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挂绿外壳红中带绿,四分微绿六分红,每个荔枝都环绕有一圈绿线,果肉洁白晶莹,清甜爽口,挂齿留香,风味独特。
挂绿荔枝果实扁圆,不太大,通常0.5公斤有23个左右。果蒂带有一绿豆般的小果粒;蒂两侧果肩隆起,带小果粒侧稍高,谓之龙头,另一边谓之凤尾。果实成熟时红紫相间,一绿线直贯到底,“挂绿”一名因此而得。果肉细嫩、爽脆、清甜、幽香,特别之处是凝脂而不溢浆,用纱包裹,隔夜纸张仍干爽如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所说:“挂绿爽脆如梨,浆液不见,去壳怀之,三日不变。”品质极优,是荔枝最佳品之一。
增城挂绿主要特点:长势壮旺,枝条节间较稀疏且脆;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果实近卵圆形或近圆形,单果重14.4—29.5克,果皮暗红带绿色条纹;果肉白蜡色,质爽脆,甜带微香;可食率61.5%—76.9%,可溶性固形物17%—21%,酸含量0.15—0.34克/100毫升;果实6月下旬—7月上旬成熟。增城挂绿品质佳,适应性强,可供发展。增城挂绿
增城挂绿果近卵圆形或近圆形,果皮暗红带绿色,裂纹及缝合线均明显,果肉乳白色,肉质特别爽脆,清甜带特殊香味。增城挂绿
增城市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东北角,北回归线通过本区域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长、气温高、雨量充沛、四季常青,既有热带特征,又有亚热带特色。雨量充沛,河流众多,水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856毫米,其中:地表水多年径流量1099.9毫米,年径流量19.15亿立方米。主要河流——增江、东江、西福河多年平均过境客水179.5亿立方米,主客水合计为198.65亿立方米,特别适合于种植荔枝。
“炎热多雨,长夏无冬”是增城市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为21.8℃。春季,由于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天气多变,阴雨多,阳光少,空气潮湿,气温在12.7℃-21.7℃之间。夏季,热带海洋风增强,天气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空气闷热,极端高温为38.2℃,平均为27℃。4-6月多季风雨、占全年降雨量46.7%。7-9月多台风雨,占全年降雨量36.27%。冬季,受北方干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1月平均气温为12.l℃。12月至1月,常有寒潮侵袭,偶有霜天,极端低温-1.9℃。日照长,日照时数1976小时,水稻安全生长期263天,无霜期355—360天,作物可一年三熟,非常适宜于荔枝的生长。增城挂绿
增城挂绿(5)增城挂绿荔枝因“其壳上赤如丹砂,下绿如澄波”而得名,更因其“果肉晶莹,玉白光鲜,质地爽脆,清甜微香”被世人视为荔枝中的珍品。相传明朝尚书湛若水从福建著名的荔枝之乡枫亭怀抱荔枝核归粤,培育出广东荔枝名种“尚书怀”,其后代培育出“挂绿”。至宣统末年,名贵者仅余县城西园一株。该树以1955年结果三十七公斤为最盛,其后因“年事已高”产量下降,至1979年冬最后一桠枯萎。幸老树头萌发新枝,在20世纪90年代重新挂果。[6]
增城挂绿是荔枝中的珍稀品种,早在12世纪就有栽培。清代为宫廷贡品供皇帝品尝。明末清初屈大均《荔枝诗》咏到:“端阳是处子离离,火齐如山入市时。一树增城名挂绿,冰融雪沃少人知。”清诗人李凤修咏到:“南州荔枝无处无,增城挂绿贵如珠。兼金欲购不易得,五月尚未登盘盂。”清代文学家朱彝尊慕名入粤观赏,赞之:"南粤荔枝,向无定论,以予论之,粤中所产挂绿,斯其最矣。"足见其珍贵程度,被称为“荔枝之王”。
乾隆《增城县志》载:“四望岗,邑治南八十里,在甘泉都沙贝村东岗上植荔子十数本,名曰挂绿,迁其地弗良。”其后虽散布于县内外各地,但在道光年间,挂绿荔枝已少见。崔弼《珍帚编》诗:“广州荔枝,以挂绿为上。增城大墩、沙贝诸村,所在多有。花时,长吏使标志之。岁畏其扰,斧之无遗类矣。”四望岗挂绿因而绝迹至宣统时,以县城西园一株驰名。宣统《增城县志》载:“案:挂绿一种,近以县城西门外西园一株最为名贵,价值十余倍于其他。”至今,西园挂绿饮誉海内外,已有数百年历史。
增城挂绿以文献正式记载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乾隆年间县志记载原产于增城新塘四望岗,后至嘉庆年间因官吏勒扰,百姓不堪负重而砍光挂绿荔枝,万幸只存县城西郊西园寺(现荔城挂绿广场)一棵至今,“西园挂绿”弥为珍贵。
增城挂绿(3)人们在市面上购得的挂绿荔枝,均为西园挂绿老树的子孙代果实。[6]
据1993年出版的《增城县志》援引1988年的统计数字,西园挂绿荔枝的第二、三代树体共有620株,其中经过确认的第二代挂绿荔枝树为72棵。
2003年,西园挂绿母树无论是植株生势还是座果率都为近十年最好,估算有200多颗。[7]
2004年,除去西园挂绿母树之外,第二、第三、第四代挂绿荔枝在增城的种植面积已达667亩,产量将达到36吨,其中西园挂绿荔枝母树结果约100颗左右。
2013年,增城仅存的一棵挂绿母树预计产荔枝60多颗。[8]
2012年08月23日,增城挂绿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广东省增城市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增城挂绿(5)挂绿。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红壤、赤红壤;土层厚度≥60cm,土壤有机质含量≥2%,pH值5至6.5。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育:采用怀枝、山枝等实生苗为砧木嫁接繁殖或压条繁殖。
2.定植:春植3月至5月,秋植9月至10月为宜;成龄园栽植密度≤400株/公顷。
3.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果实采收
增城挂绿(7)采收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天、烈日中午不宜采收,采收后24小时内进行果品分级、分装、贮存、保鲜。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近卵圆形或近圆形,果皮暗红带绿色,裂纹及缝合线均明显。果肉乳白色,肉质特别爽脆,清甜带特殊香味。
2.理化指标:
项 目 | 指 标 |
可溶性固形物(%) | ≥18 |
总酸含量(%) | ≤0.3 |
单果重(克/个) | ≥18 |
可食率(%) | ≥65 |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项 目 | 指 标 |
可溶性固形物(%) | ≥18 |
总酸含量(%) | ≤0.3 |
单果重(克/个) | ≥18 |
可食率(%) | ≥65 |
增城民间千百年来,还流传着不少有关增城挂绿的美好传说。相传八仙中的何仙姑是增城小楼仙桂村人。何仙姑15岁时得仙人点化,食凤凰山云母片学会飞身法术。16岁时因父母将她许婚别人,何仙姑不同意,在婚礼前夕乘人不觉,飞身至罗浮山得道成仙。后因不忘家乡令人陶醉的荔枝佳果,常常回乡漫步荔枝园中。一天,何仙姑留恋西园荔枝美景,坐在树枝上编织腰带,离开时把一条绿色丝线遗留树上,绿丝飘绕在荔枝果上,于是荔枝果上都有一道绿线,人们就给它取名“挂绿”,可见“挂绿”之神奇和名贵,带有不凡的“仙气”。八仙故事源远流长,深受民间喜传乐颂。何仙姑与挂绿传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