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脱位

膝关节脱位

目录导航

病因

胫骨上端受到强大的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使膝旋转、过伸时致伤。

膝关节为屈戌关节,周围有坚强的韧带和肌肉附着,关节比较稳定。发病较少,多为青壮年,男性居多。

临床表现

按照脱位的程度和是否伴有骨折将膝关节脱位分为以下3类。

1.膝关节(全)脱位

按照脱位时胫骨髁与股骨远端的相对合的位置分为:①膝关节前脱位;②膝关节后脱位;③膝关节外侧脱位;④膝关节内侧脱位;⑤膝关节旋转脱位。

膝关节脱位时关节移位方向之发生频率,一般按下列次序排列:前脱位、后脱位、外侧脱位、旋转脱位和内侧脱位。膝关节前脱位的发生率是后脱位的两倍,向内侧脱位之病例约是前脱位的1/8。

2.膝关节骨折脱位

通常是在脱位形成过程中,由于股骨髁对胫骨髁的撞击,可以导致胫骨髁的骨折,并随着外力的持续而引起骨折移位;当然,附着处之肌肉收缩亦起重要作用。在临床上,对韧带附着点处之骨块撕脱也可看作是伴有骨折的关节脱位。

3.膝关节半脱位

通常是膝关节相应的韧带结构断裂导致的胫骨前移、后移或旋转。有些学者不主张将半脱位作为膝关节脱位的分类,建议将其视为膝关节不稳定症一类。

膝关节受伤后,疼痛剧烈,小腿可能向前、后、内、外侧面移位或扭曲畸形,失去正常连接关系。局部触痛明显,皮下有波动空虚感,并有大片淤血斑,前后抽屉试验、内外翻应力试验、过伸应力试验均阳性,应注意有无血管损伤或神经损伤,仔细检查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及肢体远端感觉情况。

[1]

检查

影像学检查:标准的正、侧位X线平片,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若需进一步明确韧带损伤情况,可借助于MRI检查;CT扫描则有助于对骨折情况的判定。

诊断

1.多有典型的外伤史,应详细询问,以求判定与推测伤情及韧带受累时的损伤情况等。

2.临床表现主要为膝关节肿胀及疼痛,如有脱位所形成的畸形,则更易诊断。应注意是否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局麻下膝关节内外侧加压试验及前后抽屉试验等均有助于明确诊断、分类及治疗方法选择等。

治疗说明

膝关节脱位膝关节脱位(一)单纯脱位很易复位,牵引即可,复位后膝在屈曲10~15°功能位固定4~6周,去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有时在复位后3~5天行关节腔积血抽吸,在固定期间练习股四头肌收缩以防止肌萎缩,1月后带石膏行走加强功能锻炼。若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应在关节复位行血管探查,若有栓塞去除,血管撕脱进行吻合,若不能对接,可取大隐静脉移植。

(二)韧带断裂、关节不稳者可在伤后3月进行修补,取半腱肌肌腱,阔筋膜等自体材料。

(三)伤后关节酸痛活动受限,年青人、体力劳动者可采用膝关节固定术。

(四)对年老者可作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