编程、游戏设计和游戏动漫运营等。
汉语(对外汉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汉语言文化功底和英语语言基础,广泛熟知中外社会人文知识,能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或对外文化交流、汉语言推广等工作的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欧美概论与涉外政策法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