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中文名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专科分类 感染科
目录导航

临床意义

增加和减少的意义

1.增多

(1)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

(2)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病、钩虫病等。

(3)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银屑病等。

(4)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等。

(5)恶性肿瘤。

(6)传染病如猩红热等。

(7)其他风湿性疾病、脑腺垂体功能减低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

2.减少

伤寒患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等。

正常值参考范围

(0.05~0.3)×10/L(50~300/mm)。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