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封面1959年5月20日,《神雕侠侣》的第一段在香港《明报》创刊号上发表,[5]小说约刊载三年。
故事剧情
南宋末年,江南少年杨过自小父母双亡,被父亲生前结义兄弟、江湖上有名的大侠郭靖夫妻收养,杨过个性倔强,脾气顽劣,为郭靖妻子黄蓉所不容,无奈之下,郭靖唯有把杨过送到当时号称天下武学正宗的全真派去学武。
然而全真教教规森严,天性叛逆的杨过偏生又拜了心地狭窄的小人赵志敬为师,在教中吃尽苦头,忍无可忍,终于逃出全真教,被追打之下慌不择路,无意中逃进了活死人墓。
活死人墓中隐居着一位少女,此女便是神雕女主角小龙女。她从小就生活在活死人墓中,武功高强,但却不谙世事。孙婆婆临死前央求她收留杨过,最终她收留了杨过,并且收他为徒。从此师徒二人在墓中一起练武、一起长大,渐生情愫,如此这般度过了两年幸福时光。不过,不谙世事的两人却都不知道这就是世间至纯至真的爱情。后来小龙女的师姐李莫愁前来抢夺玉女心经,两人被迫走出墓中。小龙女却因被全真教尹志平(2003版本里改为甄志炳)玷污,误以为是杨过,杨过懵然无知,愤而出走。
杨过四处寻找小龙女,在寻找小龙女的过程中,遇上别的女子,从别的女孩对自己的情愫中,杨过才恍然明白小龙女对自己的感情,终于明白了爱情的味道。 因为蒙古铁骑即将南下,中原武林大会,要结盟对抗蒙古人,却被蒙古国师金轮法王一伙人前来挑战,郭靖等人因对方接连使用卑鄙手段而陷入窘境,关键时刻,小龙女和杨过无意中卷入纷争,打败了金轮法王。
郭靖等人佩服感谢小龙女,更为杨过骄傲,郭靖甚至要把自己亲生女郭芙许配杨过,但是杨过非但拒绝了这门亲事,反而说要娶小龙女为妻。此言一出,众人大惊:宋朝礼教森严,师徒通婚乃是大逆不道。二人爱情不能为这世俗所容。
小龙女知道自己和杨过的爱情让杨过被众人唾弃,为了杨过能够被郭靖等人接受,她黯然离去,后来练功时因思念杨过走火入魔,却被绝情谷主所救,绝情谷主也被小龙女深深迷住,要娶她为妻,心如死灰的小龙女答应了。
就在小龙女出嫁前夕,杨过找到了绝情谷中来,二人相逢,顿时爱情之火不可遏制,小龙女知道杨过对自己的感情始终未变,于是拒绝了绝情谷主的婚约,绝情谷主情急之下,用绝情谷独有的“情花”刺伤杨过,唯一能够解毒的办法,就是谷中特有的绝情丹。
绝情谷主原来想以此胁迫二人,没有想到,却引出了自己的原配妻子:原来谷主当年把自己妻子裘千尺推下山崖,裘千尺一直没死,要找自己丈夫报仇,她趁机铲除了谷主,但是却没有给杨过解药:她要杨过杀了郭靖夫妻,给自己报仇,自己才会给他解药。
在此之前,杨过在找寻小龙女过程中,发现自己父亲的死亡真相:原来自己父亲竟然是被郭靖夫妻杀死!其实当年杨过父亲勾结奸人,卖国求荣,郭靖出于国家大义,不得已大义灭亲。但是杀父之仇让杨过根本不计其余,一心要杀死郭靖为自己父亲报仇。
蒙古大军围攻襄阳,郭靖带领各方援军守住襄阳城,由于他的武功卓绝和领导才能,成为了襄阳城的中流砥柱,挡住了蒙古大军。杨过原本怀着杀死郭靖的心态而来,却在接触的过程中被郭靖的凛然大义和开阔襟怀感染,最后,在关键时刻不仅没有杀郭靖,反而在千军万马之中救了郭靖。
郭靖女儿郭芙误会杨过,一剑砍去了他一支胳膊,杨过断臂昏迷,醒来时机缘巧合,偶遇前辈高人遗留的一只神雕,并在神雕帮助下,练成一身神功。
小龙女发现当时自己是被尹志平奸污,千里追杀尹志平,被全真教几大高手联手一击,打成重伤,杨过赶来,出手救了小龙女,小龙女已经是奄奄一息,内伤太重,无法医治······
《神雕侠侣》封面杨过给弥留之际的小龙女穿上新娘的凤冠霞帔,二人成亲。后两人赶到绝情谷,几经争斗终于得到绝情丹,但杨过却因小龙女伤重不治而弃丹不食,小龙女自知伤重不治,怕杨过伤心陪自己一起死,于是在绝壁下留书:十六年后相会,自己毅然跳进了万丈深渊。杨过醒来,发现小龙女不在,一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众人为了安慰杨过,说是小龙女被一个世外高人带走,十六年后会回来跟他相见。杨过半信半疑,决定等待小龙女十六年。
十六年后,杨过已经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大侠,因为他总是带着那只神雕,江湖上都称之为“神雕侠”,虽然名满江湖,杨过却一直深居简出,默默等待着和小龙女重逢的日子。而郭靖黄蓉的二女儿——郭襄已经长大成人,并与“神雕侠”结缘。
在和小龙女分手十六年后,杨过来到当时小龙女刻字的地方,守候了整整一天一夜,小龙女没有出现,杨过知道小龙女不会再出现,自己十六年的守候不过是一场空,在一夜之间,鬓发尽白。杨过绝望,纵身跳入万丈深渊。
在深渊水下,杨过发现了一条狭窄的通道,游过通道,他找到了在隐居十六年的小龙女。原来小龙女也是投崖未死,无意中进入这个洞天福地,但是却没有办法再出去,于是一直在谷底隐居,二人十六年后重逢,无限欣喜······
杨过带着小龙女离开深渊,前往襄阳。此时的襄阳已经被蒙古大军围攻十六年,蒙古大汗御驾亲征,要攻下襄阳。眼看襄阳就要失守时,神雕侠侣翩然出现,杨过以高强武功,万军之中杀死蒙古大汗,蒙古大军顿时崩溃,解了襄阳十六年的围困。
故事结局
经襄阳一役,神雕侠侣天下扬名,而杨过却带着小龙女悄然隐退,过着不为人知的生活,只留下神雕侠侣的传奇在世间流传······
真实历史
公元1268年,蒙古大军围攻襄阳城七年;公元1273年2月,襄阳城破。
小说事件
1238年,杨过被郭靖、黄蓉带到桃花岛,后来被郭靖送到全真门下做赵志敬的学徒。
1239年,杨过初遇小龙女。
1243年,杨过和小龙女开始练玉女心经。
1244年,洪七公和欧阳锋之死,杨过被郭芙斩去一只手臂。
1259年,郭襄16岁生日;襄阳大战;杨过37岁;小龙女40岁。(《神雕侠侣》“风陵夜话”一节中,头一句“大宋理宗皇帝开庆元年,是为蒙古大汗蒙哥接位后的第九年,时值二月初春”,正是公元1259年)
1260年(三月初七),杨过、小龙女16年相约;杨过飞石击毙蒙哥(与史载蒙哥死于1260年相符合,死因、地点是金庸杜撰的);华山之巅;神雕故事结束;张三丰13岁。
1263年,郭襄少林寻杨过;觉远之死;郭襄20岁、张三丰16岁,倚天故事开始。
1273年,元攻克襄阳;郭靖、黄蓉之死;郭靖72岁、黄蓉70岁。
1959年,金庸在创作《神雕侠侣》的时候准备创办《明报》,既然要创办《明报》,自然就要有一部足以与《射雕英雄传》相比美的力作来吸引读者。而吸引读者的最佳捷径,当然是写作《射雕英雄传》的“后传”或“续书”,让《射雕英雄传》中的那些使读者激动不已、耿耿难忘的人物再度出现,以慰广大的“射雕迷”的相思、渴慕之情,从而把金庸迷、尤其是“射雕迷”全都吸引到《明报》上来。
《明报》创办之初,机遇与风险并存,《明报》逐渐起色的时候,几名业务骨干纷纷辞职,或自主创刊,或跳槽到竞争对手那边。金庸并没有退缩,坚持《明报》的办报方针不变的同时,而是善于把握机会,准确分析国内外时局的变化,在香港众多报刊中迅速脱颖而出。金庸的阅历十分丰富,有过苦难,也把握住了一些难得的机遇,正是这二者成就了金庸。金庸在《神雕侠侣》的创作过程中,也无意间使其中的英雄人物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着重重苦难,但又能遇到别人无法遇到的机会。
《神雕侠侣》从1959年5月20日起在金庸一手创办的《明报》创刊号上开始连载,并配有大幅插图,这部小说写了两年多,刊载历时近三年。
《神雕侠侣》封面目录
第一回 风月无情
第二回 故人之子
第三回 投师终南
第四回 全真门下
第五回 活死人墓
第六回 玉女心经
第七回 重阳遗刻
第八回 白衣少女
第九回 百计避敌
第十回 少年英豪
第十一回 风尘困顿
第十二回 英雄大宴
第十三回 武林盟主
第十四回 礼教大防
第十五回 东邪门人
第十六回 杀父深仇
第十七回 绝情幽谷
第十八回 公孙谷主
第十九回 地底老妇
第二十回 侠之大者
第二十一回 襄阳鏖兵
第二十二回 危城女婴
第二十三回 手足情仇
第二十四回 惊心动魄
第二十五回 内忧外患
第二十六回 神雕重剑
第二十七回 斗智斗力
第二十八回 洞房花烛
第二十九回 劫难重重
第三十回 离合无常
第三十一回 半枚灵丹
《神雕侠侣》封面第三十二回 情是何物
第三十三回 风陵夜话
第三十四回 排难解纷
第三十五回 三枚金针
第三十六回 生辰大礼
第三十七回 三世恩怨
第三十八回 生死茫茫
第三十九回 大战襄阳
第四十回 华山之巅
附录易经、阴阳与术数
后记[6]
《神雕侠侣》主人公——杨过主角
杨过、小龙女
古墓
李莫愁、孙婆婆
郭靖一家
郭靖、黄蓉、郭芙、郭襄、郭破虏、武敦儒、武修文、黄药师、曲傻姑
丐帮
耶律齐、耶律晋、耶律楚材、耶律燕、完颜萍、鲁有脚、彭长老、瘦乞丐
全真教
丘处机、王处一、尹志平、王十三、甄志丙、郝大通、孙不二、刘处玄、赵志敬、祁志诚、李志常、王志坦、崔志方、张志光、皮清虚、姬清玄、周伯通
少林寺
觉远大师
其他人物
武三通、武三娘、朱子柳、点苍渔隐、一灯(段智兴)、欧阳锋、子聪、人厨子、张君宝、金轮法王、达尔巴、霍都、洪七公、马钰、小棒头、大头鬼、马光佐、小王将军、鹿清笃、申志凡、王惟忠、公孙止、陆立鼎、陆展元、何沅君、陆无双、陆二娘、程英、无常鬼、天竺僧、少妇、公孙绿萼、冯默风、讨债鬼、史伯威、史仲猛、史叔刚、史季强、史孟捷、圣因师太、尼摩星、潇湘子、尹克西、吕文德、刘瑛姑、吊杀鬼、百草仙、阿根、宋德方、陈大方、宋五、侯通海、沙通天、彭连虎、灵智上人、张一氓、陈老丐、张二叔、林朝英、忽必烈、丧门鬼、狗头陀、青灵子、洪凌波、柔儿、俏鬼、笑脸鬼、鄂尔多、萨多、陆冠英、程遥迦、韩无垢、童大海、韩老、雷猛、裘千尺、蒙哥、煞神鬼、催命鬼、蓝天和、裘千仞、樊一翁、藏边五丑。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出生于浙江海宁,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7]
金庸1944年,金庸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
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
1952年,金庸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
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1996年至1997年,金庸担任全国人大常委香港筹委会委员。
1998年,金庸获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
2000年,金庸获香港大紫荆勋章。
2009年9月,金庸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8]
《神雕侠侣》位居武汉大学2017年图书借阅排行榜第一位。
《神雕侠侣》封面风月无情说开头
比较一下《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两部小说的回目,是一件有趣味而又有意义的事情。
两部小说都是四字回目,且又都是四十回,然而《射雕英雄传》中多的是“大漠风沙”、“弯弓射雕”、“洪涛群鲨”、“荒村野店”、“轩辕台前”、“铁掌峰顶”、“大军西征”、“是非善恶”等回目;而《神雕侠侣》则多用“活死人墓”、“玉女心经”、“白衣少女”、“礼教大防”、“绝情幽谷”、“意乱情迷”、“洞房花烛”、“情是何物”、“生死茫茫”等回目。
1976年,罗乐林、李通明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最后一回是《华山论剑》,《神雕侠侣》最后一回目名为《华山之巅》。看起来极为相似,都是述华山论剑之故事,然而实际上则完全不同。《射雕英雄传》一书叙及郭靖、黄蓉在“华山论剑”之后,赶赴襄阳共举义旗,而后恰在“大义灭亲”之际,闻成吉思汗之死讯。
小说的最后写道:当晚成吉思汗崩于金帐之中,临死之际,口里喃喃念道:“英雄,英雄······”想是心里一直琢磨着郭靖的那番言语。
郭靖与黄蓉向大汗遗体行过礼后,辞别拖雷,即日而归。两人一路上但见骷髅白骨散于长草之间,不禁感慨不已,心想两人鸳盟虽谐,可称无憾,但世人苦难方深,不知何日方得太平。
全书结束,读罢尚有那股大漠英雄,射雕猛士之余韵,尤见作者心忧黎民,悲天悯人之气萦绕心间,回荡不已。
《神雕侠侣》封面金庸介绍修订版本
武侠小说的故事不免有过分的离奇和巧合,我一直希望在小说中所写的,武功可以事实上不可能,人的性格应当是可能的。杨过和小龙女一离一合,其事甚奇,似乎归于天意和巧合,其实却须归因于两人本身的性格。两人若非钟情如此之深,决不会一一跃入谷中;小龙女若非天性恬淡,再加上自幼的修炼,决难在谷底长时独居;杨过如不是生具至性,终于还是同穴而葬。世事遇合变幻,穷通成败,虽有关机缘气运,自有幸与不幸之别,但归根结底,总是由各人本来性格而定。
神雕这种怪鸟,现实世界中是没有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有一种“象鸟”(Aepyornistitan),身高十尺余,体重一千余磅,是世上最大的鸟类,在公元1660年前后绝种。象鸟腿极粗,身体太重,不能飞翔,象鸟蛋比鸵鸟蛋大六倍。我在纽约博物馆中见过象鸟蛋的化石,比一张小茶几的几面还大些,但这种鸟类相信智力一定甚低。
《神雕侠侣》修订本的改动并不很大,主要是修补了原作中的一些漏洞。
一九七六年五月
新版《神雕侠侣》修改重点
1、采用的版本为公元2003年金庸新修版神雕侠侣,是张纪中版神雕侠侣的剧本,2006版神雕基本上参照2003年新修版的神雕,而不是1959原版神雕,里面的内容和1959原版神雕相差甚多。
2、把尹志平一化为二角色改为虚构人物“甄志丙”,原版是尹志平。
3、第六回中,大幅补写小龙女和杨过在古墓中修炼《玉女心经》的过程,龙、杨二人习练后产生心情变化,杨过情不自禁欲吻小龙女,原版内并未有露骨大胆的描写。
4、增补李莫愁对小龙女说出当年陆展元如何抛弃她的言语,原版无。
5、解释郭靖、黄蓉夫妇何以对穆念慈母子不闻不问、何以对投入全真教的杨过不闻不问,原版无。
6、大幅度增加杨过与小龙女谈情说爱的对话场面,在新补稿中,小龙女对杨过更加热情、更爱撒娇,喜乐不禁,原版小龙女没有。
7、以长达数页的篇幅,批注《神雕侠侣》中心主轴“师生恋”,原版无。
8、增补郭襄与金轮国师之间的互动:如蒙古军中,国师如何待之如亲女,疼爱有加;郭襄正式拜国师为师,学习瑜伽密乘;国师见郭襄跳崖,伤心落泪;国师不忍把郭襄绑赴高台,最终舍命救郭襄。大幅改变金轮国师对郭襄的态度,也改变了国师的结局,原版金轮法王被杨过用黯然销魂掌所杀,并且血肉飞溅。
9、增补郭襄对杨过的感情心理描述:如希望自己是“大龙女”,在终南山先遇到杨过······原版郭襄选择放手,选择放弃、祝福。新修版比原版更加突出郭襄对杨过的感情,郭襄希望能像小龙女一样与杨过在一起,同时映射郭襄一生未嫁的原因。
杨过小龙女原创画集杨龙二人从出场直到全书三十二章,是一个个性不断发展,形象不断丰满的过程。两个人从开场一个满身痞像到后来专一深情,一个冷漠如霜到后来通彻明悟,一个是走向成熟的过程,一个是个性解放的过程,两人的形象都难以用单一的词语来形容。杨过亦正亦邪侠义为怀,他一方面狂放不羁,一方面对爱情执著,矢志不渝;小龙女本来修的无喜无哀,爱上杨过之后天性慢慢显露,对世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二人从古墓修习武艺,到大胜关的相聚,到绝情谷相认,到襄阳城共同对抗蒙古人,再到终南山重阳宫力战群魔,拜堂成亲,古墓里洞房花烛,最后又到绝情谷生死离别,也将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变的慢慢理解了情爱,理解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将一个平淡如水的少女变的慢慢起了涟漪,直到波涛汹涌,爱情像潮水般涌进她的心窝;从此二人开始视对方为自己的性命,直到情愿为对方赴死,二人至情至性的形象到这里全部可见。
小说中的另一对极端对比便是绝情谷主公孙止与其元配铁掌莲花裘千尺。究其原因则实质上源于裘千尺与公孙止二人的性格与人品及其意志与修为的低下。裘千尺的凶蛮与雌威管束固然使公孙止难以久伏而生厌恨之心,而裘千尺对于公孙止的情妇(公孙止对她未必有情,只是相对调剂耳)固然是过于狠辣,而公孙止的报复却也未免过于阴鸷狠辣令人发指。公孙止自从遇到小龙女之后,对小龙女之爱固痴,然而其情欲与占有的成分毕竟远胜于真心真情之奉献。而自欲娶小龙女而不可得,抑制已久的情欲突然如堤防溃决,不可收拾,以他堂堂武学大豪的身份竟致出手去强夺完颜萍,已与江湖上下三滥的行径无异。至于后来见李莫愁美貌又私欲相亲,而不惜以再度残害亲生女儿为代价,如此可以说是人性丧失了。最后终于被裘千尺所诱而一同葬身于厉鬼峰上的百丈洞穴之中(此处正是裘千尺被囚之处),真可以说得上是殊途而同归了。说到底,未必是情、性乃至欲所至也,这乃是各人个性的根本表现,在更深的一层上,亦正是人性的永恒的悲剧之一幕。
小说中另有一幕悲喜剧,那就是武三通的两个儿子武敦儒、武修文兄弟二人同时爱上了郭芙,不能自禁不能自已,以至于骨肉相残,欲图你死我活之一搏。幸得杨过谎言真功解救之后,忽尔发现天良之中的手足之情。并且碰上了完颜萍、耶律燕时,竟尔分别投缘,终于以大团圆结束。这个故事一时叫人难以解说,或愿为武氏兄弟庆幸,或转而为武氏兄弟为此快速地移情别向而感到某种伤怀。实则正如小说中所写的那样:武氏兄弟和郭芙同在桃花岛自幼一齐长大,一来岛上并无别个妙龄女子,二来日久自然情深,三则郭芙虽智不达而心不惠,然而在少年眼中却娇艳异常、美貌无比,若要两兄弟不对郭芙钟情,反而不合情理。后来之所以情变,那首先是忽然听到郭芙的绝情无义至气丧心灰,其次则是海阔天空,有缘千里来相会,碰上了完颜萍与耶律燕这等或是楚楚可怜而温柔斯文,或是明丽动人而豪爽和气,而不似郭芙之“扭扭捏捏尽是小心眼”及“每日里便是叫人怄气受罪”。这一故事便似悲似喜,如此收场。有趣的是,郭芙也几乎同时发现了耶律齐,而终于不必再面临武氏兄弟的艰难的抉择。
《神雕侠侣》集文学性、艺术性、传奇性、趣味性于一身,表现了作者组织情节、运用语言、塑造人物的高度技巧。情节变化无穷,妙趣横生;叙述明晰流畅,人物对白极富个性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突出特色,主要人物言行事迹既不失传奇色彩,又符合个人性格特点,其中如杨过的偏激狂傲、洒脱不羁,小龙女的纯洁淡泊,无邪可爱,至真至纯,李莫愁的狠辣,公孙止的阴险歹毒等等,无一不栩栩如生,如临目前。
小说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性格各异、有血有肉的众人物形象,同时又以多样笔调刻画不同人物间的关系,因此作品呈现出一种脉络的丰硕质感。如作者书写杨过与小龙女间的爱情时笔调缠绵幽婉。而在描绘杨过与郭靖、等众江湖义士抗击金兵时笔调则是大气磅礴,其间始终激荡着“气吞山河”之壮士气魄。而且作者将众多各具个性的人物与多样的人物关系置于中国实有的金兵入侵大背景下,使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厚实感。在艺术表现上,全书以伏笔、悬念与突转等手法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作者善调动自然万物与人物细微心理活动相融合,从而营造神秘氛围,使读者在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领略传奇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