馊主意

馊主意

中文名 馊主意
拼音 sōuzhǔyì
典籍 华山《鸡毛信》
目录导航

名词解释

馊主意 sōu zhǔ yì

指不高明的办法。[1]

引典

华山 《鸡毛信》:“这黑狗子馊主意还不少哩。”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十二章:“你快走吧,别给我出馊主意了!”宗福先贺国甫 《血,总是热的》:“谁给你出的馊主意?”

历史故事

北宋庆历年间,四川有一种罗江狗忠勇无比,有言官就出主意以此狗替代宫中卫士,以减少开支。

南宋时,因为天旱无雨,有大臣奏请皇帝禁止天下宰杀鸭鹅,理由是鸭和鹅都需要水,如果人间存在着大量鸭鹅,老天爷考虑到它们的生存需要就会酌情尽快下雨。

雍正年间,为了提高人口出生率,一位言官出了一个馊主意,强令尼姑还俗,结婚生子;凡有民女二十未嫁的地方,政府一定要提供速配服务。这些主意都够“雷人”的,所幸当时朝廷还有几个明白人,馊主意没被采用。

当年鸦片战争时,清军统帅奕山守广州城,害怕英军的火枪大炮,有高人就给他出馊主意,让他多准备狗血、猪血,待英军攻城时,可用此污秽之物御敌,使其枪炮无效。最后结果,当然是清兵一败涂地,留下千年笑柄。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