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昆虫的食性非常广泛,口器变化也很多,一般有5种类型:
蝗虫的咀嚼式口器营养方式是以咀嚼植物或动物的固体组织为食。如蜚蠊(即蟑螂)、蝗虫、蚂蚁等。
嚼吸式口器口器构造复杂。除大颚可用作咀嚼或塑蜡外,中舌、小颚外叶和下唇须合并构成复杂的食物管,借以吸食花蜜,不用时可分开。如蜜蜂等。
口器形成了针管形,用以吸食植物或动物体内的液汁。这种口器不能食固体食物,只能刺入组织中吸取汁液。
刺吸式口器如双翅目蚊子、虱目虱子、半翅目椿象、半翅目蝉等。
舐吸式口器其主要部分为头部和以下唇为主构成的吻,吻端是下唇形成的伪气管组成的唇瓣,用以收集物体表面的液汁;下唇包住了上唇和舌,上唇和舌构成食物道。舌中还有唾液管。如苍蝇等;
是以小颚的外颚叶左右合抱成长管状的食物道,两小叶相互嵌合,不能分开,盘卷在头部前下方,如钟表的发条一样,用时伸长。小颚外颚叶极其发达,下唇须尚发达,其余退化。如蛾、蝶等。
其中咀嚼式是最原始的,其他类型均由咀嚼式口器演化而来。
不同的口器是对不同食性的适应。
锉吸式口器(rasping-mouthparts) :
为缨翅目昆虫蓟马所特有,各部分的不对称性是其显著的特点。蓟马的口器短喙状或称鞘状;喙由上唇、下颚的一部分及下唇组成;右上颚退化或消失,左上颚和下颚的内颚叶变成口针,其中左上颚基部膨大,具有缩肌,是刺锉寄主组织的主要器官;下颚须及下唇须均在。
蓟马取食时,喙贴于寄主体表,用口针将寄主组织刮破,然后吸取寄主流出的汁液。有人认为这类口器是咀嚼式口器和标准刺吸式口器的中间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