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叶象成虫形态[1]
体长4.5-6.5毫米。全身被覆黄褐色鳞片,头部黑色,喙细长且甚弯曲。触角膝状,鞭部分7节,触角沟直。前胸背板有2条较宽的褐色条纹,中间夹有一条细的灰线。鞘翅上有3段等长的深褐色纵行条纹。
雄虫色深,形小(长3毫米),并具有典型突出的喙,用以蛀钻小孔产卵其中。冬季雌雄虫均蛰伏。春季交配,每雌产卵600~800粒。幼虫体躯丰满,无足,绿色,背面有一白色条纹。幼虫大量出现,剥食植物(通常是苜蓿和三叶草)的嫩叶和茎组织,使之仅剩叶脉。在欧洲,尤其在美国,由于苜蓿叶象在6月和8月份进入成虫期,对农作物造成相当严重的为害。
长0.5-0.6毫米,宽0.25毫米,椭圆形,黄色而有光泽。近孵化时变为褐色,卵顶发黑。
苜蓿叶象图册(5张)
头部黑色,初孵幼虫体乳白色,取食后,由草绿最后变为绿色。老熟幼虫体长8-9毫米,背线和 侧线为白色,背线两侧各有1条深、绿色的纵纹。幼虫足,利用腹面有刚毛的瘤状突起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