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探索

音乐探索

中文名 音乐探索
现任主编 刘立云
语种 中文
编辑部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新生路6号四川音乐学院
主管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编辑单位 《音乐探索》编辑部
国际刊号 1004-2172
出版周期 季刊
目录导航

办刊历史

1983年,《音乐探索》创刊。

1984年,《音乐探索》刊期为季刊。[1]

2014年12月,《音乐探索》入选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2]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 主要栏目

《音乐探索》设有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作曲技术理论、中外音乐史、音乐美学、技能技法研、 艺术教育、计算机音乐、学术争鸣等栏目;另辟有“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王光祈研究”“音乐治疗”“音乐美学”等特色栏目。[3]

  • 刊登内容

《音乐探索》以反映四川音乐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为主,发表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教学经验总结、技能技法探讨、人物或作品评介及艺术教育发展的前瞻性探讨。[3]

人员编制

据2020年第3期期刊内页显示,《音乐探索》编委会有编委18人,特邀编委9人,顾问5人;编辑部有编辑3人、编务1人、副编审1人、平面主管1人。

职务 名单
编委 王雁、文锋、甘绍成、左芝兰、包德述、杨晓琴、杨晓忠、安冰冰、江向东、杨晓、宋显彪、柳良、李开祥、李炜、余政仪、赵崇华、夏凡、梁云江
特邀编委 叶小纲、伍维曦、杨民康、李宏锋、但昭义、贾达群、曹顺庆、韩宝强、高为杰
顾问 周思源、黄万品、敖昌群、易柯、林戈尔
编辑 钱芳、何莲子、张放
编务 杨迪瑞
副编审 李姝
平面主管 钟茗
参考资料来源:

办刊成果

职务 名单
编委 王雁、文锋、甘绍成、左芝兰、包德述、杨晓琴、杨晓忠、安冰冰、江向东、杨晓、宋显彪、柳良、李开祥、李炜、余政仪、赵崇华、夏凡、梁云江
特邀编委 叶小纲、伍维曦、杨民康、李宏锋、但昭义、贾达群、曹顺庆、韩宝强、高为杰
顾问 周思源、黄万品、敖昌群、易柯、林戈尔
编辑 钱芳、何莲子、张放
编务 杨迪瑞
副编审 李姝
平面主管 钟茗
参考资料来源:

出版发行

收录情况

据2020年9月2日中国知网显示,《音乐探索》共出版文献量4086篇。[1]

据2020年9月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音乐探索》共载文2078篇,基金论文量为348篇。

影响因子

《音乐探索》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CSSCI(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来源期刊(2008-2009年、 2010-2011年、2012-2013年)、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教育阅读网、博看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Ariti library华艺线上图书馆、龙源期刊网等数据库收录。[3]

荣誉表彰

据2020年9月2日中国知网显示,《音乐探索》总被下载次数658004次、总被引次数6999次,(2019)复合影响因子为0.149,(2019)综合影响因子为0.080。[1]

据2020年9月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音乐探索》被引量6999次、下载量50233次;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34,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9种)中排第4849名。

文化传统

2010年10月,《音乐探索》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2013年8月,在“四川省第一届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名刊·优秀·特色期刊”评选中,该刊获“四川省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称号。

2015年10月,该刊被评为“成都文理杯”第二届四川省社会科学特色学术期刊。

2017年12月,该刊被评为第三届四川省社会科学特色学术期刊。[3]

办刊理念

投稿指南

该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3]

现任领导

1.选题新颖、思想活跃、角度独特、富有创建性。稿件以8000字左右为宜,一般不超过15000字,附200字左右的内容摘要,3~6个关键词;翻译稿请附原文和版权授予书;谱例请制作五线谱,打包单独发送;图片请提供相机拍摄原图片,不可进行裁剪,尽量不使用扫描图片,不接受截图图片。

2.稿件请附作者简历,包括真实姓名(笔名请注明)、性别、出生年、所在单位、学历、职称、职务、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号码、邮政编码及电子邮箱。

3.文章请区分注释与参考文献格式,可参考《学术出版规范注释》和《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4.请勿一稿多投,严禁抄袭剽窃。鉴于人力所限,该刊编辑部不办理退稿,凡6个月内未接到该刊的拟用通知,自投稿日起满6月作者可对稿件自行处理。[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