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小店区西温庄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总体要求,以城镇化为主线,提出了该乡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以“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按照区委、区政府新农村建设“三清五改六进村”的要求,围绕该乡“1236”(“一个目标”—打造新型农村示范乡,力争跨入全国环境优美乡;“两个意识”—经济区和小店区融合的大局意识;为重点工程(项目)服务的意识;“三大机遇”—小店新区建设、经济区扩展、教育园区启动;“六化进程”—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新型化、村庄社区化、环境生态化、社会和谐化)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全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逐步把该乡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该乡“打造新型农村示范乡、力争跨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伟大目标”。
——加强领导,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管理体制。为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该乡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陈明德任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组,负责对全乡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指挥和协调,实行“班子领导包村负责制”、“下乡干部指导、帮扶责任制”,加强对全乡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帮扶,全面推进全乡的新农村建设。 ——多元投入,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该乡通过“自筹启动资金、争取上级支持、吸引社会资本”的方式,积极展开新农村建设,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在资金使用上坚持统筹安排,集中捆绑式投入,重点向基础设施建设、科教、卫生倾斜。 ——分类指导,多种模式的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在新农村建设中,该乡综合分析各村实际,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确定了以西拈、南王名两个“试点村”和寺庄、西贾、西温庄三个“整治村”为主的三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即一是以西拈新村建设为代表的新建模式;二是以南王名村为代表的整理改造和新建模式;三是以寺庄村为代表的村容村貌整治模式;并进行分类指导,把三种模式的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发展经济,强化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该乡按照“1236”发展思路,推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一是巩固和发展以北王名村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二是依托即将建设的蒙牛乳业以及开元祖代种猪、青玉油脂、威特美熟肉制品等公司,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全乡农业产业化。三是加大力度抓好太榆路武宿段通道周边以及汾东教育城周边商贸、服务、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农村生活富足宽裕。
——统筹协调,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新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该乡主要从以下几点做了工作:一是高标准完成了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全乡12个村1.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三是在全乡全面展开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四是推进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五是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