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奚恤

昭奚恤

出生时间 不详
本名 昭奚恤
目录导航

基本资料

【人物名称】昭奚恤

【字号又名】

【性别】男

【民族】汉

【朝代】战国

【籍贯】湖北纪郢(今荆州江陵)

【分类号】

【主题】(政治)

【资料来源】湖北省志人物志稿

【生平简介】

昭奚恤 昭氏,名奚恤。纪郢(今江陵纪南城)人。战国时楚令尹、封君。封于江(今河南正阳西南),因称江君。继州侯掌握楚国军政大权,位高禄重,敢于直言,在诸侯间颇有声望。为此,仕于楚的魏人江乙象楚宣王屡进谗言。他不为所动,仍进谏如前。

公元前624年,西周嬴姓诸侯江国被楚国所灭,距楚宣王(?-前340年)在位时近300年。江国后人向北方诸国逃难,改为江姓。魏人江乙若是江国后人,忌惮被封于江国故地的昭奚恤,亦有可能。

楚国令尹

战国楚宣王时曾任令尹。

相关故事

1、楚宣王任用昭奚恤为国相。江乙对楚王说:“有个宠爱自己狗的人,狗向井里撒尿,邻居看见了,想到他家里去告诉他,却被狗堵住门咬。现在昭奚恤常常阻挠我来见您,就像恶狗堵门一样。况且一有专说别人好话的人,您就说:‘这是君子啊!’便亲近他;而对爱指出别人缺点的人,您总是说:‘这是个小人。’便疏远他。然而人世间有儿子杀父亲、臣下杀君主的恶人,您却始终不知道。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您只爱听对别人的称颂,不爱听对别人的指责呀!”楚王听后说:“你说得对,今后我要听取两方面的言论。”

2、楚宣王问群臣,说:“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的吗?”群臣无人回答,江乙回答说:“老虎捕捉各种野兽来吃,有一天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5000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狐假虎威”故事的出处)

3、昭奚恤对秦使:有一年,秦国打算发兵讨伐楚国,就先派个使者到楚国去,声称要看看楚国的国宝。如

果楚国乖乖拿出来给看了呢,就长了秦国的威风;如果不给看,就借故打过去。楚王得到消息,心里很为难,就找大臣们来商量。他问令尹子西说:“楚国的国宝,莫过于和氏的玉璧和随侯的宝珠了……这个,可以给秦国看吗?”令尹子西也不敢决定,只好低着头说不知道。这时候,有位叫昭奚恤的大臣说:“依我看,这都不必拿出来。”楚王听了,觉得很惊讶。昭奚恤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楚王连连点头,说:“好,就由你来全权负责这件事吧!”昭奚恤就去答复秦国使者,说楚国愿意向秦国展示国宝,不过要有几天准备的时间。秦

国使者答应了。昭奚恤利用几天的时间,在郢都西门内搭建了几座高台:一座朝东,一座朝西,四座朝南。准备停当以后,就邀请秦国使者前来观宝。这天,昭奚恤早早来到现场,安排了三百名精兵组成的方队排列齐,迎接秦国使者到来。秦使到了以后,昭奚恤上前行礼说:“您是楚国的客人,请上西面的那座高台观宝!”秦使依言而行,步上高台。之后,按照昭奚恤的的安排,楚国令尹子西、太宗子敖、叶公子高、司马子反依次登上朝南的四座高台。昭奚恤自己登上东台,向秦国使者喊:“请上国使者观宝!”秦国使者被这套仪式搞得莫名其妙,不由问道:“贵国的国宝在哪里啊?”昭奚恤一字一句清楚地回答说:“我们楚国的国宝,是贤臣而不是珠宝。今天,楚国的贤臣都在这里了!我们的令尹子西,长于内政,使国泰民安,这是第一宝;太宗子敖,长于外交,使睦邻友好,这是第二宝;叶公子高,长于军政,使国防巩固,这是第三宝;司马子反,长于武功,勇猛而善战,这是第四宝;至于说彰显楚国的大国风范,体现盛世的气度风骨,我昭奚恤勉强也算得上一宝吧!请上国使者尽情观看!”秦国使者回国以后,对秦王说:“楚国现在贤臣很多,去打它恐怕前景并不美观。”秦王说:“算啦,还是不要惹他们了。”

4、邯郸之难

邯郸之难,昭奚恤谓楚王曰:“王不如无救赵,而以强魏;魏强,其割赵必深矣。赵不能听,则必坚守,是两弊也。”

景舍曰:“不然,昭奚恤不知也。夫魏之攻赵也,恐楚之攻其后。今不救赵,赵有亡形,而魏无楚忧,是楚、魏共赵也。害必深矣!何以‘两弊’也?且魏令兵以深割赵,赵见亡形,而有楚之不救己也,必与魏合而以谋楚。故王不如少出兵,以为赵援。赵恃楚劲,必与魏战,魏怒于赵之劲,而见楚救之不足畏也,必不释赵。赵、魏相弊,而齐、秦应楚则魏可破也。”

楚因使景舍起兵救赵。邯郸拔,楚取睢、濊之间。

5、江尹欲恶昭奚恤于楚王

江尹欲恶昭奚恤于楚王,而力不能,故为梁山阳君请封于楚。楚王曰:“诺。”

昭奚恤曰:“山阳君无功于楚国,不当封。”江尹因得山阳君与之共恶昭奚恤。

6、魏氏恶昭奚恤于楚王

魏氏恶昭奚恤于楚王,楚王告昭子。昭子曰:“臣朝夕以事听命,而魏入吾君臣之间,臣大惧。臣非畏魏也。夫泄吾君臣之交,而天下信之,是其为人也近苦矣。夫苟不难为之外,岂忘为之内乎?臣之得罪无日矣。”王曰:“寡人知之,大夫何患?”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