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谱

食谱

注音 ㄕˊㄆㄨˇ
名称 食谱
词性 名词
释义 有关食物调配和烹调方法的书册或单子;指开列日常饭菜名目的单子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食谱食谱(3)词语:食谱

拼音:shí pǔ 注音:ㄕˊ ㄆㄨˇ

英文:1.Bill of fare、2.Cookbook、3.Cookery、4.Bookmenu、5.Recipe

词语释义

食谱食谱(3)1. 有关食物调配和烹调方法的书册或单子。

2. 指开列日常饭菜名目的单子。[3]

词语出处

食谱食谱(4)清赵翼 《真州萧娘制糕最有名以作六绝句》之四:“一技成家动贵游,遂凭食谱姓名留。”

李季 《周总理啊大庆儿女想念你》诗:“ 总理 呵,吃饭你要亲自定食谱:高粱米、芸豆、窝窝头。”[4]

词语例句

艺术字食谱艺术字食谱(7)她一再研读食谱,就象钻研科学一样地钻研烹调。

当你照食谱做这菜时,要多用奶油。

中午吃的又是冷粥,晚上才有热粥吃,我伯伯的食谱就是粥和一点啤酒。

均衡的食谱是防止营养不良的保证。

富含洋葱类食物的食谱会使得患前列腺癌的风险降低一半。

与达拉斯烹饪食谱截然相反的另一面是其具有乡土气息的地方饮食(杰奎琳·弗雷德里希)。

严格的食谱仅对少数人适用。

这道食谱适合搭配冰激凌。

你认为她吃减肥食谱好吗?[5]

食谱特点

经过科学分析,按照某一对象的类别或系统,采取表格或其他比较整齐的形式,编辑起来供人参考的,日常饮食方面的书或手册。

食谱的制作有四个特点:

1、灵活多样性:食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食物搭配;

2、科学有效性:食谱的出现可以帮助人们迅速寻找到自己需要的食物;

3、历史价值性:古老的食谱拥有相当的收藏价值,是珍贵的历史财富;

4、辨认方便性:不会糊弄的把食物搭配错误,已辨清楚。

现代食谱

* 菜肴名称 、* 烹调时间 *、 预备材料 、* 预备厨具 、* 制作步骤 、* 菜肴卡路里含量 、*营养成分 、*备注 、* 制作及其成品图片 、*简单介绍此材的制作工程 、*预告下一次要准备的食材

瘦身食谱

四大法则

1、营养均衡、时间固定,建立一日三餐的好习惯:最有效率的减肥法还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早上可以选择能够转化成能量的碳水化合物、晚上则选择可被身体细胞利用的蛋白质、睡觉前两小时不要进食。

2、注意主菜与配菜的选择:若是主菜采用油脂较多的烹调法、配菜最好是用烫的或是用煮的。相反的若主菜不含油脂,则有点油脂的配菜则无伤大雅。若是毫不留心主配菜的搭配,则可能不小心摄取过多的脂肪。

3、确实了解摄取主食的卡路里:相较于面包,米饭与乔麦面是比较好的选择。尤其是米饭,一粒一粒慢慢吃,能够拉长进食时间,增加饱足感。

4、饮料经常是减肥的死穴,要特别注意:减肥期间饮料一定要选择无糖、无奶油的饮料,果汁最好也不要喝,利用水与茶来补给水分。当然高热量的酒精饮料也是一定要避免的。

瘦身食谱 

酸辣章鱼炒饭

材料:

新鲜章鱼300g、番茄1个、洋葱1个、椰菜1/6棵、盐1茶匙、鸡精少许、辣椒粉1勺半、橄榄油1茶匙、蒜1片。

做法:

1、将新鲜的章鱼洗净后,切块备用。洋葱、番茄等其他蔬菜类食材洗净,也切块。

2、在平底锅中加点橄榄油和蒜片爆香,炒一下洋葱,然后放入椰菜也炒一炒。

3、等蔬菜都变软,就放入章鱼,开大火爆炒,令表面的颜色变了就放入番茄。

最后加点辣椒粉、盐和鸡精调味,稍微释出点酱汁即可。

甘菊热牛奶

材料:

牛奶150-200cc、甘菊、蜂蜜少量。

做法:

1、将牛奶倒入小锅中,用大火稍微加热,不要煮到沸腾。

2、在杯中放入甘菊,倒入加热后的牛奶冲泡,待牛奶稍微降温,加入少量的蜂蜜来调味。

生姜红茶

在泡红茶的时候,加上点生姜末,不仅可以燃脂还可以暖胃!

肉桂红茶

在泡红茶的时候,撒上一点肉桂粉,低糖又低卡。

肉桂多士

在切片面包上涂上肉桂粉,可以减少糖分的摄入。

肉桂香蕉

将香蕉切成厚块,在上面撒上香蕉,或者伴着酸奶吃。

姜黄米饭

材料:白米、姜黄1茶匙半、月桂叶2片、盐少许、橄榄油1勺。

做法:

1、将白米洗净,并隔掉多余的水分。

2、在电饭锅中翻入洗干净的白米,并加入姜黄、盐、橄榄油、月桂叶等材料,搅拌均匀后,加水煮熟即可。

食谱举例

菜谱举例

东坡肉

材料 : 猪肉1000克、 生姜4片、 香葱50克。

调料A:冰糖80克、 生抽70ml 、老抽1/4小匙、花雕酒50ml、 清水600ml。

东坡肉东坡肉调料B:花雕酒30ml 、大红枣6颗。

教你如何制作东坡肉更美味

1.首先选肉要选肉厚,多层次,肉质紧致的带皮五花猪肉。将猪肉切成40mmx40mm的方块,并用粗棉绳绑成十字结,扎口朝下。

2.平底锅内放半碗油,将肉皮朝上,中小火慢慢煎出油脂,取出肉块备用。

3.取一大砂锅,锅底铺上一张竹篾。(这样防止肉块烧焦)

4.在锅底垫上香葱及姜片。将煎好的肉块平铺在锅里。

5.炒锅内放入80克冰糖及50克清水,小火烧至冰糖溶化。锅内冒烟,冰糖转为深褐色。

6.放凉后加入清水50ml,重新加热将糖色煮成褐色糖浆水。将生抽、老抽、糖浆水、花雕酒50ml加入锅内。

7.注入清水600ml,水量至猪肉的2/3位置,加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约60分钟。

8.约30分钟时,将猪肉翻转猪皮朝下继续焖制。约45分钟时再翻转过来,直制水份焖至只剩锅底位置。

9.将猪肉摆放在大碗内,倒入剩下的汤汁,放入剪开口的红枣,再倒入花雕酒30ml。

10.锅内烧开水,将肉放上加盖大火蒸60分钟即可。

粟米龙眼粥

配方:粟米一千克、龙眼肉十五克、粳米五十克。功效:补心肾,益腰膝。

应用:适用于心肾精血不足、心悸、失眠、腰膝酸软等症。

制法:

1.将粟米去壳,淘洗干净。

2.将硬米淘洗干净,放入铝锅内,加入粟米、龙眼肉,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熬熟,加入白糖搅匀即成。

服法:作早晚餐食用。

禁忌:与杏仁同食,令人吐泻。

强肾狗肉汤

配料:狗肉五百克、菟丝子七克、附片三克、葱、姜、盐、味精适量。

制法:狗肉洗净切块,置入锅内焯透,捞出待用,姜切片,葱切段备用。锅置火上狗肉、姜入内煸炒,烹入绍酒炝锅,然后一起倒入沙锅内,同时菟丝子、附片用纱布包好放入沙锅内,加清汤、盐、味精、葱大火煮沸,改用文火炖两小时左右,待狗肉熟烂,挑出纱布包,即可食用。

功效:暖脾胃,温肾阳。

丝瓜西红柿粥

配料:丝瓜五百克、西红柿三个、粳米一百克、葱姜末、盐、味精适量。

做法:丝瓜洗净去皮,切小片西红柿洗净切小块备用。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置火上煮沸,改文火煮至八成熟,放入丝瓜、葱姜末、盐煮至粥熟,放西红柿、味精稍炖即成。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生津除烦。(患有痤疮的人可长期食用)

酸辣鱼头煲

用料:三文鱼头1个,重约450克、洋葱150克切片、椰汁半杯、冬荫功汤包1包、煮冬荫功汤的汤包、西红柿3个,去皮去核切片。

调味:糖3/4茶匙、盐适量。

制法:

1.鱼头切开边(太大的鱼头切为4件),洗净控干水,洒少许胡椒粉腌5分钟,沾一层很薄很薄的生粉,抹在鱼头上

2.烧热锅,3汤匙下油,放下鱼头,用慢火煎至微黄色,盛起。

3.烧热锅,l汤匙下油,放洋葱、西红柿略爆,下冬荫功汤包及椰汁,用筷子或木勺子搅动,使汤包溶化,加水2杯半煮滚,不要加盖,用中慢火煮10分钟,待汤料出味,下调味及鱼头煮至熟,约煮10分钟,煮时要翻动,无需加盖,原煲上桌。

粥谱举例

月子滋补的佳品—黑米粥

黑米是由禾本科植物稻经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类特色品种。用黑米熬制的米粥清香油亮,软糯适口,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因此被称为“补血米”、“ 长寿米”;中国民间有“逢黑必补”之说。黑米外表墨黑,营养丰富,有“黑珍珠” 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誉。

黑米红豆粥

材料:黑米、红小豆适量、煮粥用的白米少量。

做法:把上物混合在一起,用清水洗净,然后加入适量凉水,把火开到最大。煮开以后十分钟,把火降至中小,再煲个一小时。最后,把火降到最小,盖上锅盖半到一小时就好。煲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粥过于粘稠,得添加适量水。煲好以后,趁热盛到碗里,加适量白糖,超级营养爽口。

黑米薏仁八宝稀饭

材料:黑米一两、 薏仁一两、糯米一两、粳米一两、花生仁适量、红枣适量、 无芯白莲适量、白芝麻适量。

做法:先将黑米、薏米、无芯白莲、红枣洗净,用水浸泡开 ;后将它们入锅水先煮开,再放入糯米、粳米、花生仁、白芝麻煮开后改用小火煮至近粘稠状,盖好盖,闷一段时间,即成美味黑米粥。喜爱 甜食者可放入蜂蜜,也可与菜同吃。此粥营养价值高,是四季进补的佳品。

八宝黑米粥

材料:八宝,即莲米、薏仁、 芡实、花仁、桃仁、百合、蜜樱桃、瓜元、红枣等八种原料。

做法:薏仁、桃仁去皮切丁,瓜元切丁,红枣去核,莲米、薏仁、芡实、花仁 、百合用水涨发待用;黑米用清水洗净,加少量紫糯米放入锅中,加清水烧沸,将八宝料放入,移小火上煮约二小时,煮时注意不时用勺搅动,以免煳锅,待质浓糯软时放入压碎的冰糖,糖溶化后装碗即成。粥色紫黑,质软糯,味甜香。具有滋补食疗的作用,为一种营养食品。

牛奶黑米粥

原料:牛奶250毫升、黑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黑米淘洗干净,加入适量水,放入锅中浸泡2—3小时,然后中火煮至粥快熟时,加入牛奶、白糖煮熟。每日2次,早晚空腹温热服食。此粥具有益气、养血、生津、健脾胃的作用,适用于产后、病后以及老年人等一切气血亏虚、脾胃虚弱者服用。

黑米食疗作用

黑米味甘、性温;有益气补血、暖胃健脾、滋补肝肾、缩小便、止咳喘等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体虚乏力、贫血失血、心悸气短、咳嗽喘逆、早泄、滑精、小便频等患者食用。

长高食谱

让孩子长高的食谱

1 、虾皮碎菜蛋羹

虾皮碎菜蛋羹虾皮碎菜蛋羹原料:虾皮5克、小白菜50克、鸡蛋1个、 调味品等。

制作:一是用温水把虾皮洗净泡软,然后切得极碎;二是将小白菜洗净略烫一下,然后也切得极碎;三是将虾皮、菜末与打散的鸡蛋相混匀,少加水;四是加少许调味品,上锅蒸,或以 微波加热3-5分钟。

营养功效:虾皮含有丰富的钙和磷,是很好的食品,应该让孩子从小接受。小白菜经汆烫后可以去除部分草酸和植酸,将更有利于钙质的吸收,鸡蛋的好处就不必说了。这样一份蛋羹,至少能满足6个月大的宝宝全天蛋白质需要量的30%,钙质需要量的10%,为孩子的骨骼发育添砖加瓦。

2、汆肝肉小丸子

原料:鸡肝、鸡肉各20克、 南瓜50克、半个蛋清、葱末、 姜末、盐等。

制作:一是鸡肉去筋膜与鸡肝一道切成茸;二是加盐、葱末、姜末、半个蛋清后向一个方向搅拌,作成小肉丸;三是将南瓜切碎,下油锅略炒,添水烧开后,下入肉丸,浮起即熟。

营养功效:一个一个富含多种维生素、脂肪和蛋白质的小丸子,会让宝宝长得更茁壮。尽管是动物性原料,但是非常软嫩好消化,一般10个月以上的孩子都可以顺利地接受它。

3 、鱼泥烩烂面

原料:去骨鱼肉20克、鸡汤一碗、西红柿半个、龙须面25克。

制法:一是将西红柿去皮切小块,鱼肉加盐捣烂;二是烧热底油,炒西红柿,然后加入鸡汤,调味;三是待汤滚后下入面条,再开后,调小火,下入鱼泥,慢慢熬一熬,闻到鲜香味道了关火。

营养功效:鱼肉不仅可以让宝宝长高,还有利于他们的 大脑发育,变得更聪明。寻常的烩面也能补充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脂肪。

4 、黄芪猪肝汤

原料:黄芪30克、五味子3克、新鲜猪肝50克、新鲜猪腿骨500克。

制法:一是先将猪肝用清水洗净,切成片;二是将猪腿骨用清水洗净、打碎,与黄芪、五味子一起放进沙锅内,加适量清水,先用旺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煮1小时,再滤去骨渣和药渣;三是将猪肝片放进已煮好的猪骨汤内煮熟,加进味料调味,吃猪肝喝汤。

营养功效:每100克猪肝中含有蛋白质21克、钙11毫克、 磷270毫克,以及多种维生素。猪腿骨也含有钙、磷、镁、铁、钾等多种无机元素,配以黄芪、五味子,有利于蛋白质、钙、磷等成分的吸收,对小儿长骨的发育甚为有利。

5、鸡肝蛋皮粥

鸡肝蛋皮粥鸡肝蛋皮粥原料:新鲜鸡肝50克、新鲜鸡蛋一个、大米100克。

制法:一是先用清水洗净大米,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清水煮粥,至大米开花时为度;二是将鸡肝洗净、剁泥,用香油适量炒热,备用;三是鸡蛋去壳打匀,放锅内加少许香油制成蛋皮,切碎。与热鸡肝一起放进粥内,煮至粥稠,待温,加味料调味食用。每天喂食2-3次。

营养功效:每100克鸡肝中含蛋白质18克、钙21毫克、磷260毫克及丰富的维生素A。鸡蛋则含有婴幼儿成长需要的卵蛋白和卵球蛋白,以及丰富的钙、磷等无机盐。

6、猪骨菠菜汤

原料:新鲜猪脊骨250-500克、菠菜150-200克。

制法:用清水洗净 猪脊骨,砍碎,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清水,先用旺火,后用文火煮2小时,然后将洗净的菠菜放入汤中,再煮10分钟,待温,加入味料调味,饮汤吃菠菜。

营养功效:猪脊骨含有镁、钙、磷、铁等多种无机盐,菠菜中所含的酶,对胃及 胰腺的分泌功能有良好的作用。本方是补充镁、铁、钙、磷等无机元素的较好汤水。

育儿食谱

碎菜<适宜7个月以上婴儿食用>

【主料】: 油菜(菠菜、白菜也可)300克。

【辅料】: 植物油40克、花椒面少许、酱油10克、味精3克、精盐6克。

【制法】:

1、将菜洗净,切碎待用。

2、锅内加入油,热后,下入花椒面、酱油炸锅,随即放入碎末,用旺火急炒,待菜烂时,放入精盐、味精即成。

【特点】:色艳味美,营养丰富。

【制作关键】:此菜以绿叶菜为主,取其一种,也可几种合烹。操作时要先洗后切,旺火急炒。

蔬菜泥

【材料】:绿色蔬菜(也可用土豆、南瓜、菠菜等代替)10g、牛奶两汤匙、玉米粉1/5-1/4小匙。

【做法】:

1、将绿色蔬菜嫩叶部分煮熟后,磨碎、过滤,亦可省略。

2、取上述碎菜叶10-20克并加少许水至锅中,边搅边煮。

3、快好时,加入牛奶以及由1/5-1/4小匙玉米粉用一倍水调好的玉米粉水,继续加热搅拌,煮成泥状即可。

蜜红萝卜蜜红萝卜蜜红萝卜

【用料】: 红萝卜仔1杯、蜜糖1汤匙、牛油1茶匙。

【做法】:

1.红萝卜仔洗净切短或切片(大只红萝卜去皮洗净切片或切条形)。

2.把适量的水煲滚,放下红萝卜煲15分钟至粘,捞起沥干水,加入蜜糖及牛油拌匀即可进食。

【说明】: 以蜜红萝卜给小孩子做小食,有益健康。

【营养成分】: 新鲜蔬果不但能提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其他重要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而且也含有纤维质成分。

养颜食谱

冬季养生养颜的食谱

一、润肤止痒粥

功效:补血养肝,滋阴润燥,止肤痒。

适应症:皮肤干燥、搔痒脱屑、大便干燥等属肝肾不足者。

材料:炙首乌5钱、百合3钱、白果2钱、黄精5钱、红枣10颗、梗米(糙米)1杯、蜂蜜适量。(4-5天份)

做法:将炙首乌、黄精放入纱布袋内。 锅内加12杯水与上述药材、梗米熬煮成粥,待凉后加入蜂蜜调味后即可食用。

二、清蒸鲈鱼

适应症:这道菜味清淡,鲜美,适合脾胃虚弱,食少泄泻及易水肿的体质者。

材料:鲈鱼一条约1公斤、姜3-4片、调味料为盐及米酒各少许。

滋阴银耳羹滋阴银耳羹做法:鲈鱼去内脏、洗净,用盐及米酒抹匀、腌几分钟。 姜带皮洗净,切片或切成姜丝,铺于鱼上,放入电饭锅蒸即可。

三、滋阴银耳羹

功效:滋阴清热,益气养血。

适应症:适于疲倦少气,干咳少痰,口干舌燥,烦热多汗,大便干结等症状。

材料:沙参2钱、新鲜山药半斤、玉竹5钱、麦冬5钱、红豆1两、白木耳15克(干品)及适量冰糖。(4-5天份)

做法: 先将山药洗净,切块,白木耳泡软。 将沙参、玉竹和麦冬放入药袋中,加适量水熬煮约1小时,汤汁备用。 将红豆放入锅内,加水浸泡1小时,开大火煮滚,转为小火,煮10分钟后,熄火焖约1小时。 药汤开大火,加入红豆、山药及白木耳,煮滚后转为小火,熄火后焖约30分钟。

四、冬季养生茶:桑菊茶

功效:润肺止咳、清利头目。

适应症:为冬季常用养生抗感冒方,一般人均可食用。如果体质较虚寒,可减少绿茶冲煮时间,以免过于伤阳气。

材料:菊花20克、桑叶20克及绿茶15克。

做法:将这三样材料放入清水烧开,去渣,即可饮用。

食谱菜系

菜系分类

八大菜系指的是川菜、鲁菜、浙菜、粤菜、徽菜、闽菜、苏菜、湘菜,八大菜系中的四大菜系:山东菜、四川菜、江苏菜、广东菜。

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著名流派称作菜系。其中,鲁菜、川菜、苏菜和粤菜享称为“八大菜系”,加上京菜和鄂菜,即为“十大菜系”。本网刊就着重介绍“中国八大菜系”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如何发展和演变以及其特点,高超技法和著名代表菜。同时也略带介绍一下京菜和鄂菜。

鲁菜

鲁菜鲁菜八大菜系之首当推鲁菜,亦为四大菜系之首。

鲁菜的形成和发展与由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尚好有关。山东是中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境内山川纵横,河湖交错,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其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蔬菜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是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如胶州大白菜、章丘大葱、苍山大蒜、莱芜生姜都蜚声海内外。

水果产量居全国之首,仅苹果就占全国总产量40%以上。猪、羊、禽、蛋等产量也是极为可观。水产品产量也是全国第三,其中名贵海产品有鱼翅、海参、大对虾、加吉鱼、比目鱼、鲍鱼、天鹅蛋、西施舌、扇贝、红螺、紫菜等驰名中外。酿造业历史悠久,品种多,质量优,诸如洛口食醋、济南酱油、即墨老酒等,都是久负盛名的佳品。如此丰富的物产,为鲁菜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资源。

鲁菜历史极其久远。《尚书·禹贡》中载有“青州贡盐”,说明至少在夏代,山东已经用盐调味;远在周朝的《诗经》中已有食用黄河的鲂鱼和鲤鱼的记载,而今糖醋黄河鲤鱼仍然是鲁菜中的佼佼者,可见其源远流长。鲁菜系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尤其傍山靠海的齐国,凭借鱼盐铁之利,使齐桓公首成霸业。

贵州菜

贵州菜又称黔菜,由贵阳菜、黔北菜和少数民族菜等组成。大约在明代初期,贵州菜已经趋于成熟,许多贵州菜都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众所周知的宫保鸡丁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贵州名菜,它是清代咸丰年间,贵州平远人丁保桢的家厨所创,以旺火油爆鸡球加辣而食,如今已达到脍炙人口的境地。

选料认真

自古以来,厨师烹饪菜肴,对原料选择非常讲究,川菜亦然。它要求对原料进行严格选择,做到量材使用,物尽其能,既要保证质量,又要注意节约。原料力求包括调料的选用。许多川菜对辣椒的选择是很注重的,如麻辣、家常味型菜肴,必须用四川的郫县豆瓣;制作鱼香味型菜肴,必须用川味泡辣椒等。

刀工精细

刀工是川菜制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要求制作者认真细致,讲究规格,根据菜肴烹调的需要,将原料切配成形,使之大小一致、长短相等、粗细一样、厚薄均匀。这不仅能够使菜肴便于调味,整齐美观,而且能够避成菜生熟不齐、老嫩不一。如水煮牛肉和干煸牛肉丝,它们的特点分别是细嫩和酥香化渣,如果所切肉丝肉片长短、粗细、厚薄不一致,烹制时就会火候难辨、生熟难分。这样,你再有高超地技艺,也是做不出质高味美的好菜的。

合理搭配

川菜烹饪,要求对原料进行合理搭配,以突出其风味特色。川菜原料分独用、配用,讲究浓淡、荤素适当搭配。味浓者宜独用,不搭配;淡者配淡、浓者配浓,或浓淡结合,但均不使夺味;荤素搭配得当,不能混淆。这就要求,除选好主要原料外,还要搞好辅料的搭配,做到菜肴滋味调和丰富多彩,原料配合主次分明,质地组全相辅相成,色调协调美观鲜明,使菜肴不仅色香味俱佳,具有食用价值,而且富于营养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精心烹调

川菜的烹调方法很多,火候运用极为讲究。众多的川味菜式,是用多种烹调方法烹制出来的。川菜烹调方法多达几十种,常见的如炒、熘、炸、爆、蒸、烧、煨、煮、焖、煸、炖、淖、卷、煎、炝、烩、腌、卤、熏、拌、糁、蒙、贴、酿等。每个菜肴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烹制,必须依原料的性质和对不同菜式的工艺要求决定。在川菜烹饪带共性的操作要求方面,必须把握好投料先后,火候轻重,用量多少,时间长短,动作快慢;要注意观察和控制菜肴的色泽深浅,芡汁轻重,质量高低,数量多寡;掌握好成菜的口味浓淡,菜肴生熟、老嫩、干湿、软硬和酥脆程度,采取必要措施,确保烹饪质量上乘。

川菜烹制,在“炒”的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它的很多菜式都采用“小炒”的方法,特点是时间短,火候急,汁水少,口味鲜嫩,合乎营养卫生要求。具体方法是,炒菜不过油,不换锅,芡汁现炒现对,急火短炒,一锅成菜。菜肴烹饪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着高度的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创造能力。总之,川菜是历史悠久、地方风味极为浓厚的菜系。它品种丰富、味道多变、适应性强,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誉,以味多味美及其独特的风格,赢得国内外人们的青睐,许多人发出“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赞叹。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国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让川菜烹饪技艺这颗灿烂的明珠,放射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京菜

天子脚下,佳肴做工精良,在于北京菜品种复杂多元,兼容并蓄八方风味,名菜众多,难于归类。过去北京餐饮业中,山东馆最多,当时有所谓十大堂,即指庆丰堂、聚贤堂等堂字号;八大居,指同和居、砂锅居等居字号;八大楼,指东兴楼、致美楼、泰丰楼等楼字号;还有八大春,指庆林春等春字号,这些餐馆大多是山东风味. 到了满清时候因为北京城内海纳百川,拥有汉,满,蒙,回等各个民族。所以像艾窝窝,萨其马这种深受皇室喜爱的满族小吃流行于今。

豫菜

豫菜豫菜豫菜作为中原烹饪文明的代表,曾长期位居中国烹饪文化的主流,仰韶的彩陶、殷商的大鼎、洛阳周代宫廷的食制、北宋汴京饮食市场的繁华与经典书写了中原烹饪的文明,也是中国烹饪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历史过程。郑州、安阳、洛阳、开封这些古都与历史文化名城都是中国烹饪发展史中重要的里程碑。

虽然在南宋以后成为中国烹饪的地方帮派,但因地处九州之中,也就一直秉承着中国烹饪的基本传统:中与和。“中”是指豫菜不东、不西、不南、不北,而居东西南北之中;不偏甜、不偏咸、不偏辣、不偏酸,而于甜咸酸辣之间求其中、求其平、求其淡。“和”是指溶东西南北为一体,为一统,溶甜咸酸辣为一鼎而求一味,而求一和。中与和为中原烹饪文化之本,为中华文明之本。从中国烹饪之圣商相伊尹(开封人)3600年前创五味调和之说至今,豫菜借中州之地利,得四季之天时,调和鼎鼐,包溶五味,以数十种技法炮制数千种菜肴,其品种技术南下北上影响遍及神州,美味脍炙人口。随着河南经济的发展到一定阶段,餐饮业越来越兴旺,为豫菜重新复兴提供了新的契机.

鄂菜

伴鱼游四方 , 鄂菜”依托湖北独特的淡水渔业资源,在全国餐饮业中名声日隆,市场份额不断增大,已成为中国餐饮业中的一匹“黑马”。

沪菜

沪菜亦作本邦菜,以红烧、生煸见长,口味较重,善浓油赤酱,颇有家常风味。长期被认为是江苏菜系苏南风味的一种。

吸取了无锡、苏州、宁波等地方菜的特点,兼及西菜、西点之法,使花色品种有了很大的发展。菜肴风味的基本特点:汤卤醇厚,浓油赤酱,糖重色艳,咸淡适口。选料注重活、生、寸、鲜;调味擅长咸、甜、糟、酸。代表有红烧蛔鱼、糟钵头、生煸草头。

上海小吃是中国四大小吃之一,有蒸、煮、炸、烙,品种很多,最为消费者喜爱的,莫过于是:汤包、百叶、油面精。这是人们最青睐的“三主件”。此外还有生煎馒头、南翔小笼、三鲜小馄饨、海鲜馄饨、蟹壳黄等。

赣菜

作为中国美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数千年饮食文化的积淀。《后汉书》中的《豫章记》称江西“嘉蔬精稻,擅味八方”。唐初,王勃赴滕王阁举办的盛宴,兴奋之余赞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明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曾记载江西名菜“粉蒸肉”。赣菜,正是在继承历代“文人菜”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乡土味极浓的“家乡菜”。

赣菜由南昌、九江、赣南三大流派互相渗透交汇而成。赣菜虽然不在八大菜系之列,但独具特色。赣菜选料广泛、主料突出、注重刀工、制作精细,在烹饪中突出“原汁原味”。

在烹饪技法上,注重火候,以烧、焖、炖、蒸、炒为主。在原料选取上,崇尚绿色、生态、健康理念。江西生态环境很好,取自本土的原料都是绿色健康的,如鄱阳湖的藜蒿、井冈山的竹笋、军山湖的大闸蟹、余干的辣椒等。在味型上,以辣为主。与川菜的麻辣、湘菜的辛辣、鄂菜的酸辣不同,赣菜的辣是香辣、鲜辣,辣味适中,南北皆宜,具有广泛的适应群体。

闽菜

闽菜是以闽东、闽南、闽西、闽北、闽中、莆仙地方风味菜为主形成的菜系,以闽东和闽南风味为代表。

闽东风味:以福州菜为代表,主要流行于闽东地区。

闽菜闽菜闽东菜有"福州菜飘香四海,食文化千古流传"之称。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注重调汤;喜用佐料,口味多变,显示了四大鲜明特征:一为刀工巧妙,寓趣于味,素有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比较有名的菜肴如炒螺片。二为汤菜众多,变化无穷,素有"一汤十变"之说,最有名的如佛跳墙。三为调味奇特,别是一方。闽东菜的调味,偏于甜、酸、淡,喜加糖醋,如比较有名的荔枝肉、醉排骨等菜,都是酸酸甜甜的。这种饮食习惯与烹调原料多取自山珍海味有关。善用糖,用甜去腥腻;巧用醋,酸甜可口;味偏清淡,则可保持原汁原味,并且以甜而不腻,酸而不峻,淡而不薄而享有盛名。五大代表菜:佛跳墙,鸡汤氽海蚌,淡糟香螺片,荔枝肉,醉糟鸡。五碗代表:太极芋泥、锅边糊、肉丸、鱼丸、扁肉燕。

闽南风味:以厦门菜为代表,主要流行于闽南、台湾地区,和广东菜系中的潮汕风味较近。

闽南菜具有清鲜爽淡的特色,讲究佐料长于使用辣椒酱、沙菜酱、芥末酱等调料。闽南菜的代表有海鲜,药膳和南普陀素菜。闽南药膳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海鲜制作药膳,利用本地特殊的自然条件、根据时令的变化烹制出色、香、味、形俱全的食补佳肴。南普陀素菜出自千年名刹——南普陀寺,它是典型的传统寺庙素食,以米面、豆制品、蔬菜、蘑菇、木耳等为主料,出名的菜肴有40多种,每一道菜要么以色泽取名,如“彩花迎宾”,要么以主料取名,如“双菇争艳”,要么以形态取名,如“半月沉江”。闽南菜还包含了当地的风味小吃,无论是海鲜类的海蛎煎、鱼丸、葱花螺、汤血蛤等,还是肉食类的烧肉棕、酥鸽、牛腩、炸五香等,亦或是点心类的油葱果、韭菜盒、薄饼、面线糊等都令人垂涎欲滴,想要大块朵颐一番。

闽西风味:又称长汀风味,以龙岩菜为代表,主要流行于闽西地区,和广东菜系的客家风味较近。

闽西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处,以客家菜为主体,多以山区特有的奇味异品作原料,有浓厚山乡、多汤、清淡、滋补的特点。代表菜有薯芋类的,如绵软可口的芋子饺、芋子包、炸雪薯、煎薯饼、炸薯丸、芋子糕、酿芋子、蒸满圆、炸满圆等;野菜类的有:白头翁饧、苎叶饧、苦斋汤、炒马齿苋、鸭爪草、鸡爪草、炒马兰草、香椿芽、野苋菜、炒木锦花等;瓜豆类的有:冬瓜煲、酿苦瓜、脆黄瓜、南瓜汤、南瓜饧、狗爪豆、罗汉豆、炒苦瓜、酿青椒等;饭食类的有:红米饭、高梁粟、麦子饧、拳头粟饧等。

闽北风味:以南平菜为代表,主要流行于闽北地区。

闽北特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是个盛产美食的地方,丰富的山林资源,加上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为闽北盛产各种山珍提供了充足的条件。香菇、红菇、竹笋、建莲、薏米等地方特产以及野兔、野山羊、麂子、蛇等都是美食的上等原料。主要代表菜有八卦宴、文公菜、幔亭宴、蛇宴、茶宴、涮兔肉、熏鹅、鲤干、龙风汤、食抓糍、冬笋炒底、菊花鱼、双钱蛋茹、茄汁鸡肉、建瓯板鸭、峡阳桂花糕等。

闽中风味:以三明、沙县菜为代表,主要流行于闽中地区。

闽中菜以其风味独特、做工精细、品种繁多和经济实惠而著称,小吃居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沙县小吃。沙县小吃共有162个品种,常年上市的有47多种,形成馄饨系列、豆腐系列、烧麦系列、芋头系列、牛杂系列、其代表有烧麦、馄饨、夏茂芋饺、泥鳅粉干、鱼丸、真心豆腐丸、米冻皮与米冻糕。

莆仙风味:以莆田菜为代表,主要流行于莆仙地区。

莆仙菜以乡野气息为特色,主要代表有五花肉滑、炒泗粉、白切羊肉、焖豆腐、回力草炖猪脚、土笋冻、莆田(兴化)米粉、莆田(江口)卤面、莆田(西天尾)扁食、酸辣鱿鱼汤。

湘菜

湖南菜简称湘菜,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逐步发展成为颇负盛名的地方菜系,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物产丰富,素称“鱼米之乡”。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富饶的物产,湘菜在选料方面提供了物质条件。

湘菜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为基调的三种地方风味组成。湘江流域菜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其中以长沙,衡阳两地为主,讲究菜肴内涵的精当和外形的美观,色、香、味、器、质和谐的统一,因而成为湘菜的主流。洞庭湖区菜以常德、岳阳两地为主,擅长制作河鲜水禽;湘西地区菜则由湘西、湘北的民族风味菜组成,以烹制山珍见长。

历史渊源

徐州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帝尧时期,尧封颛顼后裔彭铿(彭祖)于此,称“大彭氏国” (《汉书·地理志》)。大彭氏国是江苏境内最早有国家雏形的氏族部落,历经夏、商,灭于商纣王时期。徐州的烹饪文化发展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楚辞·天问》中有“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之句,王逸注与洪兴祖补注都说:彭祖善调羹,以事帝尧,为尧所赏,封于彭城。彭铿是中国第一位专业厨师,如今被尊为厨行的祖师爷,并有雉羹、羊方藏鱼等名菜传世。在徐州出土的文物中,有新石器时代属于“龙山文化”的黑陶片、彩陶片、粗砂红陶片、鼎、簋、鬲、甑等,还有西汉时期的楚王墓葬,其中有厨房、炉灶、餐厅,并有陶制的炊具,餐具等。这些出土文物证明,几千年前的徐州已经成为人类生产和饮食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彭城为宋邑。战国时期,宋弃睢阳而迁都彭城(钱穆《战国宋都彭城考》)。当时,彭城是“商贾云集,酒楼市套,星罗棋布”,并有“驿站馆舍”,饮食业发展比较迅速。据史料记载,当年“烹子事主”的易牙,晚年落脚于此,后世有纪念他的店铺“易牙居”,在徐州文亭街尚有“易牙五味鸡”等名菜。桓公诸侯的“八盘五簋”筵席,沿用至今。

在刘邦,项羽相争的楚汉时期,项羽称霸,定都彭城。据《大彭烹事录》载:霸王在“开国大典”时,为虞姬娘娘设制“龙凤宴”。后有张三举人为之题诗云“一餐龙凤宴,尝尽天下鲜。珍馐佳环宇,疑是天九天。”当时彭城已成为政治军事中心,客栈、菜馆、酒楼随之兴盛。楚汉相争的结果,刘邦得天下,称汉高祖,定都西安。据《三辅旧事》载.:“太上皇(刘邦父亲) 不乐关中,高祖徒(迁移)丰沛屠儿、沽酒、卖饼商人,立为新丰县。故一县多小人”此事《西京记》也有记载。这段历史称“东食西迁”。

据《史记·高祖本记》载:公元前196年,刘邦在平定淮南王英布谋反后,回师故里沛宫,设宴招待同乡父老兄弟。酒酣之时,刘邦击筑而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后人称它为《大风歌》。史料记载刘邦集名师,江珍馐大宴百官于沛。后有人作联赞云.:“集四海琼浆高祖金樽于故土,会九州肴馔钱铿膳秘以彭域。”当时宴会盛况可见一斑。

汉代,徐州的烹调技术已有较大发展。《汉书》记载有“汉颖川尹暹为徐州刺史,以小铜釜甑,一日于炊”。于此不难看出,当时已将粗笨的陶釜,青铜鼎改为轻薄小巧的铜釜,有了轻巧的炊具,这是炊具的一大进步,用小锅旺火,是速成菜脆、嫩、鲜的起源。当时已有“牝鸡抱蛋”、“沛公狗肉”、“鸳鸯鸡”等,宴席有“狗全席”、“龙风宴”、“八盘五簋”等。

西汉时,有十余代楚王与彭城王定都徐州。南北朝时,徐州刺史部屡经乔迁,随之饮食业不断向外开拓。厨师为生计到处经营菜馆、饭庄,因此,烹饪技术和地方风味菜流入各地。当时有名士为“易牙居”菜馆题联曰:“周八士闻香下马,汉三杰知味停车”可见当时的菜点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在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可以窥见有关徐州饮食情况。在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官场宴会,市肆酒楼,歌舞筵宴,二人对饮,四人小酌;原料有鸡、鱼、兔、鹿、雁等;有庖人凭案宰牲,有厨人烧火做菜、案头操作,还有腊鱼、干肉高悬于庭的场景等。在徐州市铜山县汉王发现的汉画像石中,尤为突出的是庖厨内务占为一半。

徐州菜徐州菜由此可见,汉代徐州烹饪技术发达,有过很多美食家、厨师。《汉古歌》曰:“上金殿,著金樽,延贵客,入金门。入金门,上金堂,东厨具肴馔,樵中烹猪羊。主人前进酒,歌舞为清商,投壶对弹琴,博奕并复行。”画像石中正如歌中所唱,无不表现饮食兴盛。

“龙门鱼”是徐州名馔,已有1570余年的历史了。此菜出自刘裕之手,后来他当了南朝宋武帝,都南京。刘裕北伐时来徐州在戏马台会宴,让厨师做了此菜,以飨群臣。后来,刘义康被封为彭城王。北魏侵占徐州,宋军南迁时,随土族渡江的有厨师和大批从事饮食的人员,古之称为“东食南迁”。北魏占领徐州、淮北一带,外族人把北方饮食徒至徐州,这一时期是徐州饮食史上最大的一次交流时期。  从东汉曹魏至宋武帝,徐州一直是军事重镇。曹魏时徐州刺史治彭城,领郡六国::下邳、琅琊、东莞、广陵、彭城、东海国(《三国会要方域》)。东晋以后,徐州一带的人民大批土族渡江,司马睿遂于京口(今镇江)设侨,治徐州,称“南徐州”,故又有“南北徐州之称,一度驻广陵等处。”

因此人南侵,南人北进,徐州|历经多次迁移,自然发生诸多变化。

唐宋时期,诗人韩愈、白居易、李商稳、苏东坡等在徐州官游,生活,他们不仅以诗文著称,而且创制不少名菜在徐州流传。唐宋八大家的韩愈好饮食,仅有关菜点的诗文就不少。他在任徐州通判时,曾自制烧鱼,后称“愈灸鱼”。随父来徐州居住10余年的白居易(其父白季庚任彭城县令)爱吃一种鸭子,固其家乐天,故称“乐天鸭子”;自称“老饕”的苏东坡在徐州任州牧之职二年,他的四道菜被誉为“东坡四珍”流传千古。有诗赞曰“学士风流号老饕,烹调有术逢堪豪。四珍千载传佳味,君子无由夸远庖。”由于这些文人墨客的推波助澜,使这一时期的饮食史更加发展了。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在徐州曾说“元明庖膳无宋法,今人学古有清风。”元明时期,位于交通枢纽的徐州,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当时佛教兴盛,有僧人开办的素食馆“慈航园”;释家风味的“天花宴”、“菊花宴”、“素八珍”等名馔也不时应市。

时代食疗菜在徐州广泛应市,当时有以易牙命名的“易牙阁”饭庄,有四风味迥异,流行于世的菜,即现今的“养心鸭子”、“四谛丸子”、“杏仁豆腐”和“三正鸡”。

《调鼎集》是清代的一部饮食专著,全书记录了很多的徐州菜,如书中有铜山“风猪天下驰名”的记载。

徐州气候温和,河流纵横,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徐州古传原料歌记有“东猪西羊青山鸡”,并有闻名全国的“苔干”及“四孔鲤鱼”,均属徐州名产。清朝康熙年间,回皇子胤禛(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一次与陪同人年羹尧到状元李蟠家,招待宴会是由李自尝(康熙年间名厨)制作的,其中主要的菜有“鱼抱羊块”、“炸啄吭”等四道菜,至今传为美谈。李自尝被徐州厨师尊称为一代宗师,康有为曾赞道“彭城李翟祖籛铿,异军突起吐彩虹。"

近代,徐州烹饪业迅速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技艺,各式酒席风格各异,像“鹿呜宴”、“八盘五簋”、“大十样”、“五吉宴”、“释家素宴”等。

纵观徐州饮食业和烹饪技艺的发展,不仅技法独具,更有名店、名师、名菜传世,而且传播各地,又与全国各地方菜点相交流。徐州菜是东方菜系的一大流派,在历史上对其他菜系有一定的影响(百菜之祖)。

徐州菜的特点:以鲜为主,兼蓄五味,华而实、丽而洁,清而不薄、浓而不浊,擅长炸、烹、爆、溜、烧、蒸、扣等,取料广泛,注重食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八大菜系

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 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

山东菜系

流派: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

特点: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

名菜:油爆大哈、红烧海螺、糖酥鲤鱼。

四川菜系

四川菜四川菜流派: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

特点: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

名菜: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

江苏菜系

流派: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

特点: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

名菜: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

浙江菜系

流派: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

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

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

广东菜系

流派:有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以广州菜为代表。

特点: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炖等,口味特点是爽、淡、脆、鲜。

名菜:三蛇龙虎凤大会、烧乳猪、盐焗鸡、冬瓜盅、古老肉。

湖南菜系

流派: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为酸辣居多。

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

安徽菜安徽菜福建菜系

流派: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并以福州菜为其代表。

特点: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

名菜:雪花鸡、金寿福、烧片糟鸡、桔汁加吉鱼、太极明虾。

安徽菜系

流派: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风味构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

特点: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

名菜:葫芦鸭子、符离集烧鸡。

菜系划分

按省按划分四大菜系

有2种说法 第一种:山东菜、四川菜、江浙菜、广东菜;第二种:山东菜、四川菜、淮扬菜、广东菜。

按省划分八大菜系

鲁、川、苏、粤、闽、浙、湘、徽。

按文化流派划分

东北菜、北京菜、冀鲁菜、胶辽菜、山西菜、中原菜、西北菜、上江菜、江淮菜、江浙菜、江西菜、湖南菜、福建菜、客家菜、广东菜。

食材分类

菜谱按食材可以分为很多类别,但主要的有肉类、菜类、海鲜类,各个食材种类可以组合成成千上万的美味特色佳肴出来。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