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丸处方来源于《威信医方集》回天再造丸方加减,清朝宫廷《丸散膏丹名药配本》收载,同仁堂代清宫太医制药时,处方工艺传入同仁堂成为古方,踞今已有几百年的生产历史。
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舒筋止痛,镇静安神,清热熄风。
以十全大补方为基础,再加附子等温补气血,以达培本扶元之效。
麻黄 、防风 、羌活 、细辛等祛风散寒以解肌表受入之风寒;
地龙 、僵蚕 、天麻 、全蝎 、蕲蛇等平肝熄风,祛风通络;
桑寄生、油松节、威灵仙等祛风湿利关节;
天竺黄、牛黄、朱砂等祛风化痰、镇静安神;
再配以行气药沉香、香附、檀香等,理血药三七、血竭等,使其顺血行,活血散瘀,即使补而不滞,又达血行风自灭之功。
方中还有芳香开窍之物麝香、冰片,使药物迅速到达病所,更好地发挥疗效。
临床常用于证属气血不足、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偏瘫、半身不遂以及肝肾不足、寒痰阻痹所致类风湿关节炎等。
对中风引起的诸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因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血管畸形,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所造成的失语、偏瘫、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大小便失禁、肢体拘挛、疼痛等症。同时对治疗癫痫、脑炎、脑膜炎、脑结核、脑外伤等引起的脑神经障碍等也有一定的疗效。治疗脑中风时每次一丸,每日二次。治疗其它病症时应按医生指导服用。
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损伤脏腑,气血不和引起: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痰壅气闭、左瘫右痪、半身不遂、手足拘挛、筋骨疼痛、步履艰难
临床对中风(中经络)证属气虚血瘀型患者进行治疗,显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100%,且对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痰涎壅盛均有较好的疗效。再造丸治疗历节风(关节炎),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风寒阴络型,显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3.3%,并对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等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1)有一定程度的抗凝血作用,改善微循环,有舒张血管的作用。
2)对关节肿痛、行动障碍、肢体瘫软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蜜丸剂:9g/丸,内服,1丸/2次/天。
孕妇忌服。
蕲蛇 人参 威灵仙 三七 天麻 牛黄
祛风化痰,舒筋活血。
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损伤脏腑,气血不和引起:口眼歪斜、言语不清、谈雍气闭、左瘫右痪、半身不遂、手足拘挛、筋骨疼痛、步履 艰难
再造丸处方来源于《威信医方集》回天再造丸方加减,清宫廷《丸散膏丹名药配本》收载,同仁堂代清宫太医制药时,处方工艺传入同仁堂成为古方。据清内脉案记载:光绪十一年正月二十六日,御医李德昌拟再造丸方供慈喜太后活务在、通络、祛风,踞今已有几百年的生产历史。并在1983年整顿品种中,被纳入到《北京市药品标准》(1983年版)保密本的第25页。
再造丸配伍合理,多面兼顾,以补气养血、祛风除湿、散寒通络、行气降逆、活血化瘀、清心化痰、熄风解痉、清热益阴、通窍安神等多种药物组成。该处方比部颁同名处方多山头号血,意在使该药活血散瘀通络功能更加显著,另本方还选用了质量较优的於术配白术。
临床对中风(中经络)证属气虚血瘀型患者进行治疗,显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100%,且对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痰涎壅盛均有较好的疗效。再造丸治疗历节风(关节炎),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风寒阴络型,显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3.3%,并对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等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1.再造丸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微循环的影响 实验主要观察再造丸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液度、血浆粘度、血细胞压积和血浆热沉蛋白(主要为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对大鼠凝血变学指标:凝血时间、凝血粘度上升率、凝血量大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再造丸表现了一定程度的抗凝血作用,药物虽未显著改善血液流变性质(血液与血浆粘度),但对微循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提示该药有舒张血管的作用。
2.再造丸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再造丸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明显减轻继发性炎症病变的程度和减少继发性炎症动物的发生数。实验结果提示本品对关节肿痛、行动障碍、肢体瘫软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再造丸急性毒性实验 给药剂量相当于临床一日部药量的104倍,连续观察七天,小鼠服药后行为、外观正常,未有死亡及其他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