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羊肉

民勤羊肉

品质特点 膻腥味轻、蛋白含量高、脂肪适中
中文名称 民勤羊肉
产地名称 中国甘肃民勤
目录导航

产地环境

    民勤县地理位置为东经101°49′41″-104°12′10″、北纬38°3′45″-39°27′37″之间,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大陆性沙漠气候特征明显,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为127.7毫米,年均蒸发量2623毫米,昼夜温差15.5℃,年均气温8.3℃,日照时数为3073.5小时,无霜期162天,光热资源丰富、自然隔离条件好、疫病威胁小,为生产无公害或绿色羊肉产品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境内属蒙新温带沙漠干燥气候,冬冷夏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土壤盐分含量大、浅层地下水矿化度高,农田、牧区生长的偏碱性草本植物种类繁多以造就了民勤羊肉独有的特点。

品种分布

    民勤肉羊品种以民勤蒙系羊为木本,小尾寒羊和湖羊为第一父本,杜泊羊为第二父本,,在民勤特定生态环境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三元杂种羊。 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民勤县昌宁乡、蔡旗乡、重兴乡、大坝乡、夹河乡、苏武乡、大滩乡、双茨科乡、泉山镇、薛百乡、三雷镇、东坝镇、红沙梁乡、西渠镇、东湖镇、收成乡、红沙岗镇、南湖乡共1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品质特点

    民勤羊肉品质概括起来就是“膻腥味轻、蛋白质含量高、肉内脂肪适中,肉质鲜嫩、味道鲜美”。 到民勤,不能不提到民勤的羊肉,沙漠气候与天然水草造就了羊肉独特的醇香。民勤羊肉肉品具有较为适宜的脂肪含量,有较好的大理石纹分布(平均2.52),持水性能良好(平均失水率为6.98),故具有较为理想的外观和优良的贮存稳定性。胆固醇远低于其它肉类,所含氨基酸种类和比例符合人体营养的需求,营养学价值极高。屠宰后的民勤羊肉色泽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肌纤维纹理清晰,有韧性,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液面,几乎不用调味品遮盖就鲜香无比。

历史渊源

    民勤养羊的历史源远流长,“水草丰美、可牧可渔”是民勤养羊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苏武牧羊的传说是民勤养羊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据《尚书禹贡》记载,“潴野匈奴驻牧”,潴野即今之民勤,足见春秋战国时期,民勤便有人类生存繁衍并从事畜牧业生产。秦汉时匈奴称雄河西,那时的民勤羊就是匈奴人向中原天子进贡的“贡品”,也是其食物的主要来源。另据专家考证,民勤县是汉中郎将苏武牧羝之处,县内苏武山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苏武命名的地域名称,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民勤家喻户晓。长期以来,养羊、吃羊肉和用羊肉招待贵客已成为人们的传统,做羊肉系列餐已成为本地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悠久的养羊历史和良好的养羊传统积淀了深厚的肉羊产业文化,也奠定了民勤肉羊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

发展历程

    2002年县上提出建设“养羊大县、畜牧强县”口号,2006年开始实施全县禁牧政策,农区规模化舍饲圈养开始出现;2008年,国家将民勤列为全国肉羊优势区域县区,省政府将民勤确定为全省肉羊强县;2011年,省上将民勤确定为荒漠类草原落实草原补奖政策试点县,并将牛羊产业项目作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重点扶持项目,这些都为民勤县肉羊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肉羊产业示范县创建工作,相继出台了肉羊产业强县建设实施意见、实施肉羊产业强县建设考核奖励办法、秸秆饲料化利用实施方案等扶持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文件实施以来,民勤肉羊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养殖设施化程度和良种化水平空前提高,生产经营方式逐步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迈进,肉羊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势头强劲、潜力巨大、优势凸显的产业。2013年,民勤获得“中国肉羊之乡”誉名;《民勤肉羊产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获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立项,成为第八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014年“民勤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项目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技术审查[3],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

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信息

地理标志信息 
 项目 内容 
 地理标志产品名称  民勤羊肉
 地理标志保护类别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
 产地名称  中国甘肃民勤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4第109号
 批准时间  2014年10月11日
 保护时间  2014年10月11日开始
 保护范围  甘肃省民勤县所辖行政区域[1]

质量技术要求

地理标志信息 
 项目 内容 
 地理标志产品名称  民勤羊肉
 地理标志保护类别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
 产地名称  中国甘肃民勤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4第109号
 批准时间  2014年10月11日
 保护时间  2014年10月11日开始
 保护范围  甘肃省民勤县所辖行政区域[1]

专用标志使用

    (一)品种

    以民勤蒙系羊为母本,小尾寒羊和湖羊为第一父本,杜泊羊为第二父本,生产的三元杂种羊。

    (二)饲养条件

    1.饲养环境:产地范围为海拔1298m—1936m的蒙新温带沙漠绿洲腹地,土壤以灌漠土和灰灌漠土为主,富含盐、碱、磷、铁、铜、钾等矿物质成份,水以地下水为主,水质矿化度为0.02-0.35g/L,水质无污染。

    2.饲料条件:养殖全过程以民勤人工种草和优质农作物秸秆为主要饲草,辅以符合国家无公害肉羊养殖标准的饲料,采取全日粮配合饲喂技术。

    3.饲养方式:采用标准化暖棚羊舍,配套大面积、全敞开、通透式的自由运动场饲养,接近自然放牧水平。

    4.圈舍条件:应该选择地势平坦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污方便,交通便利,供电稳定,通风向阳的地方建设,要处于村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且无污染、无疫源。

    5.出栏:育肥羊达到40千克以上,育肥时间最多不超过3个月。

    6. 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三)屠宰加工

按清真食品生产要求屠宰加工,分为宰前检疫(不合格进行处理)→赶挂→屠宰→沥血→下头→割左右前蹄→预剥→分离直肠→割左右后蹄→剥左右大面→剥颈部皮→扯皮→出腔→宰后检疫(不合格进行处理)→胴体修整→检斤→冲洗→排酸→剔骨→分割→修割→产品制作→速冻→二次包装→冷藏。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项目 冷鲜羊肉  冻羊肉 (解冻后)
 色泽  肌肉呈鲜红色,有波纹样光泽,脂肪呈乳白色  肌肉呈鲜红色,有波纹样光泽,脂肪呈乳白色
 气味  具有羊肉正常气味,无异味;煮沸后肉汤澄清透明,液面有脂肪滴,具有羊肉汤应有的滋气味,不腥不膻  具有羊肉正常气味,无异味;煮沸后肉汤澄清透明,液面有脂肪滴,具有羊肉汤应有的滋气味
 粘性  肌肉表面湿润,或有风干膜,不粘手  肌肉表面湿润,或有风干膜,不粘手
 咀嚼性  易咀嚼,汁液多,残渣少  易咀嚼,有汁液,残渣少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净含量及偏差  净含量以产品标签或包装标注为准,偏差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水分(g/100g)≤  20
 脂肪(g/100g)≥  4.5
 胆固醇(mg/kg)≤  60

    3.肉质指标

项目  指标 
 肉色(比色打分法)/(分)  4
 成熟肉嫩度(以剪切力计)/(㎏) ≤  3.2

 系水力(以失水率计)/(%) ≤

 12

    4.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词条图册

 项目 冷鲜羊肉  冻羊肉 (解冻后)
 色泽  肌肉呈鲜红色,有波纹样光泽,脂肪呈乳白色  肌肉呈鲜红色,有波纹样光泽,脂肪呈乳白色
 气味  具有羊肉正常气味,无异味;煮沸后肉汤澄清透明,液面有脂肪滴,具有羊肉汤应有的滋气味,不腥不膻  具有羊肉正常气味,无异味;煮沸后肉汤澄清透明,液面有脂肪滴,具有羊肉汤应有的滋气味
 粘性  肌肉表面湿润,或有风干膜,不粘手  肌肉表面湿润,或有风干膜,不粘手
 咀嚼性  易咀嚼,汁液多,残渣少  易咀嚼,有汁液,残渣少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