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人

传染性
别称 野人
英文别名 savage
目录导航

基本信息

韶关乳源的大桥镇田洞村,有一对“野人”父子。为什么说他们是野人呢,因为他们在深山里过了20年与世隔绝的生活。直到2014年,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帮助下,这对“野人”父子才走出深山,重新回到人间。好好的,父子俩为什么会过起野人的生活呢?

大桥镇多山,峰峦叠嶂,绵延数百公里。田洞村和其他村落一样,都藏在深山坳里。听说记者要来采访“野人父子”,村领导带我们找到了他们的家。

人物轶事

开门的是位60多岁的老人,头发胡子花白,一见有客人来,立即拿出烟丝让大家抽,显得非常客气。村里人说,他就是野人父亲谢神养。

寒喧过后,老谢带记者走进了他的房间。昏暗的角落里,一个躺在床上的小伙子打开了灯,他就是老谢的儿子阿平。

阿平今年(2015)20多岁,长得眉清目秀。除了比较瘦以外,和同龄人没什么两样。阿平的床上放了几个瓶子,还有一些卫生纸,可能他用来大小便用的。

阿平:“你们在山里都吃什么?红薯……”

我们试图多次与阿平交流,但回应我们的只他木纳的眼神,或是气苦游丝的单调词汇。20年的山中生活,阿平只是接触过他的父亲,无从认识外面的世界,更谈不上教育,尽管离田洞村一里外就有一所小学。

阿平:“他说自己能动的时候,可以煮点饭……”

20年的深山生活,给阿平留下的就是一双“螳螂”腿。尽管我们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真正看到这双腿的时候,还是惊呆了。除了一层皮包着骨头,就再也看不到肌肉,那双成人大小的脚,象树枝一样干枯不堪。

20年前,阿平被父亲连同母亲一道,挑上了山,开始艰苦的隐居生活。没几年,阿平的母亲就去逝了,只剩父子俩在这几近原始的茅草屋里生活。20年中,阿平只下过三次山,村里人说,那时见到的阿平,还能扶着墙走路。

田洞村委会支委 胡细军:“孩子四五岁时还能走路……”

也有人说,孩子的腿之所以长成这样,是天生的,因为阿平的母亲就是小儿麻痹症患者。

田洞村委会支委 胡细军:“实际上他的腿是天生的。他爸就他一个小孩子,怕他摔着,把他锁在屋里不让他动也容易导致这个情况…”

对于老谢父子躺进山里的原因,有很多传言。一种说法是,阿平2岁时,老谢因为听邻里夸阿平“长的漂亮”,怕儿子被人抢走,才上山的。

田洞村委会支委 胡细军:“没这回事,他儿子是很漂亮,但说要抢他儿子,这是没有的事。”

也有人说,老谢四十多岁时才娶到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老婆。他怕别人笑话他,娶了一个有残疾的人,才跑到了深山里。

田洞村委会支委 胡细军:“也许他有这个想法,是不是这个原因,也很难说……”

而村民们说的最多,则是因为老谢家原本就住在山上,属于当时的谢家生产队。人民公社时,村里要求他们下山共产,谢家人不肯,后来各生产队合并为田洞村时,山下就没有了谢家的土地。

老谢:“为什么要到山上生活?他说,以前搬到上面去种地。”

老谢父子上山后,虽然也开了几亩地,但因为只是靠天吃饭,所以收成也很遭糕,每年都得靠政府的救济过日子。

每次救济粮发下来,都是老谢的弟弟给他送上山。从田洞村到老谢的茅草屋,要翻过一座山,来回得两三个小时。

老谢弟弟 谢神在:“都是我给他送,多的时候五天上山送一次……”

老谢弟弟每次上山,见到可怜的阿平,总要带些好吃的,或是帮忙照顾一下,但每次都会遭到老谢的拒绝,甚至殴打。

老谢弟弟 谢神在:“孩子衣服脏了,我要帮他洗,他不让,他说自己的孩子自己管,再说就要打我……”

在深山生活的前几年,村里也曾多次派人把老谢请下山来。但没过多久,他又悄悄挑着儿子上山了。

田洞村委会支委 胡细军:“我们就想尽量让老人家搬到下面来,其码有什么困难能帮到他。”

直到2014年,村里担心老谢年纪大了,阿平又动不了,这样在山上很容易出事,所以,再次派人劝他下山。

田洞村委会支委 胡细军:“他还是不愿意。我们就找人把他儿子抬下山来,他觉得儿子下来了,自己就跟下来了。”

直到这时,老谢和儿子已经在深山里住了20个年头。现在的老谢表示,不再上山了,上山也干不动活了,加上政府的帮助,现在的生活也比以前好多了。对于阿平,村里也有考虑。

田洞村委会支委 胡细军:“早点给他看看,看看能不能治好,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他。”[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