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电影

中文名 演唱会电影
历史 在20世纪80年代
目录导航

简介

演唱会电影历史由来已久,尽管大部分乐队巡演时随行跟拍的纪录片因为不会在银幕上放映,严格来说而未能算在此列,有票房记录的在20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就有。

但这些电影过去大多是演唱会的衍生产品,也无法通过商业影院大范围放映而盈利,胜在制作成本也较低,目前(2013年)全球票房前十名里的演唱会电影,成本从100万美元(如《闪耀光芒》)到1300万美金(如《贾斯汀·比伯:永不言败》、《U23D》)不等。  

与传统电影区别

和传统电影不同,演唱会电影没有剧情,全片基本上只有音乐和演唱会现场,无论是筹拍还是发行上映,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制片方需要针对媒体、影院甚至是发行公司做很多沟通工作。

现状

首部华人演唱会电影

2011年,制作单位曾集结五月天44场演唱会的精华,并通过简单的故事串场,打造出了华人首部3D演唱会电影《追梦3DNA》。由于影片镜头大多取自演唱会,加上五月天本身的号召力,影片还未上映就已通过赞助以及版权销售等基本收回成本,在中国大陆上映后也轻松收获3000万元票房。

外国

在欧美影音界,演唱会电影能赚钱已成为音乐圈里的共识。虽然很难看到票房过亿美元的演唱会电影,但是从成本的角度考虑,投资回报率却是极高的。如2011年,贾斯汀·比伯的《永不言败》演唱会电影的北美票房高达7302万美元,可这部电影的成本却仅为1300万美元,净利润高达2000万美元。

英国偶像组合单向乐队的《单向乐队:这就是我们》上映第一周,就以1700万美元的票房成绩问鼎北美票房冠军。韩国女子团体KARA也曾自己的3D演唱会电影。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