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不明。持久性隆起性红斑常与很多系统性疾病伴发,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
1.感染
以β-溶血性链球菌、乙型肝炎病毒和HIV感染最常见;
2.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炎性肠病等;
3.血液系统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性疾病、毛细胞性白血病等。
推测可能的发病机制如下:上述疾病中持续存在的抗原和循环抗体发生免疫反应,介导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肤小血管壁,继而激活补体并趋化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炎症介质释放,最终导致中性粒细胞核碎裂和受累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
1.发病机制
可能有3种 ①本病为感染后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患。有人给本病患者皮内注射细菌抗原(草绿色链球菌)或真菌抗原(白色念珠菌)后可使皮损再现,其临床及组织病理变化均与皮肤原损害相同,因此推测细菌或真菌为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积聚,引起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炎症。②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白血病在Sweet综合征的发生率近10%,皮疹于白血病发病前后出现,亦可为白血病复发的一种表现。除此还可伴有胃癌、宫颈癌、睾丸胚胎癌等恶性肿瘤。认为其皮肤表现是恶性细胞作为抗原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③本病好发于夏季,皮疹位于暴露部位,认为其发生可能与日晒、气温高有关。
2.病理
真皮内显示有致密的成熟中性粒细胞浸润。典型浸润灶呈散在性斑点或结节,大小不超过1mm,呈特征性分布于真皮上层的上1/3~1/2处,偶尔也可见于真皮深部及皮下组织。除散在性斑点和结节外,还有一种少见而特殊的炎性浸润,呈不同程度的连续带状,分布于靠近表皮下的部位。有时中性粒细胞浸润呈融合性或弥漫性,分布于整个真皮内。炎性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但在病灶间也可见有淋巴细胞、少量的嗜酸粒细胞及肥大细胞。有些病例,在浸润灶内常可见有核碎裂,这些碎片好像是中性粒细胞核仁的完整小叶;而另有一些病例可见一种线状核仁尘粒,淋巴细胞的胞体较正常为大,主要位于浸润灶附近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周围。浸润灶附近的毛细血管显示为内皮肿胀、管壁水肿,但无典型的白细胞破坏性血管炎特征。浸润灶内的血管可显示为血栓形成和局灶性管壁破坏。表皮的改变常很轻微,多显示为棘细胞轻度增生。少数病例也可发生其他改变,如局灶性海绵样变、表皮内中性粒细胞浸润、海绵状小脓疱、斑点性角化不全和小节段性鳞屑痂皮等,偶可见有空泡形成。
许多病例可有真皮乳头明显水肿,此种改变可使表皮从真皮处隆起而形成一种类似于大疱性皮肤病的改变。其典型特征为:真皮乳头内致密的胶原伸入假性大疱腔内,腔内含有扩张的毛细血管、少量渗出的红细胞和不同数量的中性粒细胞。当该种腔隙,在真皮乳头内被致密浓缩时,则显示为类似于疱疹皮炎所特有的乳头脓肿。
热性嗜中性白细胞皮肤病早期表现有,感冒样的前驱症状,如发热、胸部不适、咽痛、干咳、肌肉疼痛、全身不适和胃肠道症状。其他早期症状尚有脑膜刺激症状、关节痛和阑尾炎样症状。90%的病人于起病前或病程中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尤其在开始出现皮损时,多为高热,体温可达40℃。
1.皮肤表现
皮疹常突然出现,为多发性,可在数天到数周内向周围扩展增大,常融合成片。皮肤损害可为丘疹、结节、斑块、小脓疱、小水疱或紫癜样皮损等。典型的皮损为黄豆至掌心大,为浅红色至暗红色或棕红色环状隆起的斑块或结节,边缘清楚,呈圆形或椭圆形,局部有疼痛和触痛,常位于手臂和面、颊部,呈两侧性分布,但不对称。一般都有局部发硬和发热,皮损表面多不光滑,中央呈红色或表现正常。较晚期可有鳞屑及色素沉着,周边有高起、坚硬的绿豆大似水疱状丘疹群聚,即所谓假水疱,外观呈半透明样,大多不破溃,很少形成溃疡。个别病例可出现大疱或继发感染,常发生湿疹样改变和结痂。
多数病例可几种皮疹同时存在,个别病例也可仅有一种皮疹。少数病例尚可发生掌跖部或口腔黏膜损害。
随着皮疹的消失,发热、皮疹部位疼痛和全身症状也即消失。皮疹消退时,先从中心部开始,经1~2个月后可完全消退,局部不留瘢痕,仅残留轻度脱屑和色素沉着。
2.关节表现
约30%的病例可发生多关节痛或多关节炎,表现为肘、腕、膝和踝等关节疼痛、肿胀,一般持续2周后即自行消退。个别病例可表现有慢性间歇发作性非畸形性周围关节炎,关节炎和皮损常同时出现。滑膜活检示非特异性炎症,滑液检查显示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
3.眼部表现
表现为结膜炎、浅表性巩膜炎。自觉症状有怕光、流泪、分泌物增多和眼部疼痛等。眼部症状往往与皮损同时出现,皮损消退,眼部症状也随之自行消退。
一般根据本病的特有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变化,可做出诊断。目前对斯维特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①主要条件包括:A.突发的触痛性或痛性红斑或紫红色斑块、结节。B.真皮内有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而无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②次要条件包括:A.先有发热或感染。B.伴有发热、关节痛、结膜炎或有潜在的恶性疾病。C.白细胞增多。D.对激素治疗有效而抗生素治疗无效。凡符合2项主要条件并至少符合2项次要条件者,可以肯定诊断。
组织病理学检查:早期皮损表现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即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皱缩,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中性粒细胞碎裂、核尘形成,红细胞溢出;成熟皮损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为肉芽组织形成、血管周围同心性纤维化及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细胞浸润;晚期出现毛细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或纤维化,细胞外胆固醇沉积是晚期皮损的典型表现。
根据皮损表现为好发于伸侧、持续存在的紫红或棕红色丘疹、结节或斑块,结合组织病理检查提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等特征性病理改变,即可确诊。早期皮损需与嗜中性皮病、疱疹样皮炎等鉴别,晚期皮损需与结节性黄瘤、环状肉芽肿、类风湿结节等鉴别。
本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多形性红斑
为一种血管炎性疾病,其皮疹为多形性,常有典型的彩虹样损害,黏膜多同时受累,青少年多见,自觉症状以瘙痒为主,触痛不明显。组织病理为皮下水疱,表皮常有坏死,真皮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一般无弥漫性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无核碎片。
2.持久性隆起性红斑
起病缓慢,无全身症状。皮疹为暗色或灰白色结节或斑块,多发生于耳和关节附近,呈对称性分布。病程可长达5~10年,愈合后留有瘢痕,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组织病理为血管炎性改变。
3.小肠短路综合征
因病态性肥胖接受小肠短路手术者,在临床和组织病理上可发生与本病相似的皮肤损害。此种疾病也多见于女性,其典型皮疹为小脓疱,周围有红斑,直径一般不超过6mm,主要分布于下肢,多成批出现,每4~6周发作一次,通常伴有关节炎和关节痛。皮损的组织病理显示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呈弥漫性水肿,真皮致密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核碎裂,与斯维特综合征所见相似。免疫荧光检查可于真皮表皮交界处见有免疫球蛋白沉着,从而表明小肠短路综合征是由含有细菌抗原的免疫复合物所造成的,用抗生素治疗效果良好,但对斯维特综合征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4.白血病相关的大疱性脓皮病(非典型坏疽性脓皮病)
粒细胞性白血病者可发生炎症性皮损,典型皮损累及面部、肢体和躯干,开始表现有红斑和斑块,以后则周缘出现大疱,中心坏死或形成溃疡,在组织病理上与本病很相似,但病人有发热,周围血象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并有典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或骨髓纤维化改变,用中到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皮损可以消失。
5.其他
本病还需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病。通过临床特征、组织病理改变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很容易鉴别。
部分病人可发生白血病或全血细胞减少性白血病前期状态。白血病可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或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一般发生在第一次皮损出现之后,也可同时发生。皮损形成水疱、溃疡、坏死的发生率较高,并且全身症状较重。激素治疗效果较好,但容易反复。
除与白血病并发外,还可与睾丸胚胎细胞癌、内脏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肿瘤并发。此外,还可并发舍格伦综合征、组织荚膜胞浆菌病、糖尿病、银屑病和骨关节病。
文献报道口服氨苯砜有显著疗效,但停药后易复发。非甾体抗炎药、烟酰胺、四环素、氯喹、秋水仙碱和血浆置换也有疗效。轻者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封闭治疗。本病通常不需要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单纯型病人预后较好,合并增生性血液病者,常死于骨髓衰竭。
1.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改善生活环境空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调配。
2.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不要过度疲劳、过度消耗,戒烟戒酒。保持平衡心理,克服焦虑紧张情绪。
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原发病,有其他症候时要考虑是否与恶性肿瘤相关。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
4.防止夏季暴露部位过度日晒、长处高气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