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崖爬藤

西双版纳崖爬藤

拉丁学名 TetrastigmaxishuangbannaenseC.L.Li
植物界
海拔 600-1100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叶为鸟足状5-7小叶,小叶椭圆形或倒卵椭圆形,长7-13厘米,宽4-7.5厘米,中央小叶与侧生小叶近相等或略短于中央小叶,顶端急尖或骤尾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每侧有3-5个锯齿或牙齿,齿细小,有时极不明显,上面绿色,干时灰褐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无毛;侧脉3-5对,网脉不明显;叶柄长6.5-9厘米,中央小叶柄长2-4.5厘米,侧生小叶柄长0.5-1.5厘米,侧生小叶总柄长2-4厘米,无毛。花序为二歧聚伞花序,长约7厘米,腋生,总梗长约2.8厘米,无毛;花蕾椭圆形,高2.5-3毫米,顶端圆形;萼碟形,边缘呈波状浅裂,外面无毛;花瓣4,长椭圆形,高2-2.5毫米,顶端呈风帽状,外面无毛;雄花中雄蕊4,花药长椭圆形;花盘在雄花中明显,微4裂。果近球形或梨形,直径0.8-1厘米;种子圆球形,表面有网状皱纹,背面中棱脊下凹呈沟状横贯种子,腹面中棱脊中部以上呈沟状,下部微突出,两侧洼穴呈沟状从中部斜向两侧伸展。[1]

生长习性

花期8月,果期10月至翌年4月。[1]

分布范围

产云南。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西双版纳。[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